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庭家电家居一体化设计指南》标准解读

2025-01-23 00:00:00郑远伟孙月营亓新李妍妍居同岭
中国标准化 2025年1期
关键词:标准

摘 要: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下,通过家电家居一体化设计进行居住场景创新成为行业共同发展趋势,但是当前家电、家居和家装产业缺乏有效协同,家电家居融合发展缓慢,存在较多乱象。T/CAS 828—2024《智慧家庭家电家居一体化设计指南》标准的发布旨在解决当前行业难题,为家电家居一体化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和设计方法,推动家电家居行业融合发展,解决消费者在住宅装修和家电选型过程中遇到的痛点和问题。本文就该标准的背景、定位、制定思路和核心指标、主要解决的问题和创新点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和解读,以期对正确理解和执行该标准有所帮助。

关键词:智慧家庭,家电家居一体化,设计指南,标准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5.01.027

1 编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住宅设施设备的发展和消费者居住水平的提高,住宅中的家电品类持续增加,消费者对居住环境的一体化、定制化和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家电家居融合进行居住场景创新成为房地产、家装和家电等行业的共同发展趋势。国家层面也频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构建“大家居”生态体系,倡导新型建筑工业化,推动家电家居一体化发展[1-3]。但是从实践来看,家电家居一体化发展需要协调建筑设计、室内装修、家电、家具等多个产业,现阶段不同产业之间缺乏有效协同,相关标准暂时欠缺,实践缺乏标准指导,家电家居一体化发展不仅速度缓慢,还存在较多行业乱象。例如家装设计师不了解家电,装修阶段对家电水电点位和预留尺寸等设计要素考虑不足,导致装修时出现家电无法顺利安装,或者家电安装后与定制柜体和家具难以协调等问题。

基于以上时代和产业发展背景,为了给家电家居一体化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和设计方法,推动家电家居行业融合发展,解决消费者在住宅装修和家电选型过程中遇到的痛点和问题。中国标准化协会于2024年2月19日,批准发布团体标准T/CAS 828—2024《智慧家庭家电家居一体化设计指南》[4]。

2 标准定位

在此标准制定之前,中国标准化协会已经发布了一些与智慧家庭或一体化设计相关的标准,比较有代表性的标准包括T/CAS 396—2020《智能家居成套定制服务》、T/CAS 453—2020《智慧家庭空间分类及设计导则》、T/CAS 582—2022《住宅厨房整体化设计及设备安装配置要求》和T/CAS 609—2022《家用成套厨房电器零距离平嵌技术规范》等(见表1)。受编制目的、应用范围等因素影响,现有标准部分侧重于强调“智慧”,如智能家居互联(T/CAS396)[5]和智慧家庭场景营造(T/CAS 453)[6-7];部分聚焦单一居住空间(如T/CAS 582)[8]或单一家电设备(如T/CAS 609)[9],且重点在于让家电设备嵌入柜体。尚无标准明确回应什么是“家电家居一体化”,以及如何实现智能家电与家居环境的有机融合,在系统层面让居住环境更加安全、健康、便利和舒适。本标准的出台正是为了填补这一空白。

3 标准内容剖析

标准的编制框架如图1所示。除了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标准内容主要分为3大板块。

在“总体原则”章节,标准从6个方面提出智慧家庭家电家居一体化的核心原则。

(1)场景智慧化:结合智慧家庭的发展趋势,优先选择智能家电和家居设备,合理规划智慧家居场景,在美食烹饪、衣物洗护、睡眠健康、灯光氛围、影音娱乐、空气调节、用水管理等方面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便捷和舒适的智慧居住体验。

(2)设计人性化:深入挖掘消费者的生活需求,从安全、舒适、便利、个性、互动等方面进行人性化设计;在操作简单便捷、使用舒适省力的基本前提下,尊重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规避生活方式差异带来的干扰,尽可能营造出愉悦的家庭氛围;特别关注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群体的居住需求,为其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3)外观整体化:综合户型格局和居住需求,合理规划全屋空气、全屋用水和全屋智能系统,优先选择可以隐藏式安装、嵌入式安装的家电类型,通过协调家电和柜体的外观尺寸,优化水电点位布局,使得家电和家电、家电和柜体、家电和住宅空间能够有机融合,形成外观协调、风格统一的整体,提高空间美感。

