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赁企业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

2025-02-19 00:00:00刘锦英
今日财富 2025年3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房屋资金

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部分。高质量的预算管理可帮助企业减少成本支出,保障其经济利益。本文围绕房屋租赁企业分析了预算管理的现状,指出沟通不到位、资金管理力度不足、管理机制缺失等多项问题。提出了加强部门协作、强化资金管理、完善管理机制等针对性建议,为房屋租赁企业的预算管理提供合理参考,以期提高预算管理效果。

房屋租赁企业面临的市场经济形势越来越严峻,若想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可通过开展高质高效的预算管理提升内控水平,保障财务安全。作为企业,应该深入预算管理之中了解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多方面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应对方案,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促进房屋租赁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一、房屋租赁企业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一)各部门沟通协作不到位

房屋租赁企业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需要各部门相互沟通、积极配合,以便预算编制、执行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其积极作用。但是,部分房屋租赁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认知偏差,其内部管理层及大多数员工认为预算管理属于财务部门的工作范畴,应该由财务部门负责。因此,企业各业务部门更加重视本部门的工作,对于预算管理的关注相对较少,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不高。配合度不足,容易影响预算执行效果,降低预算管理质量。另外,有些房屋租赁企业的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导致双方之间信息沟通不畅,以至于预算编制缺少充足的参考依据。编制出的预算方案存在片面性,致使预算执行难以满足企业业务需求。在这一过程中,财务部门无法及时获取业务信息;业务部门也不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双方获取信息较为滞后,从而造成业财部门协作难度高,在预算管理中难以发挥协作效用。这也容易引发预算与实际偏差的问题,影响企业决策管理,甚至会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预算资金控制力度不足

房屋租赁企业开展预算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不同经济活动的成本支出,提高资金利用率,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不过,有些房屋租赁企业缺乏资金管控意识,预算资金把控力度较低,以至于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财务人员对企业经营情况、资金需求等信息了解不足,难以为预算编制提供充足的参考,在设置预算资金上限时,存在过低或过高的情况。一旦执行,就会造成费用不足或浪费现象,可能会因此增加企业经济投入,降低实际经济利益。另外,部分房屋租赁企业存在资金预算标准机制缺失问题,预设预算资金限额缺乏科学性,资金分配缺少规范标准,影响预算资金的合理分配,甚至有可能会引发企业资金风险。具体来说,企业没有预设资金支出上限,直接根据经营需求支出,致使资金支出超出预算范围,资金利用无法最大化,损耗企业更多的经济利益。此外,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预算管理时,没有做到实时关注房屋租赁企业的经营变化情况,很难及时对预算方案进行适时调整,导致预算方案中的资金分配与实际不符,难以满足企业经济活动需求,从而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三)预算管理与业务相脱节

任何企业的预算管理都应与实际业务相结合。基于业财融合开展预算管理,有助于减少企业经营成本,提升其经济效益。然而,部分房屋租赁企业的业财融合意识相对较低,业财一体化建设力度不足,预算管理更是与企业业务活动相脱离,导致预算管理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有些工作人员在落实预算管理时,没有考虑到相关业务活动,不了解业务内容及实际需求,以至于在预算编制中缺少可供参考的数据信息,编制出的预算方案与企业业务需求不相适用,从而降低了业务部门的信任度与认可度,难以鼓励业务部门积极参与、配合预算管理,最终会阻碍预算方案的顺利执行,甚至会影响业务开展。在预算执行中,财务管理人员因业财融合意识不足,很少关注业务开展情况,难以掌握业务的实时信息,致使预算执行与业务需求不对等,无法及时调整预算方案,进而造成预算执行与业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既影响预算管理效果,也降低了经济效益。

(四)预算管理机制存在缺失

房屋租赁企业的租赁业务需投入大量资金,且该类业务的投资收益周期较长。因此,这些企业要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有效的预算管理可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其需要完善的制度指导与规范。就实际来看,部分房屋租赁企业已有的预算管理制度存在机制缺失,没有做到与时俱进。预算管理机制得不到补充或调整,导致现有的管理机制与当下的预算管理不匹配,难以对预算管理工作实施科学规范的指导,从而降低了预算管理的效率及质量。另外,有些房屋租赁企业的预算监管机制存在缺陷,过于重视事后管控处理,缺乏事前、事中的监督管控,难以实现全过程的监管目标,监管效果也无法达到预期,预算管理质量很难提升。此外,企业预算管理制度缺少责任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以至于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出现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的现象。一旦出现预算管理问题,很难在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甚至还存在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降低了预算管理的效率。部分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难以调动,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懈怠行为,容易影响预算管理效率。

二、房屋租赁企业预算管理的针对性对策

(一)强化各部门的沟通协作

房屋租赁企业应意识到业财部门沟通的重要性,并针对以往存在的沟通问题采用适当的措施解决,使各部门之间能即时高效地沟通,从而实现业财信息的互联互通,促使预算管理顺利开展。基于此,房屋租赁企业要构建完善的沟通机制,推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企业可采用实地调查、意见征集等形式,加强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的沟通,双方都能获取良好的反馈,这也可以为预算编制提供参考依据。企业可针对整个预算落实过程,定期组织各部门开展协调会议,鼓励部门人员积极分享预算管控进度,分析预算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还可以利用内部通讯平台共享信息,借此推进预算进度,增强预算效果。

