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种植技术

2016-05-30 11:45冉启峰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马铃薯

冉启峰

摘 要 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技术,指的是水稻收割后,稻田未经过翻耕犁耙,直接开沟成畦,配合一定的施肥和管理措施。这是一项既省工又节本、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经过近年的调查分析,平塘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在家可劳动力较少,导致冬季期间闲田闲土较多,这严重影响了平塘县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影响了平塘县产业化调整的步伐。因此,在平塘县推广此项种植技术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 马铃薯;稻草覆盖种植技术;贵州省平塘县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02

马铃薯又名洋芋或土豆,其营养价值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类,特别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显著高于其他谷类作物,是很有营养价值的蔬菜,用途十分广泛。但在平塘县的实际生产中,农民群众对马铃薯的种植不够重视,只把它作为一种附带粮食作物来生产。为了提高马铃薯种植在平塘县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提高群众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平塘县通州镇农业服务中心积极探索新的种植方式,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在马铃薯种植上下功夫,大胆创新种植思路,破除传统种植观念。经过长期摸索,在通州镇通星村水源排灌方便的冬闲田进行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种植示范,实验结果远比传统种植高出25 kg/667 m2以上,是值得平塘县推广的一项新技术。

1 选地

选好地块是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技术是否成功的关键,应选择离水源近,便于排灌,即涝能排、旱能灌的地块进行免耕种植,切忌在涝洼地进行种植。

2 种薯处理

2.1 选种

选用良好的种薯是获得马铃薯高产稳产的物质基础,结合通州镇的气候条件,适宜选用抗病高产、适应性强的中、晚熟品种,如米拉、瑞它、威芋3号等品种。选择的种皮要新鲜光滑,没有病斑和开裂,形状整齐,芽眼深浅适度,最好是20~30 g的小种薯播种为宜。为了防止种薯退化,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就要把伤薯、畸形薯挑选出来。

2.2 消毒

为了提高种薯的发芽率,增加产值产量,必须对种薯进行消毒处理。具体的处理方法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浸泡5~8 min,再放入5~10 mg/L赤霉素溶液中浸泡5 min左右,消毒好的种薯撒开,稍晾干表面水分后,在种薯上纵切为二,并在切口处沾上草木灰,加速切口愈合减少病菌感染,即可催芽。

2.3 沙床催芽

沙床催芽,是指在室内干燥、通风性能好、能避光阴凉的地方进行催芽。一般在种植前15 d左右进行,在地面上铺上一层经过“适每地”或“斯美地”500 mL药物进行消毒好的河沙(消毒时间不能低于7 d,7 d后扒开河沙,使其药物充分挥发,方能使用),取河沙不方便的地方可用沙壤土取代,蒲沙厚度以2 cm为宜,沙床有效宽在150 cm,长度可因地制宜,铺的河沙水分必须湿润,然后在铺好的沙面上铺上一层种薯,再铺上一层湿润的河沙。注意以上使用的河沙或沙质土壤均是经过消毒过的。照此方法铺沙铺种,最多可铺上3层种薯,最上层盖上3~4 cm厚的湿润细沙,再盖上稻草,以有利于沙床的保温保湿,促进种薯的发芽速度,一般10 d左右就可以发芽了,当芽长1~2 cm后,就可以扒开河沙和稻草进行炼苗,使其以外界相适应,直到薯芽变绿为宜。在催芽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河沙的湿润情况,太干时要及时撒水保湿,不宜淋水过多,切忌底部积水;太湿时要扒开稻草进行排湿,这样才能培育出优质粗壮的种薯芽。播种时,要根据薯芽的长短、粗壮程度进行分比播种。

2.4 适时播种

马铃薯是喜冷凉怕炎热的作物,应在霜冻来临前进行播种,在通州镇11月中下旬播种最好,这个时期,通州镇的气温和光照时间都有利于种薯块茎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

3 种植、施肥、科学覆盖稻草

3.1 种植前地块的整理

用畜力梨松排灌沟,按沟宽30 cm,沟深15 cm,畦面有效宽150 cm的规格进行整理。

3.2 科学种植

每畦种植4行,宽窄行种植,中间为宽行,大行距40 cm,两边为窄行,小行距30 cm,株距25~30 cm,畦边各留25 cm。将种薯按“品”字形摆放,每667 m2种植在5 500~6 000株为宜。在播种时,由于秋旱严重,有条件的地块播种后浇一次透水,促使出苗快、齐、壮。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3.3 合理施肥

科学用肥是实现马铃薯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每667 m2用1 500 kg腐熟农家肥(未腐熟易烧苗和黄蚂蚁危害),10 kg钾肥,25 kg磷肥或者用50 kg多元素复合肥进行施肥,施肥时不能与种薯相接触,以免烧坏薯芽,影响种薯的生长发育,降低产质产量。旋肥后用少量细土盖种。

3.4 科学覆盖稻草

摆种施肥盖土后,在相面上均匀地盖上稻草,将稻草轻轻的拍实,即达到压而不紧的要求,每667 m2覆盖稻草撑握在1 300 kg左右,厚度在8~10 cm为宜,覆盖稻草后,应清理排水沟的泥土,将排水沟的泥土掊细后少量的铺撒在稻草上,避免稻草被大风吹走。覆盖稻草时应整齐地铺在整个畦面上,有利于种薯的出苗,否则会降低保温保湿作用,导致种薯现青泛绿,常会出现“卡”苗现象,增加了不必要的劳力,严重地影响了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从而降低了马铃薯的产质产量。

3.5 加强田间管理

在膰种后15 d左右及时引苗定苗,对被稻草“卡”苗的,需要人工及时引苗,弃除弱苗小苗,并及时补上健康壮苗,以利结大块薯,在生长的过程中,视薯苗的长势进行追施叶面肥,每667 m2可用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40~60 kg进行叶面喷施。看地方气候的情况对田间水分进行合理排灌,在长出花序时要及时摘取花蕾,减少养分的消耗,促进地下块茎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了马铃薯的单位产量。

4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马铃薯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和青枯病等。主要害虫有蚜虫、金针虫、地老虎、飘虫、马铃薯茎蛾和蚂蚁等。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植保方针进行病虫防治。达到治早、治少、治了的农业综合防治目的。在农业防治措施上要对田间排灌进行精心管理,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在化学防治方面,根据不同的病症,使用不同的农药进行防治,做到对症下药的目的。常用的农药有40%的乐果乳油,10%吡虫啉,75%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可杀得、多菌灵等。

5 采收与贮藏

收获马铃薯时,应选择在晴天采收为宜,不要在陰雨天进行,否则不便宜贮藏。收获时茎叶有2/3变黄,周皮变硬,容易与葡蔔茎分离为宜。采收时掀开稻草,然后拣薯装筐运走,注意不要碰伤薯皮,不要在强烈的日光下曝晒,应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贮藏。贮藏的方法有地上堆藏法、沟藏法和库藏法等,也可以根据自家的条件选择不同的贮藏方法进行贮藏。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马铃薯种植中常见不良现象的发生原因及预防
马铃薯减药减施公益海报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火星马铃薯”计划
定边马铃薯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胖胖的马铃薯
马铃薯主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