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管理中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

2025-02-19 00:00:00凌琳
今日财富 2025年4期
关键词:控制目标成本施工

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施工企业在追求工程质量与工期的双重目标时,面临着严峻的成本控制挑战。施工项目成本是指施工企业在完成施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所耗费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成本控制不仅是衡量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核心指标,也是反映其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关键要素。本文将探讨工程施工管理中成本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成本管理的相应对策。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现代管理理念的持续创新,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方法与技术手段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在实际操作中,施工企业仍面临着一系列复杂且棘手的问题。例如,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材料设备管理不善、成本控制目标缺乏长远性等,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施工企业的运营成本负担,还可能引发工程进度延误、工程质量下降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进而对施工企业的品牌形象、市场份额乃至生存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活动永恒的主题,成本控制的直接结果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工程施工管理中成本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

许多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过于侧重项目施工活动的执行,而忽略了企业管理制度建设。这种“施工中心化”的发展模式,导致成本管理工作缺乏一套科学严谨、系统规范的管理框架作为支撑,从而使得具体的成本控制措施难以有效实施,成本控制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具体而言,成本管理体系的缺失,使得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缺乏明确的指导原则、标准化的管理流程以及有效的监控机制。这导致成本控制措施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得到有效执行,成本控制目标难以实现。同时,由于成本管理体系的缺失,施工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权责划分不明确,容易出现责任推诿、工作衔接不畅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成本控制的难度和复杂性。

此外,成本管理体系的缺失还导致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和激励机制。管理人员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成本控制合力。这导致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超支、资源浪费等问题频发,严重制约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材料设备管理不善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大量建筑材料具备再利用价值,这对于合理控制施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建筑材料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与疏漏,加之部分施工人员对材料再利用流程复杂性的认识不足,往往倾向于直接采用全新材料,此举无疑加剧了施工成本的攀升。

另一方面,施工机械作为项目推进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其管理效能的低下同样对项目成本控制与进度管理构成了严峻挑战。具体而言,施工机械的维护与保养工作未能得到系统性和规范性执行,导致机械在持续、高强度的作业环境下故障频发,甚至发生损坏。这些故障与损坏不仅直接阻碍了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更因频繁的维修与更换作业而额外增加了施工成本。

(三)成本控制目标缺乏长远性

成本控制目标缺乏长远规划已成为制约建筑工程项目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有时需要多种步骤的施工工序,增加了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在实际施工中,应对此类复杂性时,部分管理者在制定成本控制目标时展现出明显的短视性,即过度聚焦于即时经济效益,而未能充分融入长远战略考量,不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

这种成本控制目标的短视规划,导致决策层面缺乏全局视野与前瞻性布局。管理者可能仅关注当前项目的成本缩减与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成本控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潜力挖掘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此外,成本控制目标的短视规划还可能加剧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矛盾与冲突。为达成短期成本控制目标,各部门可能采取牺牲长远利益与整体效益的短视行为,如削减研发投入、降低员工福利等,这不仅破坏了企业内部和谐与稳定,还削弱了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构成严重制约。

(四)计划与现场管理不当

在建筑项目管理实践中,项目团队成员的教育背景、专业技能及能力水平的差异性,导致与业主的沟通方式存在差异,进而对项目进度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沟通模式的不一致性,往往导致信息传递的偏差或延误,增加了项目管理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更为关键的是,项目规划设计的合理性是保障项目顺利推进的先决条件。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项目规划设计未能充分预见外部环境因素及施工过程中潜在突发事件的干扰,导致项目计划频繁变更。这种计划的不确定性不仅扰乱了原有的施工节奏与进度安排,还引发了大量的返工与重复作业现象,进而导致了实际成本支出的显著增加与成本超支。

同时,现场执行管控的失效也是导致项目进度延误与成本超支的重要因素。施工现场环境的复杂性与动态性,要求管理者具备高度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应变能力,以确保各项施工活动能够按照既定计划与标准有序进行。但是,由于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管不力,往往导致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识别、报告与解决,进而影响了项目的整体进度与成本控制效果。

二、加强工程施工管理中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增强成本管理意识

首要任务在于增强管理人员对成本管控的深刻认识与高度重视,通过策划并实施专业的成本管控培训项目,系统性地提升成本管控意识与专业技能水平,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具备卓越的成本管控能力。同时,针对施工一线人员,亦需强化成本管控意识的培育与深化教育,借助生动具体的案例分析与实践指导,使其全面认识到成本控制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从而在施工过程中自觉践行成本节约理念,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的成本管控格局。

通过上述举措,企业可以构建一个以成本管控为核心、全员协同参与的高效管理体系,为项目的顺利实施与成本的有效控制提供坚实保障。

(二)健全成本管理制度

企业应不断吸收同行业优秀企业的成本管理经验,并结合自身的战略定位与发展阶段,科学构建一套既具前瞻性又具实操性的成本管理制度。该制度需深度融入成本目标的战略规划、人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物资与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技术创新与工艺升级的驱动管理等关键要素。

