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与才溪乡调查

2014-09-24 11:04马跃华林斯乾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苏区药材经验

马跃华 林斯乾

福建龙岩上杭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前,竖立着几个红色大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930年5月,毛泽东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存在的教条主义思想,专门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而《才溪乡调查》就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著名论断的重要支撑,充分调动了党内领导干部主动参与到实地调研、深入分析、系统总结经验和教训的积极性与热情。

《才溪乡调查》澄清党内的错误思想

1933年,毛泽东回到苏维埃政府主持工作后,为了打破国民党军队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非常注重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但是面对国民党残酷的军事“围剿”,党内有些同志偏离了工农武装割据的路线。11月下旬,毛泽东率中央政府检查团到福建上杭县才溪乡进行调查。毛泽东用了十多天的时间,白天搞调查或到田间和群众同劳动,夜里走家串户,探望烈军属,访贫问苦。在对调查得到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撰写了《才溪乡调查》,主要内容有行政区划、代表会议、此次选举、乡苏下委员会、扩大红军、经济生活、经济公债、文化教育八个部分。

1934年1月22日,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毛泽东在为大会作的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需的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在经济方面的联合,保证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的工作方针。这个方针是建立在才溪乡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并把这些正确的做法上升为政府的决策方针。这篇调查报告为处在革命紧要关头的党的建设指明了出路,最重要的是澄清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党的思想统一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才溪乡调查中,毛泽东产生了一个疑问:才溪乡80%以上的青壮年男子上前线打仗了,以老弱妇孺为主要劳动力,生活是否会有困难?

毛泽东针对这一问题继续调查,结果发现:贫农雇农在暴动以前每年只有3个月吃米饭,其余9个月吃杂粮,现在却有6个月吃米饭了,“总之吃饭改善了百分之一百。”穿衣的情况是,暴动以前平均每人每两年才能做一套衫裤,现在每人每年能做一套半,“增加了百分之二百。”

在调查中,他发现了才溪乡药材合作社这个群众从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好办法,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为了推广这个经验,毛泽东亲自召开区、乡干部代表座谈會,对大家说,药材是敌人重点封锁的物资,无论是群众还是部队,都需要大量的药材供给。他同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巩固和发展药材合作社的问题。

毛泽东曾说:“开调查会,是最简单易行又最忠实可靠的方法,我用这个方法得了很大的益处,这是比什么大学还要高明的学校。”

在大多数青壮年男子走上前线之后,才溪乡生产超过了革命前的100%,各种合作社组织起全乡群众的经济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当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还将《才溪乡调查》全文印发给出席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学习。毛泽东和中央政府号召全苏区几千几百个乡向才溪学习。

这些经济战线上的成绩,振奋了群众,使广大群众为了保卫苏区、发展苏区而手执武器走上了前线,全无后顾之忧。

化精神为动力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有三个特点:

第一,把调查同总结工作经验结合起来,不仅反映了基层工作的基本情况,同时总结了先进工作经验。

第二,把调查同宣传、推广先进经验结合起来,通过推广先进经验,带动了基层的整个工作。

第三,调查同批评官僚主义结合起来,毛泽东把先进的工作经验提供给官僚主义者,使他们迅速改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才溪乡调查》是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经过身体力行的深入基层而得出的第一手资料,它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留下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猜你喜欢
苏区药材经验
河南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苏区人家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苏区创业致富人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