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研究生学习期间,冉祥飞和大学同学在温州开启创业之路,创立了“三生无形”设计公司。2013年毕业后,他被景德镇的独特氛围深深吸引,毅然前往。2014年,他在景德镇成立了“一样一生陶瓷工作室”。他回忆道:“最初和朋友来景德镇游玩,便被这里的气息迷住,深深爱上了这里。后来因开发产品频繁往返,索性就定居于此。在我看来,陶瓷是最具中国韵味的材料,我对其传统工艺情有独钟。陶瓷工艺涵盖众多领域,如泥土、釉料、烧成方式、后期装饰技法等,皆可深入探索。在景德镇,完善的产业链为创作提供了强大支持,每个环节都能找到技艺精湛的师傅助力,极为便利。”
目前,冉祥飞运营着3个各具特色的品牌。“一样一生”主打东方韵味的器物,其关键词可概括为东方、诗意与日常,产品以茶器为核心。“若有光”则是与李辉丰先生携手创立,专注于玲珑瓷的日常应用,致力于日用瓷的开发。“DEMMMM”作为2022年新晋品牌,代表着年轻一代的力量与叛逆精神,以超大号水杯为标志产品。尽管这3个品牌的发展方向各异,但它们都秉持同一理念:将陶瓷艺术巧妙地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这与“一样一生”创立时的初衷不谋而合—通过设计价格合理的产品,让大众能够轻松接触并拥有优质陶瓷材料与精湛工艺,实现“一样东西用一辈子”的美好愿景。
设计,在冉祥飞眼中绝非孤立存在,它是一个涵盖诸多要素、需多方协作才能达成的复杂体系。时至今日,在某个特定语境里,设计本身的力量也已经发生了变化。身为陶瓷设计师,冉祥飞当前最想做的事情,便是将那些非标准化的流程与材料逐步规范化,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回顾过往,从踏入这一行起,冉祥飞自己也成长和改变了不少。他笑着说:“时间过得真快,我也在慢慢变老。但我还是一个相对来说的理想主义者,并且希望继续坚持下去。不过,成长远不止于此,在做陶瓷设计时,我从一开始只跟着自己的喜好,到现在能和团队一起理性地解决问题,这一转变恰似岁月给予我的馈赠,让我在不同阶段做出符合当下需求的选择。”
熟悉工艺是基础,陶瓷虽容易上手,但要做好却很难。作为过来人冉祥飞直言:“要成为优秀的陶瓷设计师,首先要从不同角度解读陶瓷,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从大维度反观整个过程。同时,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并且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在设计中,平衡市场需求和个人审美也很重要。很多时候,我会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这件事如果能满足我自己的生活需求,那它要怎么满足别人的需求?这就需要做好市场定位,思考需要调整的地方,寻找让工艺更好、成本更低的方法。市场是由很多个人组成的,所以个人审美和市场需求并不矛盾。比如隐山香器,它的市场反响就很好。从项目开始我就与专业的团队合作,在各个环节都有合理的预算和判断,而且市面上几乎没有同类型产品,所以它注定会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产品。”
当被问及能否从众多陶瓷作品中选出最爱的那个时,冉祥飞笑着回答:“陶瓷的魅力在于,即便你以为自己对其了如指掌,它却总能出其不意地给你带来惊喜或惊吓。要我选出一个难忘的作品,确实很难,因为每一件产品的开发过程都充满了痛苦与快乐。陶瓷从不会完全顺从你的意愿,最终往往是我们在妥协。当然有的时候我也需要跳脱出陶瓷的世界,感受别样的精彩。除了陶瓷设计,我还热衷于家具设计、绿植养护,甚至为自己的植物设计了专属花盆。此外,摄影、唱歌、户外活动也是我的心头好。这些爱好丰富了我的生活,让我可以从不同角度审视生活,也使我能够暂时脱离陶瓷的世界,体验别样的快乐。”
《时尚北京》:您的作品中常带有现代流行的造型和颜色,您是如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融合在一起的?在“追随”与“创造”之间,您有何心得?
