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县山地冬早豌豆‘长寿仁’栽培技术

2016-05-30 08:37谢明仁颜希国李成亮字朝伟张荣英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豌豆栽培技术

谢明仁 颜希国 李成亮 字朝伟 张荣英

摘 要 南涧县山地冬早豌豆种植面积大,已成为南涧县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早豌豆是以种植‘长寿仁品种为主,因此了解该品种的生长习性,利用地理优势加强标准化栽培管理,对实现南涧县山地早豌豆高产、优质、高效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豌豆;长寿仁;栽培技术;云南省南涧县

中图分类号:S64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02

南涧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山地面积占99%、立体气候显著,结合当地政府农业发展在“山”思路及云南省实施高云特色农业的发展战略、做好山区这篇大文章具有深远的意义,发展南涧县山地早豌豆就是该战略具体体现。然而南涧县早豌豆种植历史悠久,特别近年发展势头强劲。到2015年,南涧县山地早豌豆种植面积超过0.33万hm2、并以种植“长寿仁”豌豆品种为主,豌豆总产量2万t以上、总产值已突破1亿元,豌豆既是当地农业经济收入主要项目之一,也是南涧县山区优势农业产业[1]。但由于栽培技术不规范、种植管理粗放、单产较低、平均单产仅500~600 kg/667 m2、且品质差、经济效益不高[1]。为逐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三不高”问题、充分发挥南涧镇冬早豌豆效益优势,不断提高冬早豌豆生产水平及种植效益。根据多年的种植试验,总结出以下山地早豌豆“长寿仁”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管理集成技术,以供参考。

1 豌豆品种“长寿仁”特征特性

在南涧县山地气候条件下试验资料及大田种植表现、该品种株高100~140 cm,有效分支2~6个,单株有效荚11~41个,荚粒数7~9粒,单荚质量7~10 g(鲜),单株产量(鲜)90~350 g,单产600~2 200 kg/667 m2。属高秆、中晚熟、大水大肥、高产潜力大、适应性广、甜脆鲜食型豌豆品种,南涧已种植多年、且深受种植户和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2 栽培环境及条件的选择

2.1 选择地块

选择优质地块种植是实现“长寿仁”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条件、因此“长寿仁”豌豆品种种植在壤肥力高,并具有干能灌、涝能排,交通相对便利的优良生产条件的地块最佳。

2.2 选择选农户

选有一定文化基础,并有一定的科学素质或有种植经验,能精心管理,有商品意识的农户种植。

2.3 选择品种质量

种子质量是实现高产的基础,因此应选择正规生产商生产销售的“长寿仁”优质种子种植,一般需要种子5 kg/667 m2[2]。

3 适时播种

播种期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播种时间要因地、因种,因气候、因市场而定、一般原则是宜早不宜迟,以8月下旬-10月上旬播种最佳。

4 种植模式

套种:烤烟下棚叶采收后和玉米腊熟期下脚叶清除后种植。净种:大春作物收获后,深耕细作,抢时播种。

5 种植规格及标准

5.1 套种

5.1.1 烤烟地套种

烟墒两边或烟株空道两边种,种2行,塘株距20~25 cm,每塘播种2~3粒。

5.1.2 米地套种

玉米株与株之间种植,株塘距15~20 cm,每塘2~3粒。

5.2 净种

5.2.1 坡旱地种植

坡旱地种植,拉线打塘等行种植,行距80~100 cm、塘株距20~25 cm,每塘播种2~3粒。

5.2.2 台地(平地)种植

可采用2种方式及规格。第一种是等行开沟起垄种植。每隔80~100 cm开沟起垄,墒面40~60 cm,在墒面上开沟成打塘种植,塘距15~20 cm,每塘2~3粒。第二种是宽、窄行(双行)起垄种植:1.4~1.6 m开墒,墒面1~1.2 m,墒面上种两行豌豆(宽行0.9~1.1 m,窄行50~60 cm)塘株距0.15~0.2 m,每塘2~3粒。另外,在台地和水田种植,一般墒面间沟宽30~40 cm,沟深20 cm左右要有利于灌水或排水,同时方便田间管理。

6 合理施肥

6.1 基肥

一般施用农家肥1 500~2 000 kg/667 m2作底肥。

6.2 种肥

667 m2用普钙50 kg加硫酸钾10~15 kg加尿素5~10 kg混合后基肥或种肥(注用种肥时,种子不能与化肥接触)。

6.3 追肥

苗高20~30 cm左右用尿素5 kg或复合肥5 kg对水浇施。若苗弱需在开花现蕾前用尿素5 kg或复合肥5 kg对水浇施。每采收1~2次用用尿素5~10 kg或复合肥5~10 kg对水浇施。叶面施肥每667 m2用尿素0.3%加磷酸二氢钾0.3%加硼砂0.2%溶液喷施,或用其他叶面肥喷施,有利于豆荚生长发育。

7 栽桩、搭架、拉线引蔓上架

在苗高20 cm左右时栽桩搭架、该技术有利于豌豆高产优质及方便管理。操作方法有3种。

栽桩引蔓上架:用1.5 m高、且有分支的树干每塘栽一棵。拉线引蔓上架:每5~6 m栽一棵桩、栽桩要牢固、桩高1.5 m左右、要超出地面1.1~1.2 m,桩间用六号铁线牢固链接2~3条,再用细线固定豆苗并引蔓上架、若分支多再将豆蔓围拢并固定、确保豆蔓向上生长,这样既方便管理又保护豆蔓不受机械损伤。

烟地及玉米地套种、要增加豆桩、以利于所有豆蔓上架;同时,要固定好前作秸秆、避免倒断伤苗。

8 适时中耕除草

当豆苗长至20~30 cm时进行中耕除草、并结合中耕施施一次壮苗肥肥,一般每667 m2用“15-15-15”优质复合肥10~15 kg。

9 病虫害防治

9.1 地下害虫防治

用辛硫磷3~5 kg/667 m2均匀撒如播种沟或播塘内。

9.2 蚜虫防治

用阿维菌素、吡虫啉、辟蚜雾和啶虫脒等药剂交替防治。

9.3 潜叶蝇

用48%的乐斯本乳油、高效氟氯氰菊酯和琦虫螨等药剂进行交替防治。

9.4 根腐病

用甲霜灵锰锌加72%农用链霉素混合后喷雾或灌根、叶可以用敌克松加百菌清对水灌根。

9.5 白粉病

用甲基托布津、硫磺悬浮液和多菌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10 适时采收

当豆粒生长到正常标准的80%时进行采收、用剪刀采收、防止豆荚和植株受伤。

参考文献

[1]王娟.双柏县长寿仁豌豆山地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3(3).

[2]畅建武,郝晓鹏,王燕.豌豆栽培要点及关键技术探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4(1).

(责任編辑:刘昀)

猜你喜欢
豌豆栽培技术
小豌豆
一棵豌豆爬呀爬
豌豆笑传
豌豆笑传之拔罐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