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过程中,预算会计制度能够对其各种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核算与监督,有助于保证财政安全,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境下,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给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也对财务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相关的要求并跟上时代的发展,财务会计工作也需作出相应的完善与优化,从而使预算会计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效能。
随着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与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也应作出相关的反应。积极抓住机会,弥补和纠正过去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能能够得到更好的强化与提升。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实施预算会计制度的相关特点。其次分析了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所起到的作用。再次分析了财务会计中出现的问题与弊端。最后提出了预算会计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策略,以此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一、预算会计制度的特点
(一)资金统一处理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以后,使预算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与强化。首先,对同一个项目所使用的资金在进行核算或总结汇报时采取相同的方式。这种操作可以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管。其次,对行政事业单位运营中所花费的每一笔资金都进行详细的记录,必须保留相应的工作痕迹。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后续预算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准性,而且在后续开展检查工作时,还能够提供相应的支持。
(二)使用双分录
双分录是对权责发生制以及收付实现制两种方式的运用。具体来说,就是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一笔业务如果同时出现了收入、支出和资产负债的情况,面对这种现象就需要采取双分录展开核算工作。双分录能够使核算范围逐渐扩大。一方面能够使获得的财务信息更加准确,为预算会计核算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还可以满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预算管理的相关需求,为相关单位的领导作出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
(三)时间跨度较大
过去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预算会计核算工作时,很有可能会出现十几年前的资金问题,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妥善的处理并全部记录下来。在过去的预算会计制度下,这笔资金的核算难度非常大,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以后,对这种时间跨度较大的资金也可以进行相应的核算,而且极大地降低了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有效保证了预算会计核算结果的精准性。
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
第一,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制度更加完善,确保单位财务会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能够按照相关的流程制度执行,进一步保证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合规性。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完善了预算编制、执行以及监督等机制,从而使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第二,这项改革能够对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实施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各个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更加透明。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违规操作的发生,也提升了单位的风险管理水平。
(二)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首先,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以后,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全面地统计自己运营过程中各种经济项目的具体情况,为资源配置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其次,积极开展预算会计核算工作,使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资金流动的情况,更加科学地优化财务资源,提升资源的利用率。最后,通过开展预算会计核算工作,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资源在各个部门中的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在会计预算制度未改革之前,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核算工作只针对单位的具体收支,基本上不重视其他与资金有关的活动。但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以后,财务会计工作与预算会计之间的沟通越来越紧密。同时,使得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三)进一步提升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透明度
第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正在实施执行预算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此背景下,想要对预算编制、执行都进行全面的管控,行政事业单位不得不依赖预算会计工作。而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需要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不仅要明确自身的财务状况,而且要清楚地了解各项资金的流向。第二,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健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使相关的信息更加透明。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以后,行政事业单位不仅要完善相关信息披露制度,而且还需要建立与之相符合的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等制度,并且及时地披露相关的信息。这样才能使公众更加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财政状况,从而提高其信誉和声誉。
三、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不足
(一)固定资产核算存在问题
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与运营的过程中,固定资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单位内部所占的比例还比较大。但是,此方面的监管却存在诸多问题。随着新的预算会计制度的实施和推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逐渐被披露出来。如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与管理的过程中,会采用实提折旧模式。但是,现阶段有些财务人员的思想观念还没有改变。在实际操作中,某些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当期成本,并在后续的折旧环节中按照实际价值重新确定折扣比率。这无疑增加了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难度。因此,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要及时改变陈旧的观念,时刻关注最新的政策和信息。否则,就可能引发固定资产核算不当的问题。
(二)信息化水平较低
随着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与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更好地适应相关工作的需求,需要积极地引入信息化技术,提高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信息化水平。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虽然传统手动核算方式已经被计算机全面取代,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信息化水平依然比较低。首先,相关软件没有及时更新,也没有积极地引入新的技术。实现财务智能化仍需要较长时间。其次,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所储存的数据并不一定安全,相关的网络防护措施存在较大漏洞,财务会计工作中一些重要的信息和数据随时面临着丢失或泄露的风险。
(三)预算会计监管不足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时,对预算会计信息并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存在风险隐患。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为了保证某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都必须对原始凭证进行严格的审查。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并不会直接参与单位的业务活动,在对相关的票据进行审查时,只能依据业务人员提供的情况以及自己的工作经验判断。这就导致某些票据在报销上会存在操作空间。而且,在具体的预算会计核算工作中,只要相关人员所提供的报销票据完整、手续符合流程,而且符合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就可以直接报销。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挪用公款以及弄虚作假的风险,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资源浪费。
四、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具体应对策略
(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采购制度
第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要根据相关的制度和规定,将行政事业单位所有的固定资产纳入预算会计核算之中。在开展预算会计工作时,如果有些资产属于拆分购买,就要进行整体核算。但是,一些特殊的固定资产则需要特殊的核算方法。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持续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通过积极引入大数据技术或云技术,打造与之相对应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或网站,将全部的固定资产信息上传,全面了解固定资产的每一项信息。除此以外,管理固定资产时,还要重视相关报表的编制。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以后,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根据新要求和新内容重新编制固定资产报表。这项工作的目的是对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进行重新确认、抵销,并且将相关的内容明确披露出来。这样既能够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也可以展现单位预算会计工作的透明性与公正性。
第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采购制度。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相关人员需要按照制定好的预算计划对已经采购的物品进行严格审核。审核完成后,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招投标工作。并且完善与健全与此有关的制度和流程,从而对采购行为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督与管控。其次,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物资采购,所需的资金是由财政部门调配的。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采购和付款是两个不同部门的职责。在此过程中,一旦出现管理不严格的现象,就很容易出现随意开支的问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预算会计体系,从而对相关的经费进行有效配置。同时,建立相应的支付平台,使预算资金与采购情况始终保持一致。
(二)建立预算会计信息化制度
第一,积极发挥当前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式的优势,大力支持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工作,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制度的效果和质量。第二,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强化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并且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及时获取业务部门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还要对财务数据展开深入的分析,从而更好地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第三,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通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财务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预测,并提前做好应对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防控能力。
(三)强化预算会计监管力度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时,要对相关的资金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以此保证资金流动的合规性。在具体操作中,相关部门要对预算执行情况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详细分析和评估每一笔预算的支出。保证资金支出的必要性和合理化。第二,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资金应用情况进行全面监管。目前,财务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因此,在开展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时,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积极使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对相关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且还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强化了单位的财务管理,而且优化了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了单位财务会计的透明度。但是,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固定资产管理不严格、信息化水平较低、预算会计监管不足等,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相关人员要科学地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如此才能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更加顺畅,从而更好地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