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

2025-01-17 00:00:00闫宇
中华魂 2025年1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机制农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这是党中央着眼新时代新征程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将为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有力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广袤乡村焕发蓬勃活力。但整体来看,当前我国“三农”发展水平还不高,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农村还是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民持续增收面临不小压力。对标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任务,必须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撑保障,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增强协调性、提高精准性,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方针,健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保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干部配备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要完善财政支持体制机制,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机制,提高资金投入效益。健全普惠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完善金融服务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农村产业振兴。完善社会资本参与机制,有序规范社会资本投资行为。健全乡村人才工作机制,完善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机制,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培育休闲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延伸农业价值链、利益链,确保农民收益稳定性与可持续性。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设施农业,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建立中央与地方分工负责的农业保险体系,优化补贴方式,健全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范围,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健全农业大灾风险防范机制。

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粮食价格事关种粮农民切身利益,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调控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防止“谷贱伤农”。提高农民种粮补贴标准,增强补贴政策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稳定种粮农民收益预期,让农民种粮有钱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要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延伸农业产业链。“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农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系,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升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破解“谁来种地”的问题。

九江刘瑞村新貌 沈海滨 摄

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近年来,各地政府在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分类指导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发展、稳定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等方面开展大量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卓有成效。但应该看到,脱贫人口中的大部分仍然处于边缘状态,包括非脱贫地区的低收入人口,都有返贫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推广使用大数据预测预警手段;进一步提升监测的及时性、帮扶的准确性。大力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吸收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尤其是脱贫户和低收入户劳动力,引导推动更多资源聚集到增强他们的内生发展动力方面;对欠发达地区实施分类帮扶,继续推进消费扶贫和对口支援,加大对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用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使脱贫农民和低收入人口得到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对于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管理权、使用权要落实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其保值增值并长期发挥作用。

健全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促进机制。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解决当前农业经营效益低、农民增收致富难、乡村建设发展滞后等问题,都要求加快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开发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充分挖掘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出发点是要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要健全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机制,形成企业和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让农民通过发展产业、转移就业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机制。现阶段城乡差距大,最直观的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大。要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长效机制。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建设、运行管护机制。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加快补上农村饮水、道路、住房安全等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提高农村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优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布局,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由注重机构行政区域覆盖向注重常住人口服务覆盖转变。要持续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和制度并轨。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机制农民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3:06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2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2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