成本目标的战略规划需基于详尽的市场分析与项目评估,确保目标的设定既符合市场导向又具备内部可达成性。人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需通过人力资源效能的提升、工时管理的优化等手段,实现成本的有效管控与效益的最大化。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强调通过人才盘点、能力评估与岗位匹配等策略,提升团队的整体效能与竞争力。物资与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需从采购策略的优化、库存管理的精益化、使用效率的提升及报废处理的合规性等多个层面入手,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成本的有效控制。技术创新与工艺升级的驱动管理旨在通过引入先进技术与工艺,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与效率的提升,进而实现成本的显著降低与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三)做好原材料和设备的管理工作

在施工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需深入强化原材料及施工设备的采购管理、使用监控、回收利用及维护保养等各个环节的流程管控。首先,应构建完善的原材料采购管理系统,详尽记录采购活动的实施时间、数量规模、供应商资质审核、质量验收报告等关键信息,确保采购流程的透明度与可追溯性。

在原材料使用方面,需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精准追踪并记录原材料的使用量、应用场景、责任人员及具体用途,有效遏制材料冗余采购、无序消耗及重复利用不足等问题。

针对施工设备的管理,需建立健全设备档案管理体系,详尽收录设备的购置日期、型号规格、技术性能、生产厂家等核心信息,保障设备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同时,加强对设备使用状态的实时监控,涵盖使用时长、运行状态、操作人员资质及维护保养日志等,以便于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隐患,优化维修策略,延长设备服役周期,缩减维修成本支出。

此外,还需积极探索并实践原材料与设备的回收再利用机制,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旧材料进行科学分类与回收处理,对具备再利用价值的设备进行修复与性能恢复,以减少资源浪费,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

基于施工项目的独特性与实际情境,需系统性地规划并设定成本控制目标架构。首要任务是确立具备长远视野的成本控制战略总目标,以此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的宏观指导与根本遵循。需紧密结合施工进程的实际情况与阶段性特征,将成本控制战略总目标细化为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本控制分目标,覆盖施工项目的各个阶段与关键环节。

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能够在工程项目面临变更或调整时,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灵活调整资源配置策略,有效应对成本变动风险,最大限度地遏制资金的无谓流失。在此过程中,需借助精确的成本预测技术与动态调整手段,确保成本控制目标与项目实际情况保持高度一致,为项目的平稳推进与成本效益的最大化提供坚实支撑。

此外,成本控制目标架构的构建还需充分考量项目质量、进度、安全等其他核心管理要素,实现成本控制与其他管理目标的协同优化,确保成本控制工作的实施不会对项目整体质量、进度与安全造成负面影响,推动项目在成本、质量、进度与安全等多个维度上实现均衡发展。

(五)加强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作为施工企业管理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优化施工组织架构、协调资源配置、规避非理性施工行为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通过构建全面而深入的预算管理体系,企业能够精确控制施工项目的成本开支,有效抑制资金的无谓损耗,显著提升资金的流转效率与利用效能。

具体而言,预算管理体系需贯穿施工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从项目立项决策、设计规划、施工筹备直至施工阶段管理、竣工验收及后期维护等各个环节,均需纳入预算管理的范畴之内。通过制定精细化的预算计划,明确各阶段、各环节的成本预算上限,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提供明确且可量化的基准。

同时,需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监控机制,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时追踪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此外,预算管理还需与施工组织设计、资源优化配置、进度计划管理等专业管理环节紧密衔接,形成协同高效的管理体系。

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及财务资源,确保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与成本的有效控制。同时,加强进度计划管理,确保施工进度的稳步推进,避免因进度延误而引发的成本超支风险。

(六)优化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策划与部署对于施工进度、质量控制及整体项目绩效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必须结合先进的施工理念与高新技术手段,不断深化并优化施工方案的制定过程,力求实现施工方案的创新性与高效性。

在优化施工方案时,需综合考量项目特性、技术要求、资源禀赋及环境约束等多重因素,运用系统工程原理、项目管理理论及价值工程方法,对施工流程、资源配置、作业序列及关键技术节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与优化。通过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高性能材料及智能化设备,推动施工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升级,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显著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水平。

同时,注重施工方案的灵活性与可调整性,构建施工方案的动态评估与迭代优化机制。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与反馈信息,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优化,确保施工方案能够紧密贴合项目目标与要求,有效应对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变更需求。

此外,还需加强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与专业培训,确保施工团队能够全面理解并掌握施工方案的核心思想、技术要点及实施要求,提升施工团队的执行力、协同能力与创新能力。

结语:

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繁复性,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全面统筹建设工程的各个维度,加强施工质量监管与进度控制,并不断健全成本管理体系,以确保工程施工成本得到科学合理的管控。通过落实上述策略措施,施工企业能够显著提升成本管理效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最大化实现项目的经济收益,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稳固其竞争优势。在此过程中,施工企业需注重运用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与方法,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计划,并加强对成本控制过程的监督与评估,确保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同时,还需加强与其他相关方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项目成本管理的优化与提升。

猜你喜欢
控制目标成本施工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河南电力(2021年5期)2021-05-29 02:10:00
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全方位管理方法
山东冶金(2019年2期)2019-05-11 09:12:18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8
血糖控制目标应“因人而异”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扶贫村里施工忙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34
基于EON,3ds max和AutoCAD的土方工程施工仿真
电驱动车辆动力学综合控制目标优化研究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