(4)结构弹性化:预留足够的弹性,既满足消费者现阶段不同生活情景下的使用要求,也能够应对未来家庭结构和居住需求的变化;考虑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家电技术的革新,为家电设备的升级提供便利。

(5)功能模块化:整合家电设备、柜体与水电管线,通过系统集成形成功能明确、接口规范、尺寸标准的集成模块;在模块内部,通过精细排布功能、合理组织动线,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改善使用体验;在模块之间,通过固化设计经验、简化设计步骤,为家电家居一体化设计提质增效。

(6)家电前置化:对家装设计的流程进行革新,一方面将智慧家居场景规划、家电选型设计等工作前置到装修设计之初,先确定智慧家居场景和家电型号,再进行家装方案设计;另一方面打通家装设计、家电设计和柜体定制的行业壁垒,在方案设计阶段强调跨专业协同,以确保家电家居一体化设计能够实施落地。

明确了总体原则后,标准从两个方面细化进一步提出家电家居一体化的设计方法。一方面是对应总体原则的要求,具体说明主要生活空间的设计导则;二是从设计流程和工具方面指出可行的操作路径。

“设计导则”部分是对前5项总体原则的回应,围绕智慧化、人性化、一体化、弹性化和模块化等主题,标准分别从主要生活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预留、家电选型安装、柜体定制等方面,详细说明家电家居一体化设计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如,“一体化设计”板块首先说明了不同类别家电与家居环境融合的方式方法(例如隐藏式安装、嵌入式安装和放置式安装);强调了隐藏式安装的全屋空气设计、全屋用水设备,宜在住宅户型格局设计阶段进行统筹规划,嵌入式安装的家电则需要选用与柜体常用尺寸匹配的外观尺寸且详细标注;在柜体深度不足、难以满足嵌入式家电安装要求时,可通过设置折线墙、利用不同空间深浅柜体相互咬合等手法,实现家电与柜体外观整齐、风格统一。除了文字表述,资料性附录中还采用图片和图纸列举了餐厨、卫浴、阳台等空间的家电家居一体化设计示例。

“设计流程和工具”部分是对“家电前置化”原则的细化。如图2所示,传统家装设计一般采用从硬装到软装的线性流程,家电选型设计到最后阶段才介入;本标准建议借助BIM、LoT等信息技术,利用数字化设计工具来简化设计流程、优化协作过程,做好硬装设计、前置系统方案设计、柜体定制和家电选型设计等阶段的衔接和协同,让家电设计选型工作融合到装修设计的各个环节。在附录中,标准同样给出了利用数字化设计工具进行家电家居一体化的设计示例。

4 价值和创新点

4.1 创新点和价值

作为行业内首个家电家居一体化设计指南,本标准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打破家装、家居和家电等行业之间的壁垒,从消费者的生活需求和居住场景出发,以智慧化、人性化、一体化和弹性化为目标导向,以模块化为技术支撑,借助数字化设计工具,通过全流程协同,从而实现家电与家居环境的有机融合。概而言之,本标准全方位阐述了家电家居一体化的设计目标、设计方法和技术路径,可以为相关实践提供有利参考。

从政策层面看,标准响应了国家号召,为构筑“大家居”生态体系,提供一站式、一体化、全场景家居消费解决方案提供了标准参照,有利于拉动家电家具消费,推动新型住宅内装工业化发展;从行业层面看,标准迎合了房地产、装修和家电相关企业聚焦场景化革新的需求,为智慧生活新场景的营造提供了方法支持;从消费者层面看,标准提供的设计指导以及流程、工具参照,可以有效解决家装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痛点和问题,切实提高居住品质。

4.2 主要解决问题

本标准的出台可以针对性地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其一,家电选型受限制。在传统装修模式下,家电选型通常是家装的最后一环,在住宅格局和柜体布置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家电设备常因缺乏空间或者水电管路预留不佳而出现“装不下”“装不了”等情况,选型受到很大限制。本标准倡导“家电前置化”的设计原则,提出将智慧家居场景规划、家电选型设计等工作前置到装修设计之初,做到“不定家电不装修”,在家装设计之处就提前预留合适的安装空间和水电条件,还要兼顾当前使用和未来升级的需求。

