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体育领域中所应用的运动器材越来越多元化,运动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进步。功能性器材由于具备鲜明的训练优势,在众多器材中脱颖而出,且已逐步应用于健美操的常规训练之中。事实上,功能性器材是正确并强化应用器材的独有功能,这对于提升专项竞技运动员自身的运动能力极为重要。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首先分别阐明了功能性训练与健美操训练的特征;其次分析现阶段我国健美操训练课程的具体状况;最后联系实际提出了功能性器材在健美操训练中的具体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功能性器材" 健美操训练" 协调性训练" 训练课程
中图分类号:G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25)-01-151-3-ZQ
前言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使用功能性器材的训练能够将运动的全面性与自然性展现出来,其整体虽然简约但不简单,涵盖着极为丰厚的实用性与挑战性。鉴于此,在健美操训练中应用功能性器材能够深化锻炼运动者全身的平衡性、协调性以及技巧性。在未来高新科技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功能性器材训练将会凭借其持久、良性以及健康的运动训练特色发展成为健美操训练中最为常见的途径、最重要的方法。
1、功能性训练与健美操训练的特征
1.1、功能性训练的特征
所谓功能性训练主要指的是能够在训练中以灵活、自如的方式应用身体各项功能的方式,对于提升体能、力量、灵敏度等方面至关重要,相比于传统的力量型训练,应用功能性器材的锻炼会更为侧重动作的精准度与整体的协调性,与接受训练者的生活习惯、运动模式更为贴合。功能性器材的训练对于人体自身如屈伸、下蹲、推拉、转体等一系列复杂动作的依赖性更强,且该类动作会频繁地出现在运动竞赛、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参与功能性训练的人员应该从多角度、多场景中落实训练任务,才能够同时提升自身的训练适应性与运动技能,促使自身能够在多种环境与情况下将自身肌肉群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不仅如此,将功能性器材应用在体育训练之中的核心是持续性提升身体稳定性。而核心肌群作为人体力量的源泉,其稳定发展能够促使训练者以更健康、正确的姿势完成训练,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脊柱、内脏的作用,将运动的损伤风险降到最低。对于外部肢体运动来说,不管是力量型还是耐力型,都需要有核心的稳定性与力量作为主要支撑。故而,在训练中应用功能性器材时,训练核心肌肉群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除此之外,在功能性器材的训练工作中,还应该重视训练者自身的特征与运动习惯,联系人体生理结构特征,能够更好地锻炼肌肉神经与相关肌群,从而有效提升训练者的耐力与协调性。
1.2、健美操运动的特征
健美操是一种同时具备综合性、复杂性特征的技能型体育项目,在实际锻炼中,需要训练者具备卓越的身体配合能力与协调能力,且需要运动人员具备极强的身体柔韧性与力量控制能力。不仅如此,任何人在任何形式的运动训练中都存在一定的危险,运动者在接受健美操运动的训练中,需要同时接受专业人员的保护与帮助,切勿因为盲目自信而进行违规训练。
技能虽然一直被视为健美操运动中的主导要素,但是,如果在后续的发展中追求尽善尽美,便需要训练者拥有强大的体能。所以,训练者在常规训练中应该提高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为自身以更完美的状态完成健美操运动提供充足的体能保证。
2、现阶段我国健美操课程的教学状况
结合调研了解到,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综合国力的提升,虽然越来越多的院校加入了重视并强化体育项目竞技水平的行列,但是,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可以发现其中依然潜在众多棘手问题,无论是教学大纲还是教学内容中都存在漏洞,主要表现为:
首先,滞后性。在现阶段的校园体育教学课堂中所开展的健美操训练之中,很多教师都在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时代的发展方向偏离,且选用的教学方式也过于落后,整体的趣味性与实用性不足,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学习的学习积极性整体偏低,如此便会导致教学状态难以提升,自然会制约健美操课程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目前,在健美操运动中,很多院校都不具备充足、完备的硬件设施,其中最为明显的有设施种类少、使用年限久远等问题。此外,学校中任教健美操训练的教师大多是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师,虽然同属于体育领域,但是,究其根本可以发现大多数的体育教师虽然是体育院校中出色的人才,但是却与健美操专业大相径庭,纵然拥有一定的训练与教学经验,但在实际推进健美操教学与训练任务时,很难达到既定的标准与要求;再次,缺少充盈的理论知识。正如大众所熟知的,健美操训练作为教学项目,其教学导向是技术技能。在具体的教育与训练之中,体育教师大多会忽视健美操的相关理论,导致学生以盲从的状态进行健美操技术、技能等方面的训练,最终严重影响健美操的训练成果;最后,缺少统一明确的教学评价标准。在健美操训练中使用功能性器材时,教师所提出的评价内容大多是主观性的,该种评价方式缺少统一标准,学生也难以在正确的评价中突破自我。
