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信息失真的思考

2014-05-30 10:48韩英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双轨制

韩英

摘要:在计划经济时代,建设单位会计作为一种应用在建设单位的专业会计, 对我国初期的会计事业具有重大影响。 自会计工作的开展以来,会计核算在我国逐步形成了两个主要的群体,实行着两种会计制度,它们分别是建设单位和事业单位。结合当前中国现状,随着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双轨运行的制度已经不能够与当前的中国国情相适应。考虑到这一点在中国当前会计体系中的重要性,我们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在建设单位会计是否继续推行和后续的处理办法上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關键词:双轨制 事业单位会计 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核算和监督,建设单位存在着一种专业的会计,即建设单位会计。它就是在这种职能的作用下把货币作为计量单位,采取专门的方法,进行资金管理的一种会计职务。建设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一直都是我国会计工作中最主要的会计对象,由于他们的特殊性,我国针对其实行了两种不同的制度,对此也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多增设了一个核算项目,即“结转自筹基建”,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我国安排基础性建设的财政收入之外的资金的结转。随着我国现行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这种会导致会计信息不准确的会计双轨制会严重阻碍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

一、我国会计双轨制运行现状

(一)会计制度双轨制运行和事业单位会计的目的不一致

会计目标是会计的主要目的,是形成会计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前提。将受委托责任评价和与资金分配有关的决策中的有效信息提供给使用者,是事业单位会计的最根本目标所在。会计信息是一种共享的资源,它的使用者遍布各个领域,由于每个领域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各不相同,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应该具有多样性。由于我国现行会计体制中的双轨制运行方式,导致最终得出的财务报告或者资料信息不够准确和完善,从而也致使不是专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查找利用这些数据的时候变得尤为困难。会计的作用是向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提供相关会计数据和会计资料,并且对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有着相当高的要求,而现行的这种制度无疑会导致在会计业务的处理中出现不真实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制度双轨制运行和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要求不一致

事业单位会计作为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现行会计法律法规和经济法的作用下建立的,会计核算工作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各项财产和资金的流动都要合并到单位的会计核算中去。

(三)地位不明确

我国的会计体系目前分为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两个层次,但是很多会计人员都只知道预算会计的存在,大部分高校也没有开设建设会计这门课程。甚至包括会计职称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等都没有涉及到建设单位会计这方面的内容。处在这种不明确的地位上,必定会导致这门学科的发展和理论的建设,也必定会引起会计从业人员质量的下滑。

(四)与会计主体的假设不符

会计工作有其特定的服务对象或者组织。事业单位和建设单位是我国会计核算的主体,我国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增添了“结转自筹基建”这一会计科目,对事业单位通过批准用财政收入以外的其他资金进行基本建设,其所筹集到的并且转存到建设银行的这部分资金进行反映。事业单位自筹的基本建设资金经过核定可以纳入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

(五)不符合我国现今预算制度

国家财政的施行走向一直都是由国家当前的国情和当前经济状况所引导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国家财政走向已日益明朗。自推行预算体制改革开始,财政部就实施了政府采购、政府收支分类、国家集中收付、部门预算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按照规定,国库集中支付的基建工程和政府采购项目,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办理相应的资金支付。就目前推行的核算体制而言,必须要对当前的基建管理程序进行改革。

(六)当前推行的会计准则之间的矛盾

事业单位把转存到建设银行的资金即财政补助之外的资金作为支出,同时转入年终事业结余。这种方式就直接使事业结余和之后的结余分配情况发生了变化,间接的导致资产负债表的失真,反映出的财务状况也缺乏完整性。要是这种情况被当局的人利用,就会直接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对信息的使用者造成误导。

(七)建设单位会计的不足

建设单位会计在我国的开设由来已久,是在上个世纪进行计划经济改革的时候引进的当时苏联的先进会计模式,在当时,符合我国的经济状况和战略需求。但是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消亡,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应当制定出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的新型会计模式。所以在这种与当前国情极不协调的会计模式的作用下,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屡有发生,建设单位会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日益加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会计要的素确认;第二是借款利息的列支问题;第三是土地使用权的核算问题;第四是项目办理竣工决算后的支出问题。

二、取缔建设单位会计的好处

(一)取消建设单位会计,将其也事业单位会计合并在一起,沿用事业单位会计实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整合在一起之后在其中涉及到不同会计问题的处理方法上加以整改,在践行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的过程中,能够让会计信息更加有效和更具有真实性,同时也能够满足建设会计的业务需求。

(二)与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相吻合。

(三)与现行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相符合。并账后的事业单位会计解决了部门预算和决算中的“两张皮”现象,也能简化在国库集中收付体系中的会计核算问题。

三、具体措施

取缔建设单位会计,将其与事业单位会计合并在一起,也将之前推行的两种制度一并否决,按照新会计法的准则,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之前增设的“结转自筹基建”项目变成“专项基本建结余”。

四、结束语

在当下还实行着会计制度双轨制的我国,会计制度的正常推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种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还能够在我国作用多久,已经不言而喻。建设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合并势在必行,而一种制度的建立也尤为重要,这些因素的改变对推动我国会计事业的长足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寇丽梅. 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并入事业会计核算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2]王钧.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责任编辑:陈兵)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失真双轨制
义乌旅游商品研发双轨制策略及其设计实践
对会计信息失真危害及对策的思考
新时期双轨制高考的改革路径
双轨制:转型期的建筑业生产政体——基于Z、H两个工地的个案研究
解读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双轨制”
我国社会保障双轨制并轨背景下现收现付制的隐性债务探析
基于“双轨制”模式下MPAcc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