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城市动脉,联系着千家万户和各行各业,是检验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试金石”。
剑南大道锦城大道路口、世纪城南路、金周路与金牛大道交叉路口……2024年10月31日,这些通勤路上的“堵点”“痛点”,以首批63个堵点治理任务清单的形式出现在市民面前,在这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将交通治堵作为民生实事的重要内容,以“科学治堵、高效治堵、开门治堵”的工作思路,通过明确具体措施、完成时限,具体化、清单化、项目化推进交通治堵工作。
自第一批治理任务清单公布以来,成都综合采取优化管理措施、建设工程改造、提升服务水平等多种方式,对一批“投入少、见效快”的交通堵点开展“一点一策”专项治理行动,多措并举畅通市民送学路、通勤路。
时间行至2024年底,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截至2024年12月底,第一批63项堵点治理任务已完成42项,其中精细管理提能类26项、小微整治提能类16项,共退围拆围面积79592平方米、释放车道49条,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26处,点位治理成效显著,道路通行效率稳步提升。相较2024年9月,中心城区拥堵指数从1.38下降至1.31,治理点位周边拥堵指数下降明显,工作日机动车全天运行速度提升约4.3%,其中早高峰运行速度提升约6.7%,交通拥堵状况持续得到缓解。
变化背后,重点在于成都延伸触角、汲取民智、开门问计,致力于将“民生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截至2025年1月2日,已有7万余人次积极参与“开门治堵”金点子征集活动,1000余名市民踊跃发声,贡献多项治理城市拥堵优质建议;另有近6000市民响应“预约通勤”号召,近7000市民主动参加“私家车停驶”活动,通过错峰出行、绿色出行等实际行动助力城市通勤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