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探讨

2014-05-30 18:30马兴东辛惠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国有企业改革

马兴东 辛惠

摘要:目前,我们处于社会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制度的变革是其中最重要的改革内容之一,其根本目的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有制形式多样化,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推手。在这种形势下,国有企业的现状显然不能满足改革的根本目的,所以,全面的、强力度的、深层次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是必然的。而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当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也是巨大的。面对固有的利益藩篱、保守势力和机制转变与结构调整、改革创新与稳定发展任务交错,综合改革策略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

关键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探讨

一、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

从现在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分析来看,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还存在较大的漏洞,与之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制度不健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面临是立法滞后的问题,适应改革体制要求的法律法规短缺,没有相关的国有资产管理法规来调整国有资产关系、规范国有资产运行,使国有资产的监管与经营缺少必要的依据。二是国有企业的具体行业类别和在国家战略中所处的地位还不十分明确,无法进行有效的分类监管。

(二)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薄弱的问题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的国有企业是由国家强有力的资金支撑的,在某个领域占据着长期垄断的地位,长久的独霸造成了企业危机意识薄弱,固步自封,不能及时认清形势,淡化了自主创新意识。二是国家整体技术水平较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技术创新比率不高,并且国家在自主创新这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发达国家来说还是比较有限的。再者,国家为企业所创造的的自主创新环境不够完善,没有使之形成有利于国有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竞争环境,三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动机不明确,动力机制不完善。四是在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创新的整个流程中契合度不高,无法有效的利用外国先进技术自主创新和投入到实际运用中去。

(三)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与结构优化问题

从我国的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方面的现状看来,还存在许多问题,第一,国有经济布局的地域和领域结构不合理,业内部资源配置混乱,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第二,由于体制和制度方面的不完善,国有企业在国家的支持下惯性独霸某个领域,即使在竞争性较强行业中也还是还存在大量的市场进退的壁垒和障碍,总体上减弱了非国有企业的市场积极性,不仅对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滞碍作用,而且不利于国有企业的良性发展和战略性整合。第三,在整合重组国有经济战略时,没有明确、细化的界定哪些是关系到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和领域,没有正确的划分国家级战略和非国家级战略国企的重要界限。

(四)在全球经济危机中的国有企业发展问题

通过观察每年的世界五百強企业名单就可以看出,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在整体层次上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第一,我国的大部分国企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独占或占据大部分稀缺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牺牲自然生态的利益来换取经济利益的,技术含量低下。没有形成真正的基于技术层面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与国外跨国公司抗衡的大型企业集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加快培育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已经是当前的迫切任务。第二,我国国有企业如何正确的基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制定和实施国际经营战略,有效地遏制甚至反击外国企业的入侵也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建议措施

(一)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和完善国资管理体制

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济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突破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体和控制地位的传统观念。在地方政府的领导的宏观调控下,合理的分划国有资产监管范围,依法规范国资委与所出资企业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国资委的机构性质和职能定位,不断探索国资的运营管理模式、完善各类考核制度和坚持考核指标少而精和目标管理。

(二)优化国有企业结构体制和人才选用机制

通过重组优化国有企业结构和建立公开透明的平台来反作用于推动企业的兼并重组,优化国资的产业布局、区域布局和市场布局。完善市场化导向的选人和用人机制。在选任机制方面,让公司的董事会真正有权力按照市场化的导向、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对高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让他的收益和企业的整个效益形成一种挂钩关系,有利于形成高管与企业的相互联动,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限制政府权力和深化投资主体股份制体制改革

深化多元投资主体股份制改革,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成重中之重。尽快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民间资本推出一批符合产业导向、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项目,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并在推进结构改革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进一步简政放权和减弱政府在市场上的影响,从根本上转化政府职能,限制政府权力,消除经济中的行政垄断,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超经济保护。推进结构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有利于实现国企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整体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从总体上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对于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振中.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2013

[3]卢锋.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政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祁彩云)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国有企业改革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改革之路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