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

2014-05-30 10:48孙超英徐霄宇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基诺族民间金融金融支持

孙超英 徐霄宇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所在课题组对我国最为“年轻”的人口较少民族——基诺族进行的入户调查,分析了在人口较少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实行金融支持的路径,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支持 基诺族 民间金融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人们对于民族的了解并不全面,对人口较少的民族往往存在歧视现象。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除汉族外的55个民族习惯上统称为“少数民族”。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上,国家给予了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然而,由于民族地区多为边远地区,环境恶劣、地广人稀,又受到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经济发展仍然相对落后。特别是一些人口较少的民族,缺乏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金融发展的落后更加制约了其经济的发展。

一、金融发展能够有效支持经济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发展的作用毋庸置疑。一方面,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的金融发展又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发展,高效的金融运行可以加速资本的形成和转移,分散民族地区的发展风险,优化地区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金融与经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互为制约、彼此推进的关系,这是学界的共识,但如何减少制约、形成推进关系,就要求用金融支持政策来进行调节。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基诺族进行调研,对其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探索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

二、基诺族金融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所在

基諾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其余散居于基诺乡四邻山区。本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按经济发展情况分好、中、差),抽取了基诺山乡下辖的46个自然村中的8个进行入户调查,得到有效研究样本357份。被调查家庭的户主民族多为基诺族,仅有2个汉族样本,其中户均外来人口仅为0.06,反映了基诺族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其聚居程度较高。因此,其民族文化、宗教形式、民风民俗等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金融存在形式。

(一)农业增收的过程高度依赖于金融

山地地形和亚热带的气候特征,使得这一区域不太适合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诺族人开始转向经济作物的种植,其中尤以橡胶为甚。而这种单一的农业增收形式要求大量的前期投入,包括土地、树苗的购置;而中期也需要投入大量化肥、农药和人力;同时种植周期较长,头2年将没有任何产出。家庭可否增收将高度依赖于金融资源的获得。

(二)民间金融地位较高,正规金融发展缓慢

虽然基诺山乡距离州府景洪市仅20多公里,但当地仅在乡政府旁有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正规金融的形式单一和发展落后,给予了当地民间金融充分发展的空间。由于基诺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并对舅舅充满崇拜情结,其小家庭、大家族的根基较稳,民间借贷行为多发生在家族内部。数据显示,357户中有198户家庭在近三年中参与了民间借贷。

(三)随着家庭收入提高,存款需求越发强烈

在以橡胶种植为主要增收渠道的发展模式下,一部分基诺族群众率先发展,并有效的形成了家庭的增收。但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是,落后的精神、物质消费已经无法满足家庭增收现状,出售橡胶的零星收入往往随意花费,最贵的商品便是当地销量最好的商品。而信用社的距离限制,亟需一套行之有效的存款体系保障当地金融的持续发展。

三、金融支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其所在的聚居地区地理、气候等环境因素从客观上制约着其经济发展的过程,而具有民族属性的宗教、文化和风俗等从主观上影响着其金融发展的过程,使得这种金融发展的现状进一步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人口较少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需要给予以下金融支持:

(一)重视各项金融服务需求的差异

针对农村金融进行研究的大量的文献认为,农民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是农村金融的常见问题,但对基诺族的调研却告诉我们,基诺族农民对金融机构提供的存款服务需求同样旺盛,特别是随着户均收入的稳步提高,这种存款需求往往超过了其对贷款的需求。若存款需求得不到满足,将会加剧下一期的贷款需求无法满足的情况。

(二)政策金融为主,商业金融辅助

在人口较少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往往缺乏增收过程中的金融支持,一是正规金融服务主体缺失,二是现代金融形式有时与民族属性相悖遭到抵制。首先,还是要加大政策性金融对这些地区的扶持力度,完善差异化的政策性金融体系,适时引入商业性金融机构。

(三)鼓励合法的民间金融形式存在

非法集资是民间金融运行的一条红线,但只要不碰触这条红线,在整体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还是应当鼓励民间金融形式的存在。特别是在人口较少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民间融资成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需要鼓励并积极探索形式创新,有效服务于当地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黄健英.少数民族地区“三农”问题的特殊性及解决途径[J].贵州民族研究,2004,第3期

[2]许崇正,高希武.农村金融对增加农民收入支持状况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5,第9期

[3]卢山,江可申.农户金融服务认知、融资需求与借贷行为研究——基于连云港市农村金融的多维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0,第4期

【作者简介】孙超英(1958.3-),女,汉族,四川成都人,任职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区域经济教研部,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徐霄宇(1996.4-),男,汉族,天津市人,就读于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

(责任编辑:韩梅)

猜你喜欢
基诺族民间金融金融支持
基诺族太阳图腾分析和海报设计实践
基诺族确认40年来的亲历与思考
少数民族音乐—基诺族
社交借贷的风险管理与借鉴意义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民间金融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有效性研究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金融支持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民间金融视角下湖南省中小微企业融资对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