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企业报的生存发展——以《包钢日报》为例

2015-07-22 10:41刘佳欢
科技传播 2015年4期
关键词:包钢日报常态

刘佳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3

经济运行呈现新局面、新发展,对包钢等国有企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准确把握市场新特点,做好新闻报道的视角转化和观念突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企业和国家的共同发展,实现双赢,这考验着企业宣传人员的智慧和胆魄。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最早建设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屈一指的重要企业,新常态下,如何实现其的创新探索,是关系到包钢自身乃至整个钢铁行业的重要问题。

1 《包钢日报》发展

1.1 《包钢日报》简介

包钢日报社与包钢电视台同属包钢新闻中心,是包钢(集团)公司党委直属的新闻宣传单位。《包钢日报》是包钢党委机关报,创刊于1957年10月22日,初名《包钢》。1994年5月4日,正式更名为《包钢日报》。2015年,中国企业报最高奖项——“中国20 强企业报”评选结果出炉,《包钢日报》在100 多家参评的企业报中脱颖而出榜上有名。

新常态下,钢铁行业也面临着新形势。我国经济增速由高速发展转换成现在的中高速发展,钢铁行业也面临着窘境。市场供过于求,产能严重过剩,设备闲置,资金紧张,价低利微,低速低效运行成为了钢铁行业发展的新常态。几年累加的矛盾和问题再度将钢铁行业推上了风口浪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企业内部的宣传渠道做到上传下达,向领导及职员传递国家新动向,政府新政策变的尤为重要。

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包钢日报》也做出了一系列的内容调整。提出要建设生态包钢、平安包钢的口号。拿包钢的环保来说,宣传新政策,采集新举措,公布新成果,在2014年底,实现了71 个环保项目、43.1%的绿化覆盖率的新高。

1.2 《包钢日报》特点

版式灵活不定。头版是包钢集团的概览,涉及各个厂区、部门会议、单位活动信息。二版为经济综合版,包含厂矿工作和行业信息两栏,三四版是较为自由的版面。三版有时是企管纵横版,有时是文化聚焦,有时是桑榆之乐。四版有时是艺术长廊,有时是文化悦读,有时是健康长生。在公司重大活动时,例如包钢一年一度的两会,四版全部贯彻两会内容。

人员分工明确。一版主要由记者部完成,二版由各厂区通讯员负责,三四版或由各部门通讯员完成,或由责任编辑搜集整理资料完成。其中图片由摄影部和通讯员完成。

读者以公司员工为主,部分关联企业。这主要是由企业报的性质决定的。《包钢日报》是党委机关报,以宣传厂区事宜为主,很多钢铁专业词汇晦涩难懂,所以读者以包钢内部员工为主。

2 企业报的生存困境

2.1 内容设置缺乏深度,政策解读不够

以《包钢日报》二版经济综合中的行业信息来说,一般都是直接摘录部分期刊杂志,没有解读和创造。兄弟企业板块中,也是直接转载迁钢、承钢的新闻,对于职工来说,对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不甚了解,走马观花,没有起到真正的效用。对党中央和政府的新政策、规划也没有系统的深入与分析,常常是在报导的中间提及只言片语,无法实现贯通。

2.2 队伍专业建设欠缺,理论知识较弱

作为《包钢日报》创作的主体,记者部的记者和员工大多直接来自厂矿,虽有着在厂矿工作的多年经验,但对新闻报道的理论知识普遍偏弱。在采访写作不熟悉的领域时,需要反复和通讯员沟通,造成效率的下降。由于没有经过新闻知识系统理论的学习,对新闻写作方法、新闻类型、结构组织方便缺乏了解,造成报道趋于单调、趣味性不足。

2.3 领导职工区别对待,官场气息颇重

在《包钢日报》的绝大部分报导中,领导的名字随处可见,职工的姓名却寥寥。例如,在同一期报纸里,一则关于公司领导慰问帮扶对象和困难职工的报道中,一幅慰问图显眼的摆在头版,下面的图片标注是公司领导XX 慰问帮扶对象,在另一篇报道中,职位加名字的领导却齐刷刷的罗列了若干行,据知情人士介绍,“不管是多少领导,厅级处级同一级别的领导都要记录,缺一不可”。

2.4 印刷发行程序松散,囤积浪费居多

《包钢日报》印刷完成后,在第二天会被送到包钢新闻中心,各单位报纸由本单位派取报员。这项规定在开始时起了效用。但因为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各单位日益松懈,以致现在每天都有大量的报纸囤积于新闻中心门房处。这些报纸,没有及时送到各单位,一些职工也不明所以。囤积的报纸,没有为职工传递信息,也花费了成本,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 适应新常态,做创新宣传

3.1 紧跟时代发展,做好深度解读

经济新常态下,钢铁行业也在发生了巨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报更应加强其传递政治政策的作用,帮助大型国有企业认清发展形势,实现在困境中的绝地逢生。对一些党中央新出台的政策法规,新现象、新形势做深度解读而不仅仅是只言片语带过或照搬照抄,而应结合自身企业,引领企业发展。对于兄弟企业来说,对于其内部的新研究、新技术的运用,应该在报纸上阐述利弊,为企业领导职工提出全方位的意见。

3.2 加强职业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企业报的宣传人员,大多是从企业内部选出对整体企业发展有着较为全面认识的职员。这虽然在报道业务上更容易融会贯通,但新闻的专业素养还有待提高。因此,可以从多方面加强职业培训。如通过输送各企业报宣传人员到高校学习,行业报之间的交流切磋等方式提高记者的专业技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3.3 贴近职工生活,坚持群众路线

由于机关报自身宣传功能的局限,在企业报中,往往对领导者报导居多,但对职工关注度却少见。在包钢新闻中心做的调查中,在“是否贴近职工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一问中,回答“贴近性强”的79 人,占总数的14%。据了解,对于企业报的印象,不少人视为是领导们的表扬书。在经济不景气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报纸更应贴近职工生活。

3.4 增强反馈机制,监管发行到位

企业报作为公司高层和职工联系的纽带,现在却往往扮演着单向角色。公司的报纸和职工自身利益联系很少,发行渠道也在无形中堵塞,这十分不利于企业内部的团结协调。为此,应增强反馈机制,时刻关注职员们对工作的看法以及对报纸的想法,从中不断改进。同时,建立专门统一的监管部门,做到发行到位,确保报纸的普及面。

3.5 借用网络平台,增加新闻广告

无论是深度的政策解读,亦或是新技术新功能的引进发展,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企业的产品做好宣传,实现推广的作用,这就要求企业报走出公司。而实现这一渠道的最简便方式则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做好推广宣传。拿《包钢日报》来说,其读者主要来自厂区内部和一些类似行业,没有对外发行。这虽然有一定的现实原因,但却阻碍了产品购买者了解包钢产品的途径发展。因此,建立企业报纸的对外电子专栏,做一些新闻式广告,显得尤为重要。

[1] 张慧莲,汪红驹.中国经济“新常态”[J].银行家,2014(6):11-13.

[2] 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包钢日报常态
包钢的“前世今生”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包钢万腾钢铁公司大方坯连铸机热试成功
灵感日报
包钢三医院
灵感日报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