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标准化,计量工作,实验室管理,计量产业中心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5.03.034
0 引言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计量是指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计量和标准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统一。计量是为了实现测量活动、测量结果的全球统一[1]。从本质上讲,计量就是现代社会中最基础的标准化活动。
大数据时代的今天,计量更是一切数据有效性的源泉。计量科学的本身就是为了建立和优化不断进步、永无止境的计量标准。计量标准是物化的标准、是客观的标准,是建立在科学真理基础上的准绳。
“科学要发展,计量须先行”,提高计量水平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提条件。计量是标准化的基础活动,只有通过计量的方式推动标准化的发展,才能为科学技术的提高创造更好的条件。
1 计量标准化人才的建设
当今社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推动行业人才的建设是发展的本质。当前行业人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行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系统的培养人才队伍;技术人员技术水平有限,无法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技术人才断层严重,更新换代慢,无法支撑起行业的需要;行业环境不好,无法推动人才有效发挥积极作用。基于以上存在的人才建设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扩大标准化知识培训,建设高质量的计量人才,让每一位从事计量工作的人员都可以参与到标准化过程中。做到不仅会读标准,根据标准从事相关计量工作,而且还要在从事计量工作中,发现标准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计量技术研究,计量设备研制。加强技术性培训,计量是量值向上溯源和向下传递的重要节点,只有具有过硬的计量技术,才能支撑起相关量值的溯源和传递[2]。由国家及社会层面督促企业对计量技术人才的建设,形成自上而下的人才建设梯队,重视计量过程,推动企业对计量工作的认可,促进社会面计量技术人才建设的良性循环。
2 推动实验室管理物联网化、标准化
当前国内实验室发展较落后,管理较混乱,对实验室设备无法形成有效利用,易造成设备和经费的浪费。实验室管理存在如下一些问题:设备利用不充分,公用设备和专用设备没有分开管理,导致公用设备经常出现闲置现象,专用设备利用率太高而无法满足实验室运行。实验室对设备计量不重视,在设备计量前没有考察计量相关方资质,导致在后续实验室审查时,发现设备计量报告有问题,无法形成有效的量值溯源过程与传递过程。实验室管理人员不专业,管理人员对所管理设备没有形成管理体系,导致设备使用时面临诸多问题,对公司效益产生巨大影响。设备采购前期论证不充分,造成设备进厂后计量不合格,反复联系厂家进行设备维维护等,造成人员和资源的持续浪费。
基于实验室管理混乱问题,需推动实验室管理物联网化、标准化。首先,将设备与网络连接,同时将每台设备所有信息形成系统管理库,包括设备采购、计量、维修等全生命周期管理,采购需要在系统查到所有信息,设备计量需要清楚计量参数以及参数所达到的精度等,维修需要清楚维修后设备的使用情况,是否再次进行计量等[3]。其次,在设备物联网过程中,将专用设备和公用设备列明,设备管理人员需要随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包括设备使用时间,使用地点,设备使用前和使用后的完好情况,让每一位工程师都可以查到设备的运行状况,形成有效利用过程。最后,请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对设备从进厂、使用、报废全生命周期进行跟踪,对设备参数进行全溯源链管理,对设备的管理以及使用等方面要具有前瞻性。将以上管理过程标准化、系统化,全社会推广,形成良性的管理过程,推动设备智能网联化发展,促进设备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
3 计量标准化产业中心的建设
当前国内对计量工作、计量标准不够重视,没有形成计量标准化产业。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标准产业不够重视,标准没有协调性、适配性。计量检测机构超范围出报告,出假报告层出不穷。基于当前社会对计量工作方面的一些欠缺,提出以下建议:开展计量相关公益讲座,推动社会从上至下重视计量服务;国家层面需推动计量产业中心建设,推动标准广泛应用;第三方检测机构需做到数据准确,报告无误等;在下游的设备使用方,需严格遵守计量法,根据计量要求以及实验室管理对使用设备进行计量管理。
在全社会层面对计量重视的情况下,推动计量技术高质量发展,推动计量技术标准化发展、标准化管理。
4 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
当前标准管理不具有体系化,各标准间不协调、不适配,很多计量标准无法满足试验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依旧参考相关标准,导致量值无法传递,同时也无法溯源。
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试验方法标准、设备计量标准、地方标准等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形成有效的逻辑性,体系化。
基于当前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对标准进行体系化管理[4],从而标准化作业,推动标准更加适配、更加协调,设备计量中,也可以量值溯源和量值传递。对各个标准举办相关贯宣会,推动各企事业单位对试验标准以及计量标准等要有足够的了解,推动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助力社会可持续化发展。
5 标准化数据化管理
计量是具体的标准化活动,每一次计量工作都是标准应用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参加计量活动,才能推动标准化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在计量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只有建立计量数据库,才更有利于对标准化过程的更好掌握。
当前社会对数据管理愈加重视,数据不仅会创造出爆炸式的价值,也会推动行业更好的发展。但同时很多公司对数据不够重视,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导致一些数据的丢失严重,影响后续工作的进程。
基于以上问题,建立数据管理库。通过数据库建立相应的标准,再依据所建立的标准将其应用化,必然推动社会更加强有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可将标准变成数据化的资料与文献,推动标准的持续价值输出,比如建立标准的加载量、引用量,从而使数据价值最大化。
6 结语
本文开展了标准化在计量产业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了针对标准化产业计量应用的五点建议:建设高质量的计量标准化人才;推动实验室的标准化建设;计量标准产业中心的建设;计量标准体系化;标准化数据管理。依托以上标准化在计量产业中的应用,实现计量技术的研究,计量器具的研制,计量专利的研发,相关科研项目的培育,推动标准化计量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王强,本科,项目工程师,从事设备计量工作。
陆赛坤,本科,工程师,从事设备计量工作。
(责任编辑:张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