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路径探究

2025-02-19 00:00:00张青青
今日财富 2025年3期
关键词:效能资产行政

行政事业单位具有稳定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特点,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推动社会进步发展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职能。为履行好社会服务职能,行政事业单位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以完善各类设备设施。以此为背景,固定资产管理便成了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的重中之重,亟需寻求切实可行的管理举措,规划科学的管理路径用以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为满足社会对不断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基于内控视角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展开分析论述,以期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能,支撑行政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资产流失、资源浪费,以及违规挪用等问题的长期存在均会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造成威胁。唯有借助科学高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举措,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规模呈现出了递增态势,但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却依旧停滞不前。固定资产管理效能低下,使得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风险问题不断加剧。如何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维护固定资产安全已成为行政事业单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下文将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以及应对策略展开具体分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优化配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

当前,尽管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均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制定、提出了多项指导细则,但固定资产配置效能低下的问题仍未能得到切实解决,没有达到行政事业单位的预期管理目标。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配置固定资产时,并未综合考量资产存量、分配标准、绩效目标等维度,导致固定资产分配不合理。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极为重要。

(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风险防控

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落实好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对管理要求进行细化、明确,不仅有助于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能,也能切实发挥保障固定资产安全完整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如若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必然会加剧风险隐患。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流于表面未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进而导致固定资产流失或滥用,加剧了固定资产的损毁消耗,从而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因此,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力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至关重要。不仅如此,为维护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形象,提升事业单位服务效率,也有必要将固定资产管理置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位置。

(三)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履行社会职能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提供专业性服务的社会组织,肩负着服务公众、社会管理、人才培养等社会职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成就、贡献极为突出。行政事业单位若想履行好职能义务,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力度是必然之举。同时,落实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是行政事业单位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高效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必然能够起到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履职能力的作用。优化配置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节约行政事业运作发展所需的成本。

二、内部控制制度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运用

(一)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的应用

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重要的经济来源。因此,固定资产购置环节也同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固定资产购置不仅满足了行政单位履行社会职能所提出的需求和目标,同时也为行政事业单位拓宽职能范畴打好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为顺应科学技术发展进程应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必须购置先进的设备技术等固定资产,确保自身能够同时代发展保持同频。内部控制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的应用至关重要。通过建立健全固定资产采购制度,对采购流程、责任分工以及职能权限进行细化、明确,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活动合法合规。对于超出固定资产购置预算的事项,需要严格遵循固定资产采购制度,报请管理层批准同意,以此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合理利用。不仅如此,为杜绝滥用职权,降低固定资产购置的风险隐患,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制定多级审批制度,从根本上杜绝徇私舞弊等乱象的产生。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建立资产台账。通过定期对比企业固定资产与资产台账,能够及时解决账实不符问题,避免因资产管理漏洞未被及时发现导致的危机、隐患。另外,定期对资产展开清查盘点也有利于发现未及时登记在册的资产。同时,修改记录错误的资产事项,可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精准度。

(二)在固定资产使用和维护中的实践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数目繁多、类型多样以及基数较大。固定资产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与维护成本,均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息息相关。通过建立健全权限制度,能够规避资产滥用。与此同时,划分相关责任人以及管理人员的职能权限,也有助于推动管理人员履行自身职能、义务。还应依据种类形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类别划分,以此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助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实现精细化、规范化。通过加大内部控制力度,制定详尽的维护计划,能够确保固定资产的检查、保养以及维修工作落实到位,进而提高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确保其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助力。为了管理固定资产,可借助标识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确保出现问题的固定资产能够被跟踪、处理。在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同时,避免因出现管理错误或混淆对固定资产管理效能造成不利影响。

