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三得”的好事

2007-03-13 13:51本刊编辑部
糖尿病之友 2007年3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药房慢性病

本刊编辑部

自2006年12月25日起,北京市开展了“零差率”药品进社区活动。活动实施以来,社区卫生中心(站)日均门诊和急诊量比原来增加了3.5倍,占全市日均门诊、急诊总量的比例,从6.7%增加到22.87%。在社區卫生服务机构,患者每次门(急)诊所购药品的平均费用从92.12元降到69.14元,降低了24.6%。

此外,北京首家“零差率”销售连锁药房也于日前正式开业。该药房“零差率”销售品种包括400多种日常用药,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药品也包括在内。例如,海淀区13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行统一标准的零差率制度,其中以大输液类、降糖类、抗生素、心脑血管病、中成药类为主要类别,以绝对值计算,差价最大的是降糖药,如阿卡波糖原价61元,现价50元。

那么,什么是“零差率”呢?是指由政府遴选治疗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的常用药品,并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相关单位按照政府集中采购确定的生产企业出厂价格销售,不得有任何中间环节的加价,这就是药品的“零差率”销售。

“零差率”的实施,是“一举三得”的好事。一则药品价格大幅下降,广大患者得到了实惠;二则社区医院的就诊人数增加,效益得到很大提升,有利于社区医院的发展;三则起到了分流大医院患者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医院就诊时间长等难题。

降低慢性病药品价格,不仅使广大慢性病患者实实在在受益,对防止广大患者购买假药也有一定作用。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糖尿病患者而言,药物费用积累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家庭开支。如果能够大幅地降低药品费用,将会使更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正规治疗,不再盲目追逐所谓的“特效药”、“治愈药”。

每逢3月,都迎来一个特殊的日子——“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每年此时,本刊都会围绕此主题,推出系列文章,帮助患者辨假、打假。今年也不例外,记者四面出击,搜寻素材,对目前糖尿病药物中常见的造假方式分类罗致,在本期《热点聚焦》栏目推出《打假进行时——3·15特别行动报道》系列文章。这些文章将当前社会上常见的各种骗局进行曝光,以期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损失。

假如社会各界能够通力合作,给广大患者创造良性的诊疗环境,相信大家的生活会更美好、更和谐。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药房慢性病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防、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探索
慢性病管理对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评价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面向自动化药房的搬运机器人设计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医院药房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探讨
社区卫生服务应再上层楼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上海推“1+1+1”基层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