其二,家电柜体不融合。在传统装修模式下,家电和定制柜体通常由不同企业完成,因为产品外观有差异、安装流程较繁杂,常因为施工误差、沟通不畅等原因,导致家电外观和柜体风格不协调、家居空间利用不充分、施工过程易反复等问题。本标准提出的“外观整体化”和“功能模块化”原则,能够预先整合家电、柜体和水电管路,通过系统集成形成功能明确、接口规范、尺寸标准的家电家居集成模块,不仅充分利用空间、规避施工误差,还能够确保装修结果外观协调、风格统一,有效解决现阶段“装不好”的难题。

其三,前后效果不一致。在装修设计图纸转化落地的过程中,受多类因素影响,可能导致实际完成效果和预期相差甚远,出现“货不对板”的问题,比如施工人员理解存在偏差,施工环节过多层层放大误差等,这些“装不对”的问题严重影响消费体验。本标准提供的设计流程和设计工具指导,可以简化设计流程、优化协作过程,确保消费者“所见即所得”。

5 结 语

从市场层面看,家用电器与家居环境的深度融合及一体化趋势,已经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10]。在2024年度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上,众多知名家电品牌纷纷展示了嵌入式家电产品,这一现象映射出消费者市场对于家电家居一体化定制方案的强烈兴趣与需求。此趋势进一步表明,家电、家具与家装产业之间的传统分界正在逐步模糊,智慧家庭场景的构建正在成为推动家电产品与家居环境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并且这一理念已逐渐演变为行业普遍共识,展示出未来家电家居产品创新的方向。

在这一重要的行业转型节点,T/C A S 82 8—2024《智慧家庭家电家居一体化设计指南》的适时推出与实施,为家电家居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用指导。该指南的出台,不仅为行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了引导和支持,也为解决消费者普遍遭遇的家装难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该设计指南的推广与应用,有望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推动家电家居一体化进程,进而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商务部,等.商务部等13部门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商消费发〔2023〕146号[EB/OL].(2023-07-12)[2024-11-02].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7/content_6892755.htm

[2]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发改就业〔2023〕1019号[EB/OL].(2023-07-20) [2024-11-02].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7/content_6893477.htm

[3]吴勇毅.政策促进家居消费拉动家电,整装消费时代加速来临[J].家用电器,2023(9):82-83.

[4]中国标准化协会.智慧家庭家电家居一体化设计指南:T/CAS 828[S].2024.

[5]中国标准化协会.智能家居成套定制服务规范:T/CAS396[S]. 2020.

[6]中国标准化协会.智慧家庭空间分类及设计导则:T/CAS453[S].2020.

[7]胡亚欣,焦利敏,亓新,等.《智慧家庭空间分类及设计导则》标准解读[J].中国标准化,2021(22):108-111.

[8]中国标准化协会.住宅厨房整体化设计及设备安装配置要求:T/CAS 582[S].2022.

[9]中国标准化协会.家用成套厨房电器零距离平嵌技术规范:T/CAS 609[S].2022.

[10]于璇.趋势四:一体化新趋势,家电家居的融合艺术[J].电器,2024(6):22-23.

作者简介

郑远伟,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居住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的研究。

孙月营,通信作者,本科,工程师,设计研发总监,主要从事智慧家庭居住场景企划和柜电集成模块的研究。

亓新,正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主要从事家电检测、标准化方向的研究。

李妍妍,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智慧家庭居住场景的方案设计研究。

居同岭,硕士,工程师,三翼鸟定制平台总经理,主要从事数字化设计工具的研发和智慧居住场景方向的研究。

(责任编辑:张佩玉)

猜你喜欢
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忠诚的标准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48
标准汇编
上海建材(2019年1期)2019-04-25 06:30:48
美还是丑?
你可能还在被不靠谱的对比度标准忽悠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专用汽车(2016年4期)2016-03-01 04:13:43
2015年9月新到标准清单
标准观察
标准观察
标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