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又一岁。天府之国生机盎然,绵绵锦江奔流不息,向前,是唯一的方向。
2024年,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谱写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这一年,中国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乘风破浪,前行的步伐更加坚实。
这一年,四川全省上下团结一心、砥砺奋斗,全力抓机遇、促发展,为全国大局强担当、作贡献。
这一年,成都始终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现代化成都建设行稳致远。
回看2024年,从一个大国的踔厉奋发,到全省上下的迎难而上;从一座城市的拼搏奋进,到每个市民的矢志笃行……都在言说一个朴素的道理:“爱拼才会赢”。
近悦远来的成都,在安逸巴适的背后,更是一座拼搏奋进的创新创造之城。
应对新挑战,攻坚克难地拼;激发新动能,热情似火地拼;拥抱新机遇,乘势而上地拼……奔跑2024,一曲激情澎湃的华彩乐章,见证着城市的拼搏姿态。
谱写激昂磅礴的旋律。一个个守正创新的构想、一个个落地见效的谋划,被深深嵌入城市的发展脉络。
2024 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拉开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神州大地,改革潮起帆劲。
回头望,成都是全国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始终传承创新基因、勇立时代潮头……40 余年来,成都与国家同频共振、与创新同向而行。
向未来,今天的成都,不仅战略位势前所未有,也处在转型发展重要关口。
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立足成都实际、聚焦问题所在,谋划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折不扣抓好改革落实。
突出问题导向谋改革。搭建民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完善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的市场化分担机制等对策;打造科技交易大市场,构建中试、孵化、场景等创新服务体系;构建外籍人士来蓉线上预订、线下支付、离境退税、消费维权、体验评价等全周期服务体系……始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
突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加快发展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重点产业,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深化产业园区综合体制改革,开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发展需求在哪里、改革就指向哪里。
突出以企业、群众、基层所需所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多部门“综合查一次”现场执法模式;全面推行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改革向前、民生向暖。
奏响铿锵有力的节奏。坚持扭住大企业、盯住大行业、做实大产业,成都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
强产业—— 稳步推进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熊猫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开工建设,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 生产线项目半年实现封顶,入选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工业锻出强度,产业跑出速度。
兴园区——坚持“抓产业必须抓园区”的理念,立足资源禀赋找准发力重点,依托特色园区做强产业集群,着眼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完善“3+22+N”园区建设推进机制,“关键在产业、重点抓园区、最终看质效”成为全市上下推动工作的共识。
优环境——铺开“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到11月底,共收集企业诉求2.42万条(含工业类),已办结2.38 万条,办结率98.27%。解决的问题从“一个”到“一类”,受益的企业从“一家”到“一批”。
拓展开放宽广的音域。每一轮改革,总是伴随着新一轮开放;更深层次的开放,总能推动改革向纵深迈进。
以“五大枢纽能力”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成都在更高起点、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高水平开放。
“大通道”释放“大活力”。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班列连通境外城市增至117个,国际班列开行量增长2.7%。国际(地区)定期直飞客货运航线增至73条,稳居中西部城市第1位。
“大流量”带来“大增量”。2024成都世园会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超1000万人次,继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500万人次后,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货邮吞吐量步入“百万吨级航空俱乐部”。
“开放平台”亦是“合作舞台”。成都的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增至113个,出台优化外商投资环境“20 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多家世界500 强企业接连宣布在蓉增资扩产,外贸进出口总量稳居中西部城市第1位……
同唱协调激越的和声。从全局上擘画、在细微处推进,城市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往往始于解决好那些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深入实施,“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统筹落实,成都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28.6万人、增长21.9%,获批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国家试点和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让基层治理更加精准,“智慧蓉城+ 微网实格”线上线下联动治理不断深化,12345亲清在线和市民热线惠企利民平台持续建强,服务满意率达90%以上。
让幸福生活更加可感。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670公里,天府绿道突破9000 公里,公园露营、绿道骑行、文博演艺、体育赛事等为市民提供更丰富的生活方式,连续16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仅是人们对城市当下生活的体验,也涵盖对未来的更多期许,是我们同心同德一起拼出来的。
回首2024年,有很多身影令人难以忘记:那是在实验室里钻研的身影,是在市场大潮里实干的身影,是在一次次走访中奔忙的身影,是基层干部向着承诺奔跑的身影,是施工现场抢抓工时向着发展奔跑的身影……
走过2024年,全市党员干部初心向党,信念弥坚,我们在令人振奋的变化中,感悟到了奋斗、担当、责任的深刻内涵。每个人的记忆深处,过往的一幕幕中,那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总是令我们深深动容。
向2024道一声“再见”,在2025继续奔跑向前!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唯实争先、拼搏奋进,勇毅前行、创新创造,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新征程上跋山涉水,谱写更加嘹亮的发展乐章。
(据《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