冉祥飞:其实可以反过来想想,我们现在眼中的传统工艺,在当时不也是最前沿的现代工艺吗?我们本身就带着当下的审美,去利用一些古老的工艺来实现自己的创意和作品,这本身就是很自然的事。这就是我理解的传承,就像喝水一样自然,不需要刻意为之。这也是我理解的好的设计。以人为本,润物细无声。
《时尚北京》:在当代年轻人眼中,做陶瓷可能被视为一件很传统的事情,您对此有何看法?
冉祥飞:这几年景德镇可是火得不行,如果有机会来这里逛逛,就能看到满大街都是陶瓷体验活动。还有各种亲子活动、教育互动等,热闹得很。而且现在很多人把陶瓷和金属、玻璃等其他工艺结合起来,国内外的艺术家、设计师把陶瓷玩出了各种新花样,特别有活力。所以说,虽然陶瓷生产本身是传统工艺,但现在陶瓷早就不是传统的样子了,它很流行、很时尚、很潮。
《时尚北京》:您认为在全球语境下,中国设计师应如何与世界更好地对话?在设计上,您是如何运用成熟品牌的理念或设计思维来创作出体现和传承中国文化的设计作品的?
冉祥飞:我一直觉得我们只需要认真,诚实地做好自己,就是在与世界对话。现在大家喝茶也喝咖啡,中午吃着西式简餐,晚上涮火锅。快速的信息传播让交流几乎没有壁垒。好的作品和设计,自己就会说话,还会迅速传播开来。当然,这也要求设计师除了设计能力外,还得有传播、推广、运营等多方面的能力。比如我们的若有光直筒杯,就是聚焦景德镇的非遗工艺玲珑瓷,想把这门快被遗忘的工艺推广到更多人家里。从设计之初,我们就做了清晰的定位,把这个杯子作为流量产品进行投放。将工艺做到极致,同时把价格压到最低。希望更多人通过这个产品关注到若有光玲珑瓷这个品牌。事实证明,我们也做到了,产品不仅被顶级博物馆收藏,还和顶奢品牌有了合作定制,这足以证明它的成功。
《时尚北京》:作为2025年设计上海MADE IN JINGDEZHEN特别策划的策展人,您是如何理解这一板块的?您是如何选择2025年的主题的?它将为参观者带来哪些新的思考?
冉祥飞:JDZ就是景德镇的缩写,我们给它做分解。J代表Junction,就是汇聚的意思;D代表Diverse,就是多样性;Z代表Zone,就是区域。我们以“工艺万化”为主题,用万花筒来演绎“遵循与突破”的核心理念,把不同的工艺汇聚起来,用传统工艺展现现代生活场景,给工艺赋予新的场景,给生活注入新的活力。景德镇现在已经不只是陶瓷的代名词了,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这些人个个身怀绝技,他们把景德镇从陶瓷之都变成了一个工艺之都,一个充满理想的地方。但归根结底,工艺是为生活服务的。所以,把工艺融入生活,让工艺走向世界,这就是这个板块想要实现的目标。
《时尚北京》:您认为陶瓷设计领域目前有什么新的趋势?当前客户的需求有哪些特点,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些需求?
冉祥飞:我期待AI和陶瓷技术能有更多实际的结合,也期待陶瓷工艺和其他工艺能碰撞出更多新的可能性。现在客户的需求变化很快,越来越倾向于定制化。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要想办法在不增加成本甚至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满足这些个性化的要求。
《时尚北京》:可否分享一下您目前正在设计的新项目?
冉祥飞:我现在正在做一个陶瓷灯,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已经经历了4年的打样工艺。
《时尚北京》:对未来您有何期许和规划?
冉祥飞:手屋项目正在进行中,这是我们对线下空间的一次全新探索,未来我希望它成为工艺在景德镇的一个新落脚点。
在景德镇的窑火中,冉祥飞用设计诠释生活,以陶瓷对话世界。他的经历还在延续,他的作品也将持续展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