(三)在固定资产处置和报废中的作用

固定资产处理报废的意义在于通过及时处置已达报废状态的固定资产,减少不必要的固定资产维修以及养护费用。在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运营成本的同时,通过报废鉴定也能够精准找出存在风险隐患的固定资产,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以维护固定资产安全为目的,消除风险隐患。与此同时,也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处理固定资产或执行报废程序时能够更加规范合理。从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避免固定资产浪费,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风险。同时,也能够优化固定资产结构,杜绝因固定资产采购、使用、处置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固定资产流失问题,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能够作为为百姓谋福祉,为社会谋发展的资源。

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重视不足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所关注的固定资产管控要点在于固定资产的购买与补充,未能对固定资产管理给予高度重视。既未能登记在册,同时也未由专人保养维修,部分已经出现损坏的固定资产由于维修养护不及时,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进行维修,甚至需要重新购置,造成了政府资金的大量流失。究其原因,就是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重视不足,未能将固定资产管理同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有效性

受不盈利的特殊性质限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管控的重视程度不高。因此,并未构建起用于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此一来,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就缺少有力的依据以及规范的管理流程。如果没有及时将购置的固定资产登记入册,或未能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均会加大固定资产出现漏洞、隐患的概率,甚至会诱发更大的财务风险,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监督不力

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现象是削弱行政事业单位效能的关键问题。账实不符不仅会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出现混乱,还会阻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不力,购置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登记在册,同时对于已经报废、销毁的固定资产也没有体现在资产账目中。加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定期开展固定资产核对盘点工作,对固定资产疏于管理。由于固定资产账目过于混乱,导致部分固定资产的实际去向不明。如若出现丢失或挪用等情况也无法对相关责任人问责,久而久之就会引发更多资产丢失,形成难以规避的资产风险。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未能形成协同合作的沟通机制,也是削弱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力量的原因。

(四)信息系统不健全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规模日益壮大,行政事业单位所面临的资产管理难度也与日俱增。传统的管理方法不能满足当前发展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所需。目前,依托信息化技术建立起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行政事业单位仍属少数。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仍旧沿用传统的纸质档案或电子表格等管理手段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效能不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信息系统,可由于落实管理细则落实不严格,进而导致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形同虚设。

四、基于内控视角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提升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是提高单位内部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树立固定资产管理意识,用以支撑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为调动职工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积极性,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将固定资产管理效能作为考查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要依据,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深刻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助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二)增加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效性

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讲,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尤为重要。健全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能够精确划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所涉及的流程、环节以及权属、责任,界定各类固定资产的养护、维修、使用等责任权限,确保相关职能部门均能很好地配合管理部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同时,也能保证固定资产采购、使用、处置等管理行为合法合规。

(三)强化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监督力度

强化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监督力度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基本手段。行政事业单位为消除资产管理风险隐患,务必要做好固定资产的清查以及登记工作。通过定期对比固定资产账目以及会计明细账,能够发现账目有出入的问题,以便调查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具体原因,明确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具体原因,从而依据相关制度条例处理符合报废标准的固定资产,或者追究问责相关责任人。以此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同时有助于支撑固定资产维修养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有效利用信息系统

行政事业单位繁多的固定资产信息使管理人员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沿用传统的资产管理方法不仅无益于提高资产管理效能,还会诱发诸多风险隐患。在损耗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的同时,也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为此,行政事业单位有必要构建信息系统,用以支撑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使用频率以及维修养护情况一目了然。既有助于优化固定资产配置,也为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提供了极大便利。相较于以往借助人工方式对固定资产进行手工管控,管理效能得到了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信息管理系统在减轻管理人员工作负担的同时,确保资产管理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并解决,从根本上杜绝固定资产损耗流失的现象,为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虽不以盈利为目的,但资产运营效益也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若想履行好社会职能,首要的前提便是落实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为了解决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务必要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力度,将固定资产管理同自身发展联系起来,借助科学高效的应对举措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切实维护固定资产安全。

猜你喜欢
效能资产行政
行政学人
行政论坛(2022年5期)2022-10-25 04:47:00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34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商周刊(2018年19期)2018-10-26 03:31:24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 05:05:02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车迷(2015年12期)2015-08-23 01:30:48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 05:57:04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