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会计准则下的利润操纵及其防范

2014-05-30 01:31肖博然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防范措施

肖博然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并稳定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因此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政府从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未来需求出发,相继制定并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与措施。而新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必然會给企业市场行为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如何在遵循新准则的前提下,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发展经营目标,正在成为企业经营者以及相关研究人士共同关注的新课题。本文在参阅了大量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一些工作经验和浅薄见解,主要从现行会计准则下利润操纵的具体路径、实施利润操纵的主要原因以及防范利润操纵的主要措施这几个方面展开综合性的论述。

关键词:利润操纵 具体路径 主要原因 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将各项相关制度和管理体制与国际接轨的呼声越来越高。新会计准则正是在充分考虑了我国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并力求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而制定与实施的。但是从事物的两面性上来看,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必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我们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优化与革新制度,以谋取发展。因此,我们对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如何实现利润操纵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防范措施,是非有必要同时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现行会计准则下利润操纵的具体路径分析

(一)利用会计政策的变更实施操纵利润

尽管会计政策已被视为企业应该遵循的一定原则,但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可操作性,这样上市公司就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的使用,这也是众多上市公司经常实施利润操纵的一种重要路径。

1、固定资产年限和折旧方法的变化:当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额度比较大时,一旦有依据可以对其固定资产以及原估计的差异做出合理的证实,就能够对其进行会计的估计变更,使会计利润得到操纵。

2、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以及摊销的变化:在现实的操控当中,上市公司一般会比较主观的对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项目的费用进行划分,就会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来有效的实现利润的操纵。

(二)利用关联方交易实施利润操纵

利用关联方交易实施利润操纵是上市公司实现利润操纵的惯用性途径,其本质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内部管理结构不尽完善,关联方可以利用协议定价的方式实施资产的交换,以此完成利润的转移。

1、向关联企业进行资金占用费用的收取:按照一定的规定,企业之间是不可以相互进行资金的拆借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关联企业之间进行资金拆借的行为是时常发生的。

2、将费用的负担转嫁给关联企业:上市公司在面临利润极低或者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往往会将各种费用转嫁给关联企业,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股票被摘牌。

3、采用关联购销业务来操纵利润:以较高的价格来对产品进行销售,或者是用较低的价格购买到原料和劳动力。

(三)利用公允价值实施利润操纵

公允价值的运用一般都会体现于现行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非货币性交易以及债务重组等多个方面。但是在目前的资本市场大的背景下,人为地对股票的价格进行有意操纵的现象仍旧时常出现,“公允价值”在这时就会被视为对利润进行有效调节的方式。例如,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公司面临危机的情况下,为了使公司的业绩可以得到维持,利用债务重组来使重组的收益得以确认,另外可以通过上市公司用优质资产换取劣质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使这一时期的损益得到很好地改变。

二、现行会计准则下实施利润操纵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公允价值不公允,有利于利润操纵的实施

为了更好的使会计相关性原则表现出来,现行的会计准则逐步的被应用于会计核算当中。但是就现存的不健全、不规范的市场环境来说,市场价格也不够成熟,市场的规模也十分的狭小,对资产的评估就会存在不准确性,相应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这样就会严重的造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没有发挥其重要作用,也就不能够为公允价值提供一个比较统一的标准。当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时,在一定的程度上极容易被人们所干扰,出现公允价值不公允的情况,因为“公允价值”具有随意性,因此很方便的就会被操纵,使其成为利润操纵的途径,进一步操纵公司股价的变动。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危险为利润操纵提供了前提

从固定资产新准则的规定可以发现,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数与以往的估计数假若有差异,就必须对其折旧的年限做出适当的调整;但是倘若固定资产蕴含的经济利益预计的实现途径有所改变,就必须对其固定的资产折旧方式作出整改。所以,对上市公司来说,依据固定资产准则所作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方式的变更和固定资产使用期限的增加,将会造成这一时期以及将来各期固定资产折旧率的下滑和利润的大幅度上升。一般来说,固定资产折旧方式的调整对该期利润的影响最大,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对将来各期利润的影响也比较深远。

(三)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增大为利润操纵提供了空间

现行的会计准则有利于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展,与资本化这一条件资产相符合的,不但需要有固定的资产,还应该利用很长的时间去进行购建,只有经过这样的过程,才有条件去符合使用状态或者销售之后出现的存货等等。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借款范围不仅仅有专门性的借款还可以是一般性的借款。由于这个情况的出现,上市公司会及时利用一定的方式将部分存货的借款利息支出,另外专门性的借款范围以外的一般性借款的利息支出与计入资产的要求比较符合,进一步增加费用资本化的规模,实现利润的增收。

三、现行会计准则下的防范利润操纵实施的措施

(一)健全与完善会计准则及其相关工作

由于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这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为上市公司利润的操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准则提出者必须站在以成本效益为原则的立场上,扩大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增强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使利润操纵行为能够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进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会计准则的健全与完善:通过颁布会计准则来对细则进行进一步解释,使新准则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加强职业培训,培养出拥有高素质、高能力的会计人员;加快调整新会计准则应用的外部环境的步伐。不管如何利用准则以及制度的完善来实现利润操纵的防范,上市公司一定会通过很大的努力寻找出会计准则存有问题。所以,要对准则以及制度加以完善,实现对利润操纵的有效防范。

(二)加大会计部门的监管力度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时刻准备好会计准则的宣传工作,使会计准则的制定与真正实施得到有效的配合,为会计准则的约束力创造条件。安排监管机构对公司进行监管,分为三个大部分:政府的监管、社会的监管以及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管。要使这些监管做到合理的协调,健全政府部门的监管体系,使其具有一致性;严格建设社会机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树立权威形象,促进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管。

(三)增加操纵的费用,严惩违反人员

上市公司必须对利润操纵行为进行合理性的解释,由于在监管的过程中惩罚的力度不大。所以,要想使利润操纵达到最小化的实施就需要增加操纵的费用,加大严惩的力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增加经济赔偿的金额;建立违反赔偿体系,完善民事赔偿规则,加大对违法人员的惩处;对存有操纵行为的上市公司采取摘牌处理,依法打击非法中介,使其承担严重的责任。

四、结语

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主要目的是实现生产经营利润最大化,所以说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下,企业实施利润操纵的行为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准则的完善与优化,尽可能的对这些利润操纵行为进行防范。总的来说,利润操纵的防范是一项系统化、复杂化的工作,我们也不能单纯的依靠制度来杜绝利润操纵行为,这需要企业经营者、监督监管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大众共同参与才能更好的确保利润操纵行为的减少。

参考文献:

[1]徐秀燕.浅析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及防范[J].价值工程. 2010(27)

[2]李杰.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分析及防范[J].特区经济.2009(07)

[3]白金瓶.从会计报表分析企业会计利润操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1)

[4]黄则霞.对会计利润操纵的常用手法及治理对策的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01)

(责任编辑:韩梅)

猜你喜欢
防范措施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探讨
电梯常见事故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10kV配电变压器烧毁原因及防范措施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基于采集系统的反窃电技术分析及防范措施
略论股权众筹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水电站现地控制单元开关量输出误动防范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