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教你写好植物

2025-01-26 00:00:00谢涛
小读者·爱读写 2025年1期
关键词:夹竹桃茶花季羡林

汪曾祺先生尤爱植物,无论走到哪里,总喜欢随手记录自己遇到的紫穗槐、荷花、车前子等植物。他是如此挚爱这些可爱的精灵,一花一草在他的笔下皆生动形象,摇曳多姿。季羡林先生用一颗温润的心描写夹竹桃、枸杞树、石榴花等植物,草木在他的描绘中如同亲友一般。今天我们就追随他们的笔触,学习他们描写植物的技巧,写一写那些让我们记忆深刻的植物吧!

第一招:细致观察,紧抓特点

写作前要对描写的植物认真细致地观察,这样才能言之有物。当然,观察并不等于单纯地看,而应充分调动五官,可以近看、远看、仰视、俯视,还要用耳朵仔细听一听,用鼻子闻一闻,用手摸一摸,用嘴尝一尝——不过,不能入口的东西禁止品尝。

在视觉上,每一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形态:桑树的枝丫向四面八方伸开;柳树的枝条向下垂;仙人掌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十分倔强……除了外形,植物还有其独特的色彩。虽然大部分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但是花的颜色各不相同:桃花是粉色的,迎春花是黄色的,栀子花是白色的……不止花,植物的茎和根也有颜色。写作时,也可以把这些特点描述出来。

在嗅觉上,不同的植物会散发出不一样的气味,比如:花有花香,果有果香,草有草的味道……每一种味道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在描写有独特味道的植物时,记得要把它的味道写出来。

除了可以通过看和闻的方式捕捉植物的特点,有些植物还有其他特别之处,比如:含羞草一旦被人触碰,就会把叶子收拢起来;捕蝇草能够捕食虫蚁。在正式描写时,除了仔细观察植物,还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增加对植物的了解,这样才能全面细致地将植物刻画出来。

如季羡林先生在《枸杞树》一文中写道:“最惹我注意的,却是靠墙长着的一棵棵枸杞树,已经长得高过了房檐,枝干苍老钩曲像千年的古松,树皮皱着,色是黝黑的,有几处已经开了裂。”

虽然季羡林先生在写枸杞树时用词简练,但是信息量却一点也不少,写了枸杞树的整体外形、枝干的形态、树皮的颜色等。这些就像植物的名片,可以让读者快速对该植物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第二招:有序描写,详尽叙述

在描写植物的时候,还得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写,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更有条理。一般按照时间顺序、生长顺序、空间顺序这三种顺序写植物,或先写植物的样子,再写它的作用。描写植物的特点时,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描写,这样才能把植物写具体,比如:描写叶子的时候,可以写它的形状、颜色及带给人的感受等;描写花的时候,可以描写花的气味、大小、花期、形态、颜色等。描写得越详细,植物的特点越明显,这样更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

如汪曾祺先生在《茶花》一文中写道:“昆明西山华亭寺有一棵大茶花。走进山门,越过站着四大金刚的门道,一抬头便看见通红的一大片。是得抬头的,因为茶花非常高大。华亭寺大雄宝殿前的石坪是很大的,这棵茶花几乎占了石坪的一小半。花皆如汤碗大,一朵一朵,像烧得炽旺的火球。张岱说‘滇茶燔山熠谷’,是一点不错的。据说这棵茶花每年能开三百来朵。满树黑绿肥厚的大叶子衬托着,更显得热闹非常。这才真叫做大红大绿。这样的大红大绿显出一种强壮的生命力。华贵之极,却毫不俗气。”

因为茶花高大,所以作者采用了空间顺序来描写,先“一抬头”,才能看到茶花。“花皆如汤碗大,一朵一朵,像烧得炽旺的火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茶花的形态,很有画面感,将茶花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们在描写植物时,也可以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将植物更加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三招:运用联想,寓情于物

描写植物时,既要写出该植物不同于其他植物的最鲜明、最个性的“形貌”,又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创造出烙印了自己独特思考的“有灵植物”,由此及彼、由小见大地展开联想,发现它的内在美,挖掘它的内涵。你看,季羡林先生笔下的植物就被赋予了灵魂。

如季羡林先生在《夹竹桃》一文中写道:“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季羡林先生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以及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描写了夹竹桃可贵的韧性和迷离动人的花影,充分突显了夹竹桃的内在品质,直接又热烈地表达了内心的感动,字里行间都是喜爱。在老先生的笔下,夹竹桃有了自己独特的灵魂。

我们在具体描写植物时,也应该结合其特征进行合理联想,这样才能使其更有生气。

你看,这样是不是很简单?一旦学会这三招写植物的方法,就能让你笔下的植物跃然纸上,生动形象。

猜你喜欢
夹竹桃茶花季羡林
北怀集(其一)
北京文学(2023年3期)2023-03-13 01:34:00
我的书斋
听雨
我眼中的茶花
夹竹桃下的人
牡丹(2021年11期)2021-07-20 04:25:31
茶花
老友(2020年6期)2020-06-22 13:17:39
美丽的茶花
学生天地(2020年24期)2020-06-09 03:08:56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16
夹竹桃:酷爱“模仿秀”的毒死人
绿色中国(2017年19期)2017-05-25 13:25:14
夹竹桃借微商模式偷渡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