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框架与地方实践思路探索

2014-05-30 10:48李永杰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暂行办法财政部门财政支出

李永杰

摘要:本文对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对当前制度框架与地方实践思路进行了探索,旨在实现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财政绩效 制度框架 地方实践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入,此时政府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有了足够的重视。目前阶段由于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以及政府部门“科学理财、依法理财、民主理财”思想的建立,我国对财政效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所以各级财政组织对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支出效益评价规范性文件。

一、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框架

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我国目前阶段确立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框架为:各省市在工作过程中围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的规定,立足于自身实际,制定出符合自身具体情况的管理办法以及相关规章制度。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不同省市由于其自身具体情况的不同,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进度也不相同。通过查阅资料可知,目前已经根据2011年4月2日颁布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出了符合本地特色的绩效评价政策的地区有北京、天津、重庆、上海、广西以及新疆等地区。其他省份在工作进行过程中依然依靠的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09〕76号),还未完成本省份法律条文的制定。

目前适用的法律应当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所以下文将对其中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探讨,并在下文中简称《财政暂行办法》。首先,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在《财政暂行办法》中并没有明确的说明,其中仅仅只提到了该办法之所以会出台是因为需要加强政府对财政支出的管控力度,强调财政支出责任,达到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第二,《财政暂行办法》中明确提出,在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时,评价的主体是政府财政部以及政府预算主管部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两者虽然均为主体,但是起到的作用却不太一样,财政部门在其中占主导地位。各地区的具体规章制度的制定由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并且其还能对预算部门对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进行检查,甚至使预算部门修改预算支出管理意见。而预算部门则负责在掌握上述情况后向同级别的财政部门进行汇报、接受财政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等。第三,《财政暂行办法》中对自身的评价对象有明确的说明,其绩效评价对象有两类,第一类是部门预算支出,第二类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支出。其规定的项目包括了第一类中的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和部门整体支出,以及第二类中的一般性转移支出和专项转移支出。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09〕76号)对比可知,当前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与之前相比有了一定的进步。第四,《财政暂行办法》中规定,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可以委托第三方单位进行,即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时,可以委托相关机构或者相关专家进行,财政部门在此时起到的作用就是规范第三方的行为,使其正确的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并且对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包括评价对象确立的标准、评价的内容等。最后,《财政暂行办法》中要求提交的报告为两份,一份为绩效报告,另一份为绩效评价报告,并且需要资金的使用者提交第一份,评价部门提交第二份。

二、当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地方实践思路探索

(一)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

目前《财政暂行办法》中提出的评价主体依然是财政部门以及预算部门。但是在北京市目前的实践过程中,已经开始让人大代表以及政协委员参与到此项工作中,并且在人大代表以及政协委员参与之后,可以提交自己的意见。在未来实践过程中可以吸取此种经验,虽然这种方式中依然是财政部门起主导作用,但是由于人大代表以及政协委员的参与,使绩效评价工作进行的更民主、更科学。

(二)明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象

在《财政暂行办法》中对绩效管理评价的对象有所规定,主要是针对利用财政资金开展的各个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但是在四川、浙江等一些省份的实践过程中,将对象的范围扩大化。一些省份计划在未来将将农业科研单位的绩效评价更全面的收纳其中,这些省份的这一尝试为日后将要开展的大范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留下了十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三)规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

目前被大量使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就是当项目完工后根据其具体资金支出以及其支出后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进行评价,并未对事前以及事中评价有所要求。而北京市早在2011年就开始对各个财政支出项目进行由第三方经手的事前评价。即当项目拨款请求传达后,组织第三方机构对该项目的重要性进行一定的考量,在考量完成后对其绩效进行预估,作为该项目能够被批准的依据。

(四)评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

目前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评价后结果只用于预算资金的分配以及结果公开等各方面。廣东省则创立了一种新的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即对财政资金实施竞争申请。设立一项专门的财政资金,其数目是固定的,然后由各想要申请财政资金的部门拿出项目进行竞争,通过对各项目进行评估,选出几个收效高的项目予以实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在未来更好的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需要做到的是:1、邀请社会专业人士对绩效评价过程进行监督并发表自己的看法。2、不断扩大评价对象的规模,例如农业部可以对下属的各农业科研单位的财政支出绩效进行评价。3、完善第三方评价机构,加强对其的管理力度,促进该产业的良性发展。4、扩大评价结果的公开范围,捍卫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并逐步进行管理体系的构建,设立奖惩制度。

(责任编辑:罗云凤)

猜你喜欢
暂行办法财政部门财政支出
规范财政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零部件再制造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征求意见,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调整?
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管理暂行办法(2)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关于PPP咨询机构库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人民银行与财政部门财政支出数据差异分析——基于新疆2008年-2013年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