3、功能性器材在健美操训练中的具体应用
3.1、软体哑铃
作为健美操运动中最为常见的功能性器材之一,软体哑铃凭借自身设计的独特性发展成为健美操训练中有效锻炼、强化训练者全身肌肉的理想工具,通过科学的理念与前沿的手段将软体哑铃巧妙地融合在健美操训练中,既能够实现综合化锻炼全身肌肉的目的,又能够为训练者提供安全、舒适的训练场景,使其得到高质量、高效率的训练感受,通过科学的方式应用软体哑铃,既能够改善身体形态,又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强化身体的整体健康水准与功能性。
软体哑铃应用在健美操训练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能够科学地锻炼全身肌群。对于上半身训练而言,训练者可以通过持握软体哑铃的方式,完成对手臂、后背、肩颈等位置的锻炼,主要运动形式有哑铃弯举、哑铃侧平举等。进而持续性强化上肢力量,使其肌肉线条更为明显、完美。由于软体哑铃自身材质的特殊性,训练者实际使用时可以以更方便、轻松的方式长时间保持手部动作,既能够有效锻炼肌群,又能够将手部疲劳、手部受伤等风险降到最低。
训练者在有目的地训练弓步、臀桥、深蹲等动作时,能够有效训练腿部、腰部、臀部的肌肉。鉴于软体哑铃具备柔韧特性,能够在训练中强化训练的挑战性,在运动中需要平稳地把控哑铃,激活深层肌肉群,促使身体得以均衡化发展。另外,将软体哑铃加入快节奏训练之中,能够科学地强化心肺功能、肌肉的协调性和耐性。在健美操等有氧运动之中,增设软体哑铃等功能性器材也能够为训练人员提供更为灵活、多样的动作选择,促使健美操课程能够更为生动化、趣味化。
3.2、抗阻力带
在健美操训练之中,抗阻力带是最为常见的功能性器材之一,由于其设计的独特性使得训练者在日常训练中拥有多样化、灵活化的锻炼方式。阻力带在健美操训练中的使用方式是丰富多元的。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抗阻力带自身具备极强的灵活性、可调节性以及阻力水平,促使该种器材可以科学地应用于具备不同能力水平的训练人员中,不管是拥有丰富经验的健身人员还是初学健美操的健身小白,都能够巧妙地应用抗阻力带,并为自身的训练与运动提供优良的训练成果。健美操训练对塑造身体线条、强化肌肉力量、培养全身协调性以及强化心肺健康具有重要价值。
第一,在力量训练中抗阻力带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训练者可以在手臂、腰部、腿部等,借助抗阻力带完成深蹲、引体向上以及推举等多元化的训练动作,能够通过强化阻力的方式科学地锻炼相关肌肉群。由于抗阻力带具备一定的可调节性,故而,参与训练的训练者可以选择适合自身的训练强度与训练目标,并设定对应的阻力,从而实现个性化训练效果,为健美操训练塑造更为优良的肌肉线条;第二,抗阻力带对于身体塑性极为重要。在健美操训练中增加抗阻力带的运动动作,能够有效地训练腹肌、后背以及臀部等身体部位,促使身体肌肉能够得到均衡性发展。例如,利用抗阻力带进行站姿侧弯与侧抬腿动作,能够正确地刺激臀部、腰部肌肉,还能在此基础上强化身体的柔韧度与协调度;第三,在健美操训练中融入抗阻力带还能够丰富有氧运动的元素,在诸如跳绳、快速踏步等一系列的高强度有氧训练中增设抗阻力带能够促使运动的挑战性与综合效果更为优良,在提升心肺功能的同时加速脂肪的燃烧速度,对于身体塑形与体重管理极为重要。
3.3、弹力绳和平衡垫
在健美操的训练之中,弹力绳与平衡垫能够为参与训练的人员提供全身性的锻炼模式,如果能够将弹力绳与平衡垫所具备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则不仅能够达到提升耐力锻炼肌肉力量的目的,还能够有效改善、提升身体的协调性与平衡性,促使健美操的训练能够具备更强的科学性与全面性。多元化的综合性锻炼方法在提高个体体能方面具有显著卓效,并且能够帮助训练者培养出更为柔韧、健康和充满生机活力的身躯状况。
总体来说,引入弹力绳能够让健美操训练中拥有更多具备阻力特性的训练内容,训练者可以将弹力绳捆绑在不同的肢体部位,包括手臂、腿部、脚踝等。通过收缩、拉伸绳子达成肌肉群的激活、锻炼的效果。该种极具综合性特征的训练方式对于肌肉耐力与力量的提升也极具效果,能够让健美操的训练成果更为高效且全面,另外,弹力绳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辅助引体向上、深蹲等动作训练,进一步提升训练动作的难度与挑战性,让训练者拥有更多元化的训练方式选择。
