森林经营策略与可持续发展浅议

2016-05-30 12:02赵香云肖红丽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赵香云 肖红丽

摘 要 森林经营策略与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充分保证森林系统的内部循环的基础下,人为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组织、控制、优化森林的机构和功能,最终实现我国森林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需求相互协调。主要论述我国森林经营策略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切实促进我国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多种森林经营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统一。

关键词 森林经营策略;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S7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02

森林经营策略与可持续发展必须是在确保森林的近自然特性、生物多样性和多型性的前提下,实现对森林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1]。例如,木材生产、环境保护和休憩服务等效益,全程贯彻可持续林业的理念,实现国家对多功能生态林业的发展的要求,并不断优化森林的管理、监测、评估和经营,促进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保证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

1 我国当前森林经营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1.1 资源总量不足与管理不当矛盾突出

我国当前人口比较多,但是森林面积仅占世界森林面积的4.1%;我国国土辽阔,但是森林覆盖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3%,而且森林蓄积量不足世界森林蓄积量的3%。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仍然没有走出粗放经营的模式,国民对森林资源保护的意识也不强,这给森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带来了很严重的问题。在实践中,森林资源管理不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超限额采伐、毁林开垦等,这些现象屡禁不止,给国家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的危机。

1.2 经营与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当前的森林资源经营策略和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不健全,还存在产权不清晰的问题。缺乏完善、健全的经营管理体系制度,导致实际工作中分工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严重时还会出现明抢暗偷、林地纠纷等恶性事件。由于地少人多,每个人都想占有森林资源并从中获取利益,所以,实践中很多人都是采取掠夺式的开发,导致资源被过度的开发,开采强度不断加大,林牧及林农矛盾也不断的升级。

1.3 我国森林经营策略与可持续发展起步晚

从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总体情况看,我国林业科学研究具有局限性,森林认证起步较晚,还存在很多问题,且当前发展的步伐缓慢,森林认证成本高且认证体系不健全,尚未与国际接轨。同时,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思想理论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国民环保意识普遍比较低,很少有人关心产品原料的来源。此外,部分地区资金投入不足,给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造成了困难,加剧了造林营林难度大。

2 森林经营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 完善当前的森林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

2008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并在之后多年的发展中不断的明确了林权,并建立责权明晰的林业经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造林育林的积极性和爱林护林的自觉性,对增加森林的数量和覆盖面积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提高了森林资源的质量[2]。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很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如部分地区的森林经营工作依然比较落后、林地纠纷加剧等。为了进一步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森林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不断加强我国森林经营管理的规章制度的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营与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林权制度的落实[3]。

2.2 大力发展林业科学研究

不断加强林业科学研究,重视林业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林业科学研究不能单纯地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要多鼓励科学家、学者等多进行实地调查,运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建立与当地发展相适应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与管理模式,强化方案的可操作性,必须要通过理论研究实实在在的解决实际问题。

2.3 转变经营方式,大力發展森林旅游等第三产业

一方面,森林经营策略要从传统粗放的模式中走出来,实现分类经营的模式,走集约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不断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降低林业经济对森林资源的依赖程度。实践中,可以建立并完善当前森林生态系统和林业产业化体系,通过对森林、林产品等进行分类经营的方式,不断处理好理森林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森林经营策略应当做出相应的转变,充分利用当前完善的市场,不断挖掘市场潜力,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等第三产业。森林旅游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个产业,其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属于朝阳产业[3],对推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符合当下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森林旅游也的不断发展,其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观光旅游,更多的是度假、运动、疗养等,有效地促进了人们的身心健康,成为当前旅游发展的重点和热点。根据相关数据的统计,2015年我国森林旅游板块的综合产值近1 400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10.49%,森林旅游已成为我国林业第三产业中的重点龙头产业。

2.4 完善我国森林认证体系和林业产权交易中心的建设

不断规范当前林业产权交易制度,加快林业产权交易中心的建设,规范林权流转、产权融资等配套功能,推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与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开展森林认证的步伐,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管理,如广西、福建等地开展认证后,合理调整森林结构,区分商品林和商业林,保证林场的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和环保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

3 结语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可持续的森林,森林经营策略与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林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地满足人类长期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人类生活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周峻.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2]郭峰.北沟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

[3]刘琳.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5.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