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高旷惊风雨,书生健笔走龙蛇

2015-04-29 00:44程虹茹
生活文摘·养生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中国画绘画

程虹茹

“气象高旷惊风雨,书生健笔走龙蛇。”对于书画家向运江先生来说,二十多年的书画历程,早已让他与书画融为一体,并用笔、墨、纸,抒写着对人生的体悟;用点、线、面表达着对世界的观照。对他来说,绘画早已成了人生理想。

历经坎坷终成职业画家

也许是因为,一件事情的成功总要伴随许多的坎坷,所以,向运江先生当初的学画之路并不算顺利。

向运江先生,1964年出生在四川省一个叫宣汉的山区小县城里,那时的他,对于书画艺术并没有太多的概念,只是凭借一腔热情和兴趣胡乱涂鸦,并在父亲引领下,曾向当地有着基本绘画基础的老师进行请教,摸索自己的绘画道路。但后来,随着全国高考的恢复,考大学成为了当时社会对学生的唯一的要求。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风潮影响下,不得已,向先生只好暂时向生活做出妥协,放下了画笔。

1984年分配到成都工作后,由于内心深处对于绘画的那丝执念,便又再次拿起了画笔,开始了绘画学习。也许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个说法一点也没错,在成都工作没多久,向先生便有幸结识了已故国画大师陈子庄先生的入室第子唐济民老先生,并拜入门下,开始系统地对传统中国画进行学习。“那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中国画才是自己民族真正的绘画形态,不知道有油画、水粉画等不同分支,直到在唐先生门下,才开始了中国画的正式学习。”他告诉我,自古以来书画不分家,除了以古代绘画大师为师,临摹学习,还必须在书法方面下大工夫;先生还在著名书画家邹文正先生指导下,比较完整地掌握了中国书法的笔法和技巧,以《石门颂》《西峡颂》《龙门二十品》等碑上入手,在书法上打下了很好的根基;而在90年代以后,与当代杰出的中国画大师王敬恒老先生的长期接触,其博大精深的艺术创作思想,又为自己后来书画艺术的突飞猛进打下了深刻的痕迹。

但生活常常会给人带来出乎意料的转折,本想着先解决好柴米油盐的生计问题,再安心进行创作的向运江先生,却在开公司过程中,因为朋友担保而进了看守所,“那是一段虽然不算长,却让我对人生看法有了重大转变的时光。”提起往事,他这样向我说道,而这段经历也成为了他最终前往北京荣宝斋,开始职业绘画道路的重要因素。

用心创作展画意

向运江的山水画作品

不同经历与心境造就了画家对于书画的不同表现形式,向运江也毫不例外。从向运江先的绘画作品里,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学习痕迹。从陈子庄先生入手,他便已经站在了艺术的高境界平台,而后又在黄宾虹上面下了很深的功夫,丰富了笔墨的表现力和画面的丰满纯厚,后又上追清初四僧,特别是石涛和髡残两位和尚,对其苍茫朴拙的画风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外他对元王蒙及清初四王中的王元祁也有较深的理解,在荣宝斋学习期间又对龚半千進行了研究,丰富厚重了画面,而对汉画像砖的研究,又涵养了大气朴拙的风貌。

在创作思想上,因与当代大家王敬恒的相知相交,无疑又受到了王老先生自由书写意识的熏陶,强调绘画的书写性,以行草笔法入画,劲捷酣畅,点画狼籍,零乱中求整齐,无序中生有序,直抒心意,溶合情感,从绘画中体味人生,熔铸大爱。他的笔墨看似苍古,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力,但其绘画作品的意蕴却非常现代,又揉合了一些西方绘画的意识,他把他对目前社会环境的所有感受都装进了作品中,让人能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同样跳动着的旋律。

“在我看来,中国画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的艺术表现,体现的是人与宇宙的关系。中国画是能通灵的,换句话的意思就是,一个真正优秀的山水画家,是在与宇宙对话。中国画是超越精神的、形而上的,是哲学,蕴含宇宙之力,从人文方面看,则是以绘画的形式体现人的精神生活状态、人文终极关怀以及对于人类未来的担忧和思考,中国画是追求诗意的艺术。”谈起对于中国画的理解,向先生这样向我说到。

古人评画讲究可游可居,“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此理不仅对文章,对于绘画亦同样适宜。而清人梁启超所说的“境者,心造也。一切物境皆虚幻,唯心所造之境为真境。”更为明晰透彻。在向运江的画里所体现出来的境象,或雄奇,或雅淡,或悠远,或沉郁,皆心灵的家园,情绪的主宰。而在他的小品画里,静和净是画的主题,其意境简淡悠远,沉静淸旷,契合于庄禅之道。他作品的主要价值则来自形与神之间所引发的思考。他笔下的山水以不动声色,挑动人心的旋律,触动观者明理悟道的慧根。例如在其画集《向运江山水画选》中,有幅《川东道中见》,画中简陋的茅舍,衬托出主人品格的高洁与孤傲,门外一湾清浅的溪流汇集成潭,环绕在高低错落的岩石间,水波不兴,犹如主人不逐名利的平淡心境;石边、水际短荻丛生,野鸭嬉戏,清润欢悦,为这幽寂的贫士生活又增添了几许生趣。

向运江说他画画时不喜被打扰,哪怕再大平尺的画也会一气呵成,因为画在心中,意随心动,而这样的绘画态度也许正是他在绘画领域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

六然居士的生活之趣

雨润春山图

向运江又号六然居士,其出处,则来源于弘一法师“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有事斩然、无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的人生感悟,而这也许也正是人到中年的他,对生活最大的感触。

向运江还是一个诗人,喜酒,喝高后爱笑不说话,被好友们笑称为“醉弥勒”,据说年青时兴之所至,更能豪饮两斤多不在话下。当然,向运江好酒却不酗酒,虽然性格不乏豪爽,但却也有安静的一面。他读书成癖,一日不读,如失魂魄,总觉差了一件事没做,日积月累,已蔚然成观。他告诉我,自己家里的书籍早有万册,尤其是中外名著,有些已通读多遍,并且养成了思考记录笔记的习惯,二十几年下来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并在逐步的探索思考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理论体系。

除了读书,向运江也爱好古玩收藏。虽然这一爱好的产生源于他做《收藏人物》和《收藏参考》杂志执行主编时的经历,时间虽不长,因为上心,倒也已初具规模;而他却从古物件中触摸到了古人的气息、信息以及文化,而这一潜移默化的影响,亦反扑回到了他的书画作品之中。生活与绘画之间的相辅相成,也让向运江的作品充满了个人特色。

猜你喜欢
中国画绘画
中国画
中国画的终结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