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起初不受君主重用,但转投另一个势力后就被委以重任并扬名天下。楚汉争霸时期的韩信就是这么一个例子,当年他在项羽手下只是负责管理兵器的小官,而且经常受到楚兵的欺负。后来萧何发现了他的才华,把他推荐给刘邦,刘邦与他交谈后也很赏识他,遂拜他为将。后来韩信终于帮刘邦剿灭项羽,成为开国功臣,受到世人的尊敬。
三国时期还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个被曹操丢弃的小兵后来却成为他的劲敌,这个人就是王平。王平原在曹营当差,由于没有任何背景,只能做最基层的士兵。但王平不甘于此,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当上大将军,于是刻苦训练,希望能在战场上获得功勋,从此改变一家人的命运。
在汉中之战时,曹操亲率大军进攻刘备。诸葛亮派赵云负责截取曹营的粮草,但所带兵力较少,只能智取,结果在营救黄忠的路上被曹军发现。赵云集中生智,让众将士击鼓,做出准备进攻的架势。曹操过于谨慎,以为真有埋伏,不敢轻易攻打,准备退军。正在他退兵之时,赵云又指挥军队狠狠地打了他个措手不及。
曹操兵败逃亡,很多来不及撤退的士兵被他遗弃,其中就有王平。王平还在发愣时,蜀军已经杀到眼前。他下意识地举刀阻拦,并跟对方说:“我熟悉汉中地形,我可以投诚。”于是,蜀军把他绑回大营,在确定他是真的投降之后收留了他,从此王平走上另一条道路。
当时刘备让魏延驻防汉中,魏延夸下海口说无论曹魏派来多少将士都能把他们阻挡在外,于是发动全军寻找熟悉汉中地形的人才,这时王平毛遂自荐,他从小就生长在这里,没人比他更熟悉这里的地形。魏延通过王平的描述成功地在汉中布防,王平也因此功绩被升为什长。此后曹魏多次派大军进攻汉中,都因魏延因地制宜的完美布防而被击退。王平接着升任偏将,开始进入诸葛亮的视线。
后来诸葛亮北伐时特意派王平配合马谡镇守街亭,当时王平建议马谡坚守阵地而不是私自上山,但这个建议被马谡否决了。马谡兵败,诸葛亮不仅没有怪罪王平,还认为他很有眼力,提拔他接替马谡的职位。
魏延死后,王平接替他作为汉中太守,在他担任汉中太守的数十年里,汉中固若金汤。曹爽多次派数十万大军前来进攻,都被王平轻松化解,汉中成为蜀国北面最坚固的屏障。王平凭借一己之力对抗曹魏数十年,可以说是改变三国历史走向的一个重要人物。可谁能想到,他当年居然被曹操遗弃在战场上,这是不是很讽刺呢?
(摘自《百家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