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手术后伤口护理常识

2025-01-24 00:00:00王婷沈姣姣
科学之友 2025年1期
关键词:渗出物体温伤口

常见的伤口护理有哪些

保持伤口清洁

手术后,伤口的清洁和护理对患者至关重要。正确的护理可防止细菌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缩短康复时间。因此,了解正确的伤口清洁方法是必要的。清洁伤口时应遵循医生指导,使用推荐消毒剂。消毒剂温和、无刺激,能够确保伤口清洁安全。先洗净双手,取适量消毒剂涂于棉签或纱布,轻擦伤口周围皮肤,避免过度擦拭或使用过大力量,以防二次伤害。酒精、盐水等液体虽具杀菌作用,但对术后伤口过于刺激,可能引发疼痛或加重炎症,应避免使用。

更换敷料

伤口愈合过程中定期更换伤口敷料是关键,这有助于保持伤口的干燥和清洁,防止感染,促进愈合。患者和家属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更换敷料。更换敷料时,无菌操作至关重要。必须洗手并确保所有物品消毒,以减少细菌和微生物接触伤口的机会,避免二次感染。同时,密切观察伤口情况也很重要。发现敷料上有渗血、渗液或异味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以避免感染恶化。不同类型的伤口需要不同类型的敷料。选择敷料时,应根据伤口具体情况选择,如渗出较多的伤口选择吸收性好的敷料,需要保持湿润环境的伤口选择保湿性好的敷料。正确的敷料选择能更好地满足伤口需求,促进愈合。

避免伤口受压

手术后伤口护理对恢复至关重要,正确的护理能加速愈合并减少并发症。避免伤口受压迫是关键,因为压迫可能阻碍血液循环,导致伤口愈合不良和神经受损。患者在术后应选择适宜的睡姿,如侧卧或仰卧,并避免过度活动。保持伤口清洁干燥也至关重要,要定期更换敷料并避免沾水。遵循医生建议,按时服药以预防感染。

合理饮食

手术后,患者的饮食安排至关重要。医生会给出具体病情和手术类型相应的饮食建议,患者应严格遵守,以促进恢复和伤口愈合。需避免摄入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炸鸡、炸薯条、酒精、咖啡、浓茶等,以免刺激伤口或引发感染。同时,应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鱼、瘦肉、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还需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摄入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观察伤口的方法

观察伤口颜色

手术后,患者和家属应密切观察伤口的颜色变化。正常情况下,伤口周围的皮肤应为粉红色或淡红色,这表示血液循环良好,伤口正在正常愈合。然而,如果伤口出现红肿、发黑或者发紫的现象,这可能意味着伤口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存在感染或坏死的风险。一旦发现这些异常颜色变化,患者和家属应立即通知医生,以便医生能够及时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

观察伤口渗出物

手术后,伤口通常会有一定程度的渗出物,这是身体在清除伤口内的异物和坏死组织。然而,患者和家属需要密切观察渗出物的颜色、量和性质。如果渗出物呈脓性,即呈现黄色、绿色或带有异味,这可能意味着伤口发生了感染。如果渗出物为血性,即呈现鲜红色或暗红色,且量突然增多,这可能是伤口出血的迹象。一旦发现这些异常渗出物,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进行专业处理。

关注伤口疼痛变化

手术后的疼痛是身体的正常反应,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手术类型和部位而异。患者和家属需关注疼痛变化,逐渐减轻是正常现象,但持续加重或剧烈疼痛可能是并发症的信号。伤口感染表现为红肿、疼痛加剧、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向医生反映,可能需进行血液检查、伤口检查和细菌培养等,以确定感染原因并选用合适抗生素治疗。伤口裂开通常由缝合不牢或术后活动过度引起,患者会感到剧烈疼痛并有出血和感染等风险,应立即就医重新缝合并采取预防感染措施。此外,手术后还可能出现神经痛、肌肉疼痛等问题,需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注意体温变化

手术后,患者常有发热现象,这是身体对手术创伤的正常反应。手术是创伤性操作,会导致身体应激反应,包括发热。这种发热通常是低热,体温稍升,但持续时间较短。然而,如果体温持续或突然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如37.5℃以上),可能是伤口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危险信号。伤口感染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引发全身感染,危及生命。因此,术后体温变化应引起足够重视。

患者和家属应定期测量并观察体温变化。测量体温时间应固定,以便对比。发现体温异常升高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及时诊断和治疗。在等待就医过程中,可采取措施缓解症状,如保持安静、多喝水、避免过度劳累等。除了伤口感染,手术后发热还可能与其他并发症有关,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全面考虑各种可能性,确保患者安全健康。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

猜你喜欢
渗出物体温伤口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11-25 14:16:14
基于IHBMO-RF 的眼底硬性渗出物检测①
伤口
青年文摘(2021年17期)2021-12-11 18:23:02
以“生肌三法”为代表的方药对糖尿病足伴慢性疮面作用机制的探讨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结合FCM聚类和边缘感知模型的眼底渗出物检测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彩色眼底图像糖网渗出物的自动检测
光电工程(2016年12期)2017-01-17 05:03:31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晚晴(2016年11期)2016-12-20 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