另外,房屋租赁企业还应优化管理组织结构,促使内部全体员工在预算管理中相互协作。企业可划分经营决策层、项目管理层、业务层三层预算管理结构。经营决策层负责协调分配内部各项预算管理任务,评审预算编制方案;项目管理层要细化各部门的预算指标,便于各部门控制财务预算,以便后续顺利达成预算考核目标;业务层属于预算执行层,需将细化后的预算指标下达到多个业务部门,并全面汇总业务部门预算完成情况,从而编制出科学的预算报告,将其提交给上级负责部门审核检验。还要结合上级要求及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下一阶段的预算方案。项目管理层要做到向上反馈,向下传达,借此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保障预算管理落实效果。不同的预算管理结构层应将份内任务落实到位,以便不同部门之间实现预算管理协作,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企业也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结构层信息沟通平台,方便各部门沟通交流,提高信息交流的即时性与可靠性。

(二)加强预算资金管理

房屋租赁企业若想提高预算管理效果,避免资金浪费,就要加大预算资金管理力度,减少资金问题。基于此,房屋租赁企业可针对具体的业务,设立科学的预算定额标准。可鼓励各部门积极参与其中,集思广益,确保设置的定额数值能够满足经济活动需求,同时也能够避免资金过度消耗。另外,企业可提前确立合适的资金预算目标,结合自身财务情况、房屋租赁及经营需求,从销售、成本、利润等角度出发,设立多元化的资金预算目标。然后,要求各部门按照资金预算目标严格把控经济活动。由于预算执行主体不同,所以,企业还应该细化分解各项资金预算目标,并落实到各部门。再由各部门负责协调预算执行任务,合理控制实际销售、成本及利润资金。与此同时,房屋租赁企业可安排专业财务管理人员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监管,结合实际合理调配资金,避免出现预算资金超支或不足现象,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

比如,在编制预算方案时,财务人员需要收集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信息,包括市场行情、价格波动、获取利益、回报周期等,针对这些数据信息展开分析,结合实际,计算出合适的资金投入额度,制定合理的资金预算方案。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要时刻监督经济活动变化情况,实时跟进预算执行进度,对比分析预算方案与经营实情,根据市场情况及经营需求适当调整预算方案,尽可能做到既满足经营需求,也能减少资金支出。若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管理人员就需针对该问题全面分析,提交相关报告,申请更多的预算资金。若是预算资金充足,财务管理人员就要严格把控预算资金申领环节,防止因资金过度投入造成浪费。

(三)预算管理与业务相结合

业财融合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主流趋势。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一环,因此,房屋租赁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时,也应该做到与业务充分融合,使预算管理全面渗透到租赁业务中,发挥出经济管控的实际效用。房屋租赁企业进行预算编制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发展方向、市场定位、租赁业务特点等。在制定预算目标时,要鼓励业务部门积极参与,使其能够充分且深入理解预算背后的业务逻辑,及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实现预算与业务的有机结合,确保预算目标符合实际情况。另外,房屋租赁企业可立足于业财融合信息平台,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系统,融合预算、业务、财务,发挥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功能,助力预算人员获取更加全面真实的业财数据信息。同时,也要选用合适的预算会计工具,准确计算相关数据,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准性。此外,房屋租赁企业还可构建监控预警系统,利用该系统对业务信息、财务信息及预算信息进行全方位监管。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检测业务数据信息,分析预算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信息,提醒财务管理人员快速核查及解决问题。同时,企业也要将预算过程呈现在信息平台上,提高预算管理透明度,增加业务部门的信任度,使其在预算管理中的配合度更高。

(四)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机制

健全的预算管理机制,能够指导、规范企业预算管理工作,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及效果。因此,房屋租赁企业应结合预算管理情况,对已有的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合理优化,补充、改进以往的管理机制,强化预算管理机制的约束力与规范性。

首先,建立预算管理责任机制。房屋租赁企业的预算管理需要全体工作人员参与其中,所以,企业要细化预算管理工作,将细化任务落实到各部门及个人,明确相关预算管理任务的职责与权限。还要要求各部门与个人负责好份内的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就能及时追究负责人的责任,避免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通过实行责任机制,有助于树立企业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各部门及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其次,建立全过程监督机制。企业应该设立监督小组,安排专业财务人员及管理层人员任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预算落实情况。若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汇报,避免产生经营风险。与此同时,企业也要设置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体系,要求预算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监管体系监控预算落实前、中、后全过程。在事前,管理人员要仔细检查预算方案,确认该方案是否与实际相符合。若存在问题,就要优化已有的预算方案,分析预算执行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好应对方案,尽可能地减少预算执行问题;在事中,管理人员既要关注预算执行进度及效果,也要注意租赁业务的变化情况,合理调整预算方案,确保预算执行能达到预期效果。同时,要针对预算问题及时处理;在事后,要做好总结分析,科学应对事后问题。

再次,建立考评机制。房屋租赁企业应加强预算管理考评,而且要注意避免依赖单一的利润考核,应采用多元化的考评方式,综合衡量部门或员工绩效。因此,企业可设立多样化的预算考核指标,从财务、业务、成长等多个维度出发,设置完成度、效益、成本等多个考核指标。在预算执行结束后,企业就可以根据预算考核指标对部门及员工进行全面考核,检验预算完成度,部门或个人在预算管理中的贡献度。在这一过程中,可应用量化打分考评方式,呈现清晰的考评结果。以此为基础,实行相应的奖惩措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最后,建立激励机制。房屋租赁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激励基金,开展评优评先活动,增设合适的奖励,比如奖金、晋升机会等,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积极参与、主动配合预算管理工作,从而提高预算管理效果。

结语: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运行的基础,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有助于维持企业长远稳定运营。房屋租赁企业应该明确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提升内部全体员工的思想认知,全面重视预算管理,并从沟通、融合等角度出发,提出优化预算管理现状的有效措施,从而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房屋资金
UMAMMA历史房屋改造
现代装饰(2020年12期)2021-01-18 05:37:44
房屋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22 03:28:43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转租房屋,出现问题由谁负责?
金桥(2018年2期)2018-12-06 09:30:40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7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9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