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理论文章检校的特殊性

2015-07-22 10:41
科技传播 2015年4期
关键词:检校法制党报

杜 伟

北京日报社,北京 100734

理报理论宣传的根本任务在于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让党的创新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使其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因此报纸的理论宣传明显不同于其他学术刊物,《北京日报-理论版》作为中共北京市委机关报的理论阵地,是党报的旗帜,在党报理论宣传中具有动静观瞻的社会影响和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

1 忽视报纸理论文章的特殊性而出现的错误

学政治是党报检校人员的第一需要,严把政治关是检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报上一旦出现政治性的、舆论导向性的错误,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是无法挽回的。笔者近年负责《北京日报理论版》的检校工作。理论版是政治性、知识性较强的版面,这就给检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好是“学人型编辑,是杂家”。鲁迅先生有句话“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这句话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不变的信条。

1.1 万丈高楼从地起:基本理论素养不强造成的错误

理论版的文章大多篇幅长、理论性强,史实性强,这就要求检校人员要有较强的理论素养,发现并更正在文章中可能出现的政治性、政策性等差错,查堵与史实不符的内容。例如:2013-11-11:《回归群众路线的本源》文中提到,1956 年邓小平在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如果按照当时的时间背景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中共八大,经过查实证实了我的疑问是正确的。再有,在本文还提到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三届人大是1964 年召开的,正确的表述应该“1964 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最终编辑采纳了我的建议。

另外,在理论版上常会出现一些词在用法上的含混,例如:法制与法治,两者有共同之处,但两者又有实质的区别,法制强调制度,法治则强调治理。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是种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种治国原则、方法和信仰。它们的联系是,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类似的错误层出不穷。2014 年10 月26 日,湖北省武汉市市委检查组在检查文明创建工作时,东湖高新区光谷广场大屏幕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误写成“法制”。长江日报对此进行了报道。之后,东湖高新区对全区的宣传语进行检查,将误写的标语改正过来。还有一些史实方面的差错在理论文章中也时有出现,例如:(2015-3-23 理论版)《论清代的铁帽子王》文中写到清初有礼亲王代善---及英亲王豪格,经核实正确的表述,肃亲王豪格,还有在此文中,多次提到爵位名称变迁,这种说法不正确,应该是爵位名号的变迁。在《北京日报-理论版》中这种错误一旦见报,党报的荣誉会受到很大影响

1.2 不识庐山真面目:理论名词和固定说法不熟悉造成错误

作为党报的理论版具有“上传下达”的指导功能,就是要及时报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迅速准确地传达给读者,这传达的过程具体到报纸来说,就是在出版过程中,能够准确的让读者正确理解其内涵,不能有任何歧义。作为理论文章的检校人员,要在理论的宣传报道中发现有悖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针的提法。

例如:(2015-3-23 理论版)头条,文中写到,“十七大报告从十六大报告的四个方面,增加到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经济建设论述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提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提法是不正确的,与编辑沟通,及时纠正。类似错误在版面上经常出现,如果没有对特定时期对理论方针政策的提法的理解和敏感,错误就会从眼皮底下溜走,后果严重。人的大脑存储量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理论版的检校人员在平日工作中,注意多积累、总结经验,遇到模棱两可或不清楚的地方,要多查多问,时时处处维护党报的形象。

1.3 清风不识字:对舆论导向的敏感不强造成的错误

一篇理论文章的立论反论体现出该文章的导向,对这种舆论在当下的理论环境尤其是政治环境中是否合适,这些都需要与版面相关的所有人员进行考虑。检查人员肩负着审查舆论导向正确与否的使命。

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特别是当今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大众传媒技术日益先进,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尤其是电视,从儿童到老人,很少有不受它们影响的。因此,新闻媒体的导向,对个人而言,会影响人们对社会、人生、前途的看法,会影响个人的成长,会影响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对政府而言,新闻媒体的导向可以影响政府的决策。

1.4 为何理论文章有特殊性

1)74 年党史铸就辉煌。

1921 年建立的中国共产党,如今74 年,经历了抗战、解放战争、文革、改革开放等多个历史时期,积淀下来的理论研究浩如烟海。这也就提供了多个研究角度,形成了理论文章独有的特殊性。

2)理论研究阶段性突出。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理论研究根据历史使命的不同,侧重点各有不同,分为多个阶段。特别是当前,全党正在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共迎新春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四个全面”,作为党报理论版的检校人员要努力学习,深入解读“四个全面”,里面的新观点、新思想、新提法、新亮点,努力做到“深入浅出、入脑入心”

1.5 在检校工作中如何尊重理论文章的特殊性

温故知新,多向同行媒体学习,尤其是对中央媒体的报道的案例学习,研究和了解统一口径。同时要多阅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加强理论知识的积累。例如:什么是腐败和腐败分子-在我国整个的法律体系中,没有“腐败”两个字,只有贪污、受贿、行贿等等,这使得人们同是在说“腐败”,可实际表述上却千差万别。有人说,现在多腐败,小学生给班主任送礼。前几年中纪委经研究形成一个共识,腐败和腐败分子必须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主体必须是国家的公职人员;2)以公共权力谋取私利;3)以公共权力谋取私利达到了严重程度,被移送司法机关,受到法律制裁。而那些以权谋私没有达到严重程度,没有进监狱的叫不廉洁。“腐败”和“不廉洁”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意义特别大。在平时把这些易混淆的概念积累起来,积累越多处理问题就越得心应手。

借别人的块垒温自己的酒杯,在工作中多与编辑交流,可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检查不能自扫门前雪——杜绝“只看错别字”的思想。理论文章的错误往往不仅仅是文字和句子上的“硬伤”,而是隐藏在文字中的“内伤”。不论是硬伤,还是内伤,同样致命。

[1]刘玉梅.理论的要义在于思考的深度——以党报理论专访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3(4):90-91.

[2]周文韬.新闻自由语境下的党报理论探求——以苏为鉴[J].青年与社会,2013(10):14-15.

猜你喜欢
检校法制党报
相机畸变的混合模型迭代检校法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传播技术变革时代检校工作新对策
检校之道“三悟”
基于摄站优化的相机检校方法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