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栋之真假翰林

2025-01-22 00:00:00陈晚龄
新民周刊 2025年3期
关键词:乙未翰林院翰林

晚清民国,书家辈出,清代翰林进士能书善画者不少,光绪乙未进士江国栋就是其中一位。江国栋以行草书法驰名沪上,且书件甚多,受到藏家的追捧。

说起江国栋,在历史上曾有一段真假翰林之说。文史专家郑逸梅的名人逸闻文章,其中谈及江国栋的假翰林一事。文中述说:江国栋民国(1912–1949)期间鬻书沪上,为使生涯大好,就请印家刻了方“乙未翰林”印章。当有人问起他是否翰林时,江国栋便解嘲说:“乙未翰林就是我还不是翰林的意思。”既然江国栋这么在意“翰林”头衔,到底什么是翰林呢?“翰林”是官名,唐玄宗初置翰林待诏,为文学侍从之官,至唐德宗以后,翰林学士职掌为撰拟机要文书。明清则以翰林院为“储才”之地,在科举考试中选拔一部分人才入院为翰林官。清制翰林院以大学士为掌院学士,其下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官。殿试朝考后,新进士之授翰林院庶吉士者,称为“点翰林”。庶吉士在院学习三年期满考试后散馆,优者留院官编修、检讨,其余分别授别官。留院者升迁较速,清代大臣多出于此途,这个机制有点类似于我们大学的培养体系。

知道了江国栋假翰林后,再看一下他的进士是怎么一回事。在《中国古今书画名人大辞典》第103页江国栋的辞条云记曰:江国栋原名江蕴琛,字韵川,号纫轩。广西容县人,光绪二十一年三甲十一名进士。中进士后,意喻国之栋梁,改名江国栋。散官改任知县,官至云南曲靖知府。消亡后,多次游台,书迹颇多。在翻阅了《明清进士提名碑录索引》,“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部分,江国栋名列在第三甲第十一名。在清亡后一直做知府从四品的官,也算不小的官了。

说完了江国栋的身份,下面来说他的书法。其擅行楷,工诗书,著有《东宁酬集》。这件行书立轴距今已一百多年了,设色纸本已泛黄色,所书内容为一首七律的自作诗“事无大小但平心,莫怨艰难自不邻,闲处当须思万类,愁来未可论多辛,年年赏胜作游子,刻刻吟诗省古人”。中锋用笔,行笔流畅,墨色用得也活,且飞白留得佳妙自然,书笔沉浑,既苍老又清润,浓淡干湿恰到好处。他的草法取向,多取孙过庭《书谱》中的飘逸婀娜,弃取孙书中的“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所以看上去温润淳淡。书中翔龙舞凤的婉美,又似乎有“宋四家”草书的影子,丰膄适度,清韵两胜。

江国栋书法作品。

信息

人道君如云里鹤——李健书画篆刻文献研究展

近日,“人道君如云里鹤——李健书画篆刻文献研究展”在松江程十发艺术馆举办。展览以李健与程十发师生二人的艺术思想递传为纽带,共展出相关作品及文献55件(套),皆由李健先生的后裔提供,共分“临川才俊”“书画同体”“诸体皆善”“碑帖兼容”“扇里乾坤”五个板块,其中有很多展品为首次公开展出。

猜你喜欢
乙未翰林院翰林
Valley-dependent transport in a mescoscopic twisted bilayer graphene device
方复 《苏东坡重返翰林院》
陶瓷研究(2019年6期)2019-06-21 09:51:36
铮铮铁骨话沈鹏
从《旧京词林志》看明代南京翰林院地位的下降
乙未短章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49
乙未秋寓洞廊崖
岷峨诗稿(2016年1期)2016-11-26 03:20:44
明代翰林院在高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陳繹爲翰林侍讀學士
“羊”溢新春 起航乙未
中国水利(2015年3期)2015-02-28 15:12:16
乙未大吉
中国农资(2015年7期)2015-02-28 0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