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的是街道 通达的是民心

2014-05-30 10:48
中国集体经济·中 2014年9期
关键词:准格尔旗敖包哈拉

“再有10来天,我们就能吃上放心的自来水,不用再吃旱井水了!”听到这一喜讯,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哈拉敖包村村民张三狗激动得眼泪直在眼圈里打转,两只手一个劲儿地往裤兜上蹭。

哈拉敖包村位于沟壑纵横的峁梁山区,20多户村民吃水一直是个大难题。“往1000多米的山圪梁上引水,无异于走‘蜀道,难上加难啊!像这样吃水难的村民,全旗还有百十户,今年一定要解决。”在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过程中,旗镇两级领导反复研究协商给哈拉敖包村引水的问题,最终一锤定音。

2012年以来,准格尔旗全面推进民生社会事业,每年投向民生的资金占到财政收入的57%,让全旗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村里的超市货物全,价格还便宜;卡拉OK室、健身场所、农家书屋等,让咱有的乐,有的玩,有书看,生活滋润了……”不久前,十二连城乡三十顷地村几位村民编写了一首漫翰调——《新生活》,悠扬悦耳的唱词,道出了该旗农村的巨大变化。

“瞧咱村上的路多光溜,楼房多亮堂宽敞。娃们再也不用趟水过河上学了,地里的瓜瓜菜菜再也不愁烂掉了,一溜烟儿就送城里了。”该乡薛亥图村农民李二仁满脸自豪。

布尔陶亥苏木铧尖村人口相对集中,村民以种植、养殖业为主。针对该村路难走、房子破旧等问题,苏木确定了就地改造、整村推进的方案。目前计划新建房屋的49户中有31户封顶,街巷硬化工程已基本完工,铺设入户路和道路两旁绿化工程正在进行。

该苏木副苏木长高向东由衷地感慨:“硬化的是街道,通达的是民心啊。”随着136.8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建成和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农民告别了“雨天两脚泥”的历史。

在新一轮“十个全覆盖”实施中,准格尔旗侧重于改善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条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是“十个全覆盖”中含金量最大的项目。

“农村老人花费少,新农保每人每年能发706元,虽不多,但能干的事儿不少,日常用电,买个油盐,够了!”拿到按月发放的养老金,十二连城乡石城圪梁村村民68岁的王兰花一脸快乐。

“村村有医生,小病不出村。新建的40多個村卫生室一举结束了农民看病‘路费比药费贵‘小病挨、大病拖的历史。”十二连城乡领导颇有感触地说。

“路不通,收成卖不出去;路通了,种什么、怎么种还是瞎打瞎撞。这难题,小书屋、网络和电视帮我解决啦。”拾掇着即将运走的新鲜蔬菜,兴胜店村村民张小勇又是感慨,又是感激。

十二连城乡党委书记屈树清介绍,“十个全覆盖”使农业生产方式悄然发生着转变。农村通广播电视、通互联网,农民有了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便利条件,各地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现代农业蓬勃兴起,每户农民收入从过去几万元发展到如今的十几万元。

兴胜店村是该乡今年建设的4个示范引领村之一。“村建设委员会开了几次会,征求大家意见,一致选定整体采用青蓝砖、青蓝瓦、青水墙、铝塑大红窗的建筑样式,结实耐用又有农家院儿风格,村民都迫不及待要看效果呢!”村民张三永兴冲冲地对记者说。

今年,准格尔旗全年计划改造危旧房3000户,已开工建设1578户,主体完工253户;计划实施安全饮水工程32处,目前已开工25处,完工4处;计划实施嘎查村街巷硬化136.8公里,已开工30.673公里;村村通电、通广播电视、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文化活动室、标准化卫生室、便民连锁超市等工程也在有序推进。

猜你喜欢
准格尔旗敖包哈拉
内蒙古一男子在办公室开赌场
祭敖包
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卡伦敖包清理
是谁对书不敬
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石口子遗址发掘简报
敖包祭祀中的女人禁忌
哈拉和卓384号墓葬出土棉布袋的修复
神圣敖包
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关于准格尔旗防洪危机管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