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市场在海外不确定性因素压力下,可能继续震荡。但未来降准降息、财政刺激等将逐步落地形成催化,且M1/PMI等企业盈利先行指标也已经有所改善,2025年二三季度上市公司盈利或能出现明显改善,ETF布局可以关注“宽基+行业主题”组合。
2024年A股主要指数整体收涨,上证综指上涨12.67%,收于3351点。随着9月底以来一系列政策密集发力,以及海外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A股市场情绪转向积极,四季度科技、红利等风格均有所表现,带动指数行情回暖。展望2025年,宏观环境仍将会有较大变化。1月下旬特朗普将正式就职,预计新一届美国政府将推出国内减税、对外加征关税等政策,对通胀和全球贸易产生负面影响。从时间点来看,预计上半年特朗普内阁团队将全面就位,关税消息可能会对A股表现产生扰动。
此外,当前美国经济保持韧性,消费支出强劲,但制造业、房地产市场放缓。美联储在2024年12月的议息会议降息25BP,但政策指引相对偏鹰派,点阵图中位数显示,2025年降息幅度由100BP大幅降至50BP,2026和2027年利率中枢上升,通胀和就业仍然是重要考量因素,1月议息会议美联储大概率将暂停降息。
从国内来看,市场主线有望从政策催化转向基本面拐点。2024年12月重要会议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短期看降准降息有望率先落地。3月的全国两会有望明确财政政策的具体信息,新一轮增量政策或将支持经济数据企稳回升,改善市场信心。
2024年11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7.3%,降幅较10月收窄2.7个百分点;12月制造业PMI录得50.1%,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近五年同期水平,保持扩张态势。12月新订单指数带动PMI上升0.06个百分点,显示内需延续向好趋势。
市场震荡期,红利风格容易受到资金青睐。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走低,当前已正式迈入“1”时代。在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资产的股息收益相对稳定且较高。以上证国企红利指数为例,当前其股息率在5%左右,使得红利资产成为部分资金寻求较高性价比的投资选择之一。
同时,2024年上市公司中期分红的数量明显提升。六大国有行股权登记日/股息派发时间基本集中在2025年1月,未来分红落地也会吸引部分资金配置。近年来监管持续引导优化A股上市公司分红水平,部分公司中期分红比例较2023年全年分红略有提升。
2024年12月17日,国资委出台《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从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投资者回报、股票回购增持等六方面改进和加强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
截至12月31日,上证国企红利指数和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市净率分别为0.78、0.57,指数央国企成份股有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可以考虑配置红利国企ETF、红利港股ETF来应对震荡市行情。
后续随政策发力、经济基本面企稳,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后,AI或仍为全年重要主线,且2025年或迎来应用端渗透率的快速提升。1月7-10日,2025年CES全球消费电子展将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届时全球消费类电子、智能家居、汽车等领域的优秀企业将展示跨越垂直领域的革命性产品。
人工智能在CES 2025展会中将继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次大会众多科技硬件、智能出行等品牌将带来AI加持下的创新产品,预计PC、眼镜、XR、机器人、汽车等各种终端的AI产品将集中发布。此外英伟达将发布全新一代消费级显卡GeForce RTX 5000系列,新一代显卡预计将对高性能游戏和AI应用产生重要影响,可以关注消电ETF、游戏ETF等。
算力侧科技巨头仍在持续加码,尤其2025年国内BAT、字节、小米等算力投入会明显增长。近期英伟达初定了GB300订单的配置情况,合作伙伴已进入GB300研发设计阶段,产品有望在3月的年度GTC大会上发布。长期来看数据中心算力需求依然高度景气,可以持续逢低关注通信ETF、芯片ETF的投资机会。
(作者系某公募指数投资总监。文中基金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