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防治途径浅析

2016-05-30 08:55何永富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斑病玉米螟转基因

何永富

摘 要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但玉米病虫害的频发严重影响着玉米产量。介绍我国玉米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病虫害发生变化的原因及防治玉米病虫害的途径,以提高我国玉米种植的质量和产量。

关键词 玉米;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02

玉米是我国第二高产的农作物,是我国的主要粮食、饲料作物,是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成分。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对玉米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玉米病虫害的频繁发生及病虫害种类的不断变化,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为了保障玉米的高产,需要研究玉米病虫害的防治途径。

1 我国玉米发生的主要病虫害

我国玉米发生的虫害包括二斑叶螨、桃蛀螟和玉米螟等;病害包括玉米青枯病、玉米矮花叶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和玉米锈病等,其中玉米矮花叶病发生次数逐渐减少,桃蛀螟、玉米青枯病的发生次数逐渐增多,这里着重介绍2种较为严重的病虫害。

1.1 二斑叶螨

二斑叶螨又叫二点叶螨,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发生。二斑叶螨平均发生10代/a,数量世代叠加,气候温暖干旱时候发生最多,主要发生在每年的七八月。

玉米叶螨在五六月开始发生,随着气温升高逐渐向玉米上部转移。同时,随着气温升高玉米叶螨完成一代的时间逐渐减少,到8月底会发生多代。

二斑叶螨的大规模发生会引起玉米叶子枯黄,影响玉米的生长,甚至会缩短玉米的生长日期,导致玉米产量大大减少。

1.2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病虫害。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或煤纹病,是世界性的病害[1]。玉米大斑病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在东北地区发生过,20世紀70年代发生过一次大面积病害。

玉米大斑病可以发生在玉米生长的整个过程,但是生长后期特别严重。玉米大斑病是从玉米底部开始发生,逐渐向上蔓延,主要侵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侵害苞叶,偶尔会从玉米中上部发生。

玉米大斑病是目前玉米发生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可以使玉米叶片干枯,造成玉米减产15%左右,最严重时可导致玉米产量减少50%。

2 病虫害发生变化的原因

2.1 耕作方式改变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农村采用免耕等新型耕作技术,这种新技术缩短了耕种、收获的时间,增加了土壤肥沃力,减少了环境污染,但却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农田免耕不破坏农田,也保护了害虫和病原菌的栖息地,积累了害虫和病原菌的数量,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对玉米产生重大危害。

2.2 更换玉米品种

近年来,甜、糯等不同玉米品种的播种范围越来越广,播种面积逐渐增加,导致玉米病虫害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一些病虫害的发生区域、时间等发生了变化,一些不常见的病虫害也发生普遍,而且还出现了一些以前没有的新型病虫害。危害最为严重的是玉米螟,但是由于这甜玉米和糯玉米均是分期播种的,因此玉米螟的发生情况也产生了复杂的变化。

2.3 运用大型机械

近年来,玉米耕作运用了越来越多的大型机械,机械化耕作节省了人力、时间等,但是不同地区采用统一机械容易导致病虫害的传播,使某些病虫害在部分地区频繁发生。

2.4 气候变暖及其他因素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冬季气温也逐渐升高,为害虫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同时,玉米害虫和病原菌抗药性逐渐增强会导致病虫害发生变化。另外,农民防范意识薄弱,对玉米病虫害的关注度不够。

3 防治玉米病虫害的途径

3.1 农业防治

3.1.1 摘掉底部被侵害的叶子

玉米病虫害很多发生时是从玉米底部开始侵害,然后向上部蔓延,因此可以定时查看玉米,发现玉米底部叶子被侵害后立马摘除、焚烧,阻止病虫害的扩散,这种方法对玉米大小斑病、玉米叶螨等均可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3.1.2 秋冬季节对土地进行耕翻

近年来,许多地区实行免耕技术,为各种害虫、病原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在玉米收成后,对土地进行耕翻,不但可以消灭栖息在土地中的害虫,减少第2年

的害虫数量,而且有利于土地浇灌,促进土地中残留的植物分解。

3.1.3 清理田间残留物

引起玉米大、小斑病的病菌以及玉米螟、玉米叶螨等害虫均会在玉米秸秆中过冬,如果田里遗留很多玉米秸秆将会造成第2年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因此需要打扫田间卫生,将田里遗留的玉米秸秆集中进行彻底处理,降低玉米病虫害对玉米的危害。

3.1.4 清除田里杂草

引起玉米病虫害的害虫、病原菌等除了寄生在玉米上,还会通过田里的杂草进行传播。定期清除田间杂草,根据需要进行田间灌水工作,避免田间干旱或洪涝,保证田里玉米的通风、采光,这些工作不仅可以提高玉米产量,还可以减少玉米害虫的传播扩散。

3.2 化学防治

不同的玉米病虫害初期发生部位不同,需对玉米进行定期查看,发现玉米被侵害的部位后,可以喷射化学药剂达到杀死害虫,避免病虫害扩散的目的。

随着对引发玉米病虫害的害虫、病原菌的研究,现有的化学药剂对玉米大斑病等病虫害有很大的抑制、消除作用,可以保障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但化学药剂的使用不但会影响玉米的产量,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3.3 生物防治

培育转基因、抗病虫等抵抗病虫害危害的玉米,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

3.3.1 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

转基因抗虫玉米的培育,主要是将苏云金杆菌杀虫结晶蛋白基因(Bt基因)、昆虫蛋白酶抑制基因(广泛应用的是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l)、植物凝集素基因等导入玉米基因组中,获得兼抗两个世代玉米螟的高抗转化体,将这种转化体直接或间接用于玉米杂交种的选育[2]。这种转基因抗虫玉米可以抵抗玉米螟、玉米大斑病等病虫害,而且转基因抗虫玉米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可以直接投入使用,可最大限度地保障玉米产量。

3.3.2 培育抗病转基因玉米

培育抗病转基因玉米主要是为了防治细菌、真菌、病毒引起的病虫害。但是由于细菌、真菌、病毒随着温度等环境的变化也会产生变化,导致对抗病转基因玉米的培育进入了瓶颈期。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通过基因枪法将玉米矮花叶病毒外壳基因蛋白导入玉米中培育的新品种可以防治玉米矮花叶病。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农业防治、化学防治虽然可以防治病虫害,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农业防治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化学防治会造成环境污染等,只有生物防治才是最好的办法,因此还需在生物防治上多下功夫,加大对生物防治的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杨子强.宁夏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2]张社梅,赵芝俊.我国玉米病虫害防治与转基因玉米的应用前景分析[J].玉米科学,2009(3):149-152.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斑病玉米螟转基因
探秘转基因
转基因,你吃了吗?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临河地区玉米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
浅谈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烟草靶斑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侵染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