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的最高奉献是胜利

2014-09-24 03:00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战场军人胜利

军人的最高奉献是什么?有人说是吃苦吃亏,有人说是抛妻离子,有人说是战死沙场……这些都是奉献,但不是最高奉献。军人的最高奉献是胜利!

金一南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胜利是无可替代的。”作为军人,我们不能不佩服邓世昌“撞沉吉野”的勇气,不能不惊叹僧格林沁骑兵的血性。但我们更不能忘记这样一个事实: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却没有击沉一艘日舰;僧格林沁8000骑兵,全部被英法联军的排枪猎杀。血淋淋的教训告诫我们:牺牲是军人的最大付出,不是军人的最高奉献。

军人要有军人的样子。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获得这一殊荣,最重要的不是他们如何能吃苦,而是因为他们能打胜仗,能让对手胆寒折服。我国1614名开国战将,之所以长久地让人们怀念,最重要的不是他们的成长多么不容易,而是因为他们能指挥部队打败敌人,能让胜利的旗帜纵横驰骋、高高飘扬。

对军人来说,胜利就是一切。现实生活中,个别人对奉献的理解有失偏颇。有的认为,自己处在艰苦地区,躺着就是奉献;有的认为,自己每天“五加二”“白加黑”地忙碌,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还有的认为自己远离家人,忍受孤苦,就应该获得尊敬。殊不知,吃苦受累是军人的职业特点,片面强调如何辛苦不仅是软弱的表现,更是忘战怠战的思想反映。打赢才是军人的最高荣誉,战功才是军人的最美光环。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丛林法则”并未根本改变,把战争利器“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的时代远远没有到来。

在我国处于由大到强的关键阶段,国家的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军队的强弱、战场的胜败紧密联系在一起。“败仗是万万不能打的”。我们常讲,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其实不仅仅是等于“零”这么简单。如果我们不是为了明天的胜利而去努力、去拼搏、去奋斗,一旦在战场上打不赢,那是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的。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惧,应成为中国军人的信条、圭臬和旨归。

我军炮兵少校苏宁,从军23载,23年都枕着叠放军装的包袱皮入睡。别人聊天看电视,进餐厅歌舞厅,他却整晚整晚蜗居在简陋的小屋里,泡方便面就咸菜钻研军事学术,点半截蜡烛研究高技术战争。

胜利女神总向那些为打赢而燃烧自己生命的人微笑。当代革命军人,只有自觉向勇于胜利的前辈军人看齐,把全部心思和精力向打仗聚焦,深入研究现代战争制胜机理,争做明天战场的明白人,才能彰显“军人的强样子”,喝到“祝捷的美酒”。

猜你喜欢
战场军人胜利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坚持就是胜利
C-130:战场多面手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军人就该这个样
坚持
十九大胜利召开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军人“四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