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迎接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春天

2025-01-18 00:00:00钟柏昌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5年1期
关键词:算力普及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正以“指数级”速度演进,站在这一科技革命的浪潮之巅,教育体系如何主动适应与引领未来,已成为全球关注的战略性议题。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正是对这一科技发展趋势和重大教育使命的及时回应。

1.时代使命

首先,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是应对未来挑战的必然选择。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年轻一代具备快速适应变化与开拓新兴领域的能力,教育应通过课程改革和技能培训将人工智能知识融入基础教育体系,为学生打开通向人工智能时代的自由之门。

其次,人工智能教育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的传授,更是素养与思维方式的塑造。工程思维、计算思维、设计思维和系统思维等思维方式是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它们不仅有助于学生解决复杂问题,更推动其适应学习型社会与发展终身学习。

再次,人工智能教育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支柱。中国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必须构建系统化、贯通式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

2.多元并举

为全面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需要构建一个闭环体系,确保人工智能教育改革全流程的有序推进:

一是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应覆盖基础知识、核心技术、创新应用、伦理道德等多个层次,确保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人工智能素养。二是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通过“教-学-评”一体化机制,在保证课时安排的情况下,确保人工智能教育有效开展。三是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一方面,鼓励各地学校与单位积极研发人工智能教学资源,并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开放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展厅等场馆,形成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网络。四是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学校要将现有计算机房、机器人实验室、创客室(空间)等数字化教学场地改造为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室。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也要共同参与区域人工智能体验中心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五是推动规模化教师供给。一方面,通过分层分类培训提升现有教师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鼓励高校、企业中的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并加快高校人工智能教育相关专业的建设。六是组织多样化交流活动。通过多样化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从“普及”走向“拔尖”。

3.直面问题

要避免新瓶装旧酒。目前,虽然部分城市出台了地方性的人工智能教育文件,许多学校开展了校本化的人工智能实践,但相当多的内容停留于编程教育、机器人教育乃至创客教育,存在典型的“新瓶装旧酒”嫌疑。

要审慎对待正向教学。正向教学有两个比较常见的表现:一是项目式学习,对课时和师生能力均有极高要求,因而对课时有限和师资水平薄弱的人工智能教育而言极不友好;二是知识学习导向,在“重基础”“强基础”的理念下忽略了利用人工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因此,以普及教育为目标的人工智能教育更适合采用“逆向教学”理念,鼓励学生从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模型解决问题开始,逐步探索其底层的知识基础、技术路线和思想方法。

要努力做好算力支撑。要让学生能够深度体验数据集准备、模型训练、模型推理、模型部署和优化的完整过程,就离不开算力的支撑。无论是采用智能硬件等边缘计算硬件的算力,还是租赁云服务器的算力,抑或部署本地的低成本算力服务器,都是可行的解决方案。

总之,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培育新质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更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

猜你喜欢
算力普及人工智能
多方求解智能时代算力挑战
新华月报(2024年7期)2024-04-08 02:10:56
这个第二不一般
都市人(2023年11期)2024-01-12 05:55:06
卫星通信在算力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卫星应用(2023年1期)2023-02-21 06:51:50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算力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要生产力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28
2019:人工智能
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 06:59:05
人工智能与就业
IT经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 02:38:24
数读人工智能
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 09:00:59
下一幕,人工智能!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1:29
天文知识普及
视野(2012年2期)2012-07-26 02: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