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着图书打转了多年的赵健,始终坚信图书的力量,他从不认为出版是夕阳行业。
对读书博主赵健来说,2024年是尤为忙碌的一年。
一方面,他的视频号“赵健的读书日记”“赵健小书房”全年累计直播带货GMV(商品交易总额)达到2亿元,其中图书约占一半。这一年,他开设了辽宁美术出版社专场、岳麓书社专场、凤凰出版集团专场、安徽出版集团专场等多场专场直播,带动了如《黄帝内经》《古文观止》《梅毅说中国史》《最美红楼梦》等图书的销售。另一方面,赵健成立的图书公司也已步入正轨,团队人员迅速扩张,现有员工近100人。
赵健的视频号运营之路,走得并非一帆风顺。2022年初,他开始在视频号更新读书视频,他和爱人两个人一起负责拍摄、剪辑、文案等所有工作,忙活了半年,效果始终不太好。
一直到7个月后,因为一条题为《潘玉良:一代画魂的传奇》的短视频,赵健的视频号首次迎来了点击破万的成绩,这条视频直接带动《画魂:潘玉良传》加印4次,印数超2万册。没多久,他的视频号粉丝突破了1万人。他用了一年时间,就将视频号的累计销售码洋做到5000万元以上。
赵健的视频号一直以推荐冷门的艺术类、历史类老书为主。对此,他表示:“我们不是要给好卖的书锦上添花,我有一种要为图书雪中送炭的使命感,我很想挖掘一些出版社编辑都没有关注的书,或者是他们早就忘掉的书。”
之所以选择这一类型的书,赵健觉得,现在以自己的流量,卖什么都会有人买。因此,一旦他选择把流量放在小众书身上,是能让出版社感受到信心的。
赵健和众多出版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他时常向出版机构要来库存书单,从中寻找内容好、品质佳的书,然后联系编辑,建议他们盘活这些书或再版。有时,他也会为一些图书额外定制内容,比如在原图书产品的基础上,加入他解读图书的音频、视频或新媒体课程,增加产品的稀缺性。
慢慢地,赵健不满足于只卖合作机构的书,自己拉起团队开始做起书来。2023年1月,赵健成立了自己的图书公司和图书品牌。其推出的第一本书《芥子园画传》,印量只有1000册,但很快就全部卖光。至今赵健的公司已经出了30余本书,其中卖得最好的《最美中国画》,定价1298元,销量突破5万册。
2024年3月,赵健团队租下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的一整层作为新的办公场地。
赵健的出版事业在这一年中迅猛扩张,其业务早就突破了做书的范围,开印刷厂、合作源头工厂、做中盘、建立新媒体销售矩阵……在赵健的规划中,他将构建一个以产品为核心而非以他个人销售能力为核心的、覆盖上下游的文化企业。
从无人问津到成为视频号平台的头部达人,赵健比谁都明白流量的力量,但他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现在做的短视频或者直播,不管有多少流量,几年之后回过头来看,就像我们现在看以前的报纸一样——没有意义。这种流量是暂时的。”
截至2024年12月,赵健的视频号粉丝累计超310万。能为好书寻得好的归宿,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让更多人因为他的推荐而静下心来阅读一本书,这就是他长期坚持在视频号荐书的动力之一。
2024年,赵健还出版了两本个人作品《沿着古诗词壮游中国》《如花在野,温柔热烈》,这两本书是2024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海书展、南国书香节的推荐好书。
“2024书业年度致敬”将年度新媒体荣誉称号授予“赵健的读书日记”。
前书店店主、博主、荐书人、作者……围着图书打转了多年的赵健始终坚信图书的力量,他也从不认为出版是夕阳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