首先,可以在平整的地面上铺设平衡垫,训练者保持在身体平衡状态下进行各项运动动作,从而有效提升核心肌肉群、腿部以及脚踝的力量,将平衡垫应用在健美操训练中还能够有效改善训练者自身的姿势控制力度以及整体协调性,还能够巧妙地将这些器材相互关联,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例如,平衡垫上的弹力绳拉伸练习,这种方式既能有效锻炼力量素质,又能提升平衡能力;其次,通过将平衡垫和弹力绳这两种设备联动应用,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且富有挑战性的训练环境。例如,在健美操训练过程中,结合平衡垫与弹力绳,进行平板支撑训练,这样不仅可以使训练者在保持平衡的同时,进行弹力绳的拉伸运动,而且还能有效地激活上肢、下肢及核心肌群,实现综合性的功能性器材训练。这种训练方式既具有极高的挑战性,又能促进全身各部位肌肉的协调运作,从而大幅度提高运动效果。
3.4、瑜伽球
在健美操运动与训练之中,瑜伽球是最为普遍且广泛应用的功能性器材之一,凭借其独特的形状和特征为训练人员带来多元化、全面化的训练感受,不同于其他形状的运动器材,球形器材的弹性与直径对于强化健美操训练的挑战性与趣味性具有极高的价值。
第一,将瑜伽球置于腰部或者脚部,利用仰卧起坐等训练方式锻炼核心力量。利用球体所具备的稳定性不足特性促使训练者在锻炼中要更多地应用核心肌肉群,从而维持身体整体的平衡性,并在训练中强化腰部、背部以及腹肌的力量,如此,便能够有效塑造身体线条、强化身体稳定性,还可以将运动训练中身体存在的不舒服感觉有效缩减;第二,对于身体平衡性而言,瑜伽球所具备的优势也不可忽视。训练者可以通过单脚平衡训练的方式强化身体的平衡感与协调性,能够有效预防日常运动、训练中可能出现的损伤。除此之外,将瑜伽球训练增设至部分难度较高的健美操训练之中,还能够将训练的难度和挑战性大大提升,助力全身肌群的协调性发展;第三,将瑜伽球应用于健美操训练中对于身体柔韧性的提升也大有裨益。训练者可以利用瑜伽球完成仰卧抬腿、臀桥等训练动作,能够完成臀部、腿部、背部等肌肉的拉伸,对于肌肉僵硬等问题的缓解具有一定效果,且能够有效预防运动损伤、改善身体形态。
4、结论
总而言之,将功能性器材运用在健美操训练中的价值与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既能够有效弥补健美操教育中的各项不足,又能够对训练者自身各项机能的优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研究者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与实践中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认知和综合能力,不断优化功能性器材与健美操锻炼,从而辅助更多训练者强化自身健美操的综合水准。而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健美操训练者也应该正确认识并看待自身身体的实际状况,并结合身体机能与训练诉求选择最为适宜的功能性器材,如此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提升训练的效果与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功能性器材的价值与作用,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强化健美操训练的整体效果,为更多训练人员应用功能性器材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张远.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的应用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12).
[2]周煜,冯建强.基于深度学习的健美操力量训练器故障监测方法[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22(08).
[3]宋堉菁,宋宇琦,徐浩,等.有氧健身操舞对医学生心理疲劳与学业倦怠的影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04).
[4]赵华,张欣.纯乳清蛋白棒对健美操训练效果的提升作用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3,44(12).
[5]王晓娜.啦啦操和健美操训练对改善初中女生体质的效果比较[J].人类学学报,2022,41(03).
[6]黄江鸿.古典芭蕾的训练体系在学校健美操训练中的应用分析[J].健与美,2023(3).
[7]刘圣蕾.探讨高校健美操训练中关节损伤因素分析及预防[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9).
[8]窦晓蔓.大学健美操训练中的快乐与体育训练模式构建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22).
[9]王红宇,刘刚.PNF技术对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训练效果的促进作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3,31(12).
[10]贺莉,冯俊辉,邵显志.多元目标导向下竞技健美操专项耐力训练模式重构[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3,39(3).
[11]庞然.TRX悬吊训练对健美操运动员核心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3,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