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器材运用方法的科学展示探究

2025-01-01 00:00:00陈小伟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5年1期
关键词:实心球体育器材器材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体育教育,从“全民健身”到“体育强国”,旨在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在教育领域,更加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出“五育并举”,倡导素质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体育课堂上,不仅需要学生动起来,全身心地参与其中,而且还会运用到体育器材,体育器材一方面能够丰富体育活动,更好地达到锻炼的目的,另一方面学生若使用不当,很容易在运动中受伤。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地使用体育器材,既充分发挥体育器材的作用,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成长。

1、初中体育器材运用的重要性

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器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不仅是开展体育课的物质基础,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而且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工具。体育器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学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器材,教师在教授学生正确使用体育器材之后,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自行开发体育器材的运用方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二是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发展。体育器材为学生提供技能训练平台,让学生掌握各种运动技能,进而让学生深度掌握某种体育运动项目,并发展成为终身的体育爱好;三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器材是科学的训练器材,合理地运用体育器材,既可以保护学生的安全,也可以促进学生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四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大量的体育器材需要团队合作使用才能发挥其效用,在使用期间,学生之间相互配合,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而且还促进了学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的发展;五是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根据课程合理选用和安排体育器材,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其中,既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体育器材的效用,也更好地组织和实施体育课程,提高教学效果。总之,教师从体育器材、学生需求等多个角度出发,合理运用体育器材,不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体育器材的作用和价值,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初中体育器材运用中存在的不足

2.1、器材无法满足应用的需求

为了响应体育强国的目标,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学校纷纷引入体育器材,加大体育课程的开设力度。然而,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初中体育器材依然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首先是器材数量较少。长期以来,体育不受重视,所以在体育器材上的投入少之又少,在政策的推动下,采购体育器材,但是学校资金有限,采购的器材有限,导致体育器材数量短缺,尤其是像篮球、足球等大众体育项目,虽然数量上比其他器材多,但依然无法满足应用的需求。其次是体育器材质量不足。体育器材属于消耗品,长期使用或者是维护不当其质量和性能下降,不仅使用效果不佳,而且部分器材安全系数降低,严重影响学生的应用体验。再次是场地有限。部分学校没有标准的足球场、篮球场和田径跑道,缺乏足够的体育场地,严重限制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此外,部分学校甚至没有基本的运动场地,更谈不上有效使用体育器材。总之,由于体育器材无法满足应用的需求,制约了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2.2、器材管理不当

体育器材作为消耗品,后期管理必不可少,但是,大部分学校并不重视器材管理。一是没有建立完善的器材管理制度,没有专人进行管理,都是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来安排体育器材,使用后也没有检查和清点,导致部分器材损坏或者丢失,并且没有及时补充。二是维修养护不足。体育器材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损坏,尤其是足球、篮球等接触性较强,并且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器材损坏频率较高,但是学校并没有专人来维护体育器材,导致体育器材被破坏得越来越严重,甚至是无法使用。三是部分器材在室外,饱受风吹雨淋,出现老化的现象。总之,因管理不当,导致器材的损坏率较高,既占用了学校有限的资金,又影响学生的使用,制约体育课程的开展。

2.3、使用效率不高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初中体育器材在使用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一是学校课程安排不合理。部分学校为了加强管理,体育课分配时间不均,可能集中在某个时间段,这就导致部分时间集中使用体育器材,学生甚至是排队使用体育器材,而其他时间则闲置,无人使用。二是学生兴趣爱好的影响。部分体育项目深受学生的欢迎,该类体育器材使用频率较高,而其他体育器材使用频率较低,甚至存在无人问津的情况。三是教师引导。教师个人的喜好会影响教学内容,也会影响学生的选择,导致学生偏向于某类活动,集中选择相关体育器材,严重忽视其他体育活动同样重要。总之,受到课程安排、学生兴趣、教师引导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体育器材损耗严重,而部分体育器材使用频率不高,资源被严重浪费。

3、优化初中体育器材运用的有效措施

3.1、合理运用体育器材

初中学校的体育器材无法满足应用的需求,大部分学校是因为器材较少,但是为了保证体育课高效开展,教师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合理地利用体育器材。首先,教师要意识到场地、器材是客观条件,无法改变,但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器材,合理规划使用场地,每节课上都使用多种器材,让学生轮流使用不同的器材,提高器材的使用频率。其次是珍惜和爱护体育器材,不随意破坏和损坏体育器材,一旦发现破损,立刻上报并维修。再次是教师可组织学生共同制作体育器材,既丰富了体育器材的多样性,也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总之,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合理地运用体育器材,既保护了体育器材,也将体育器材的最大效用发挥出来。

3.2、加强器材管理

体育器材是支撑初中体育运动项目开展的物质基础,其使用频率较高,容易损坏,消耗较大,所以要做好器材管理工作。首先是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器材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进行管理,专人进行器材的登记,保证器材不遗失。专人对器材进行检查,及时修补损坏的器材,对于无法使用的器材要上报,由专人进行采购,及时补充。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加强对体育器材的管理,提高其使用效果。其次是做好维护工作,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维修和养护,尽快处理破损的器材,保证其正常使用。尤其是处在室外或者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器材,要加强养护。最后是设立专门的场所存放体育器材,避免体育器材随意堆放,或者是和其他物品混放在一起,导致无法监管。

3.3、提高器材的使用效率

体育器材数量有限,场地有限,但学校和教师可以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提高器材的使用效率。首先是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学校从班级数量出发规划体育课,最好每个班级单独上体育课而不是多个班级共同使用体育场地。单个班级上课,有充足的场地,教师可以合理规划空间,让学生使用多种器材,保证每种器材都能被合理应用。其次是学生要综合发展,不能仅从个人所喜欢的项目出发,而是要多接触不同的体育器材,学习不同的体育运动方式,通过多项体育活动促进个人能力综合发展。再次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兼顾多种运动方式,既参加篮球、足球运动,又参加跳绳、跳高等活动,并科学地使用器材,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4、初中常见体育器材的运用方法

4.1、篮球的运用方法

篮球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项运动,通过控球、运球、跑步、跳跃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篮球还是一项团体运动,同学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初中篮球教学中,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持球,学生要掌握基本的握球姿势,身体稳定,肘部稍微弯曲,将球放在胸前或腰部的高度,用手指和手掌边缘部位来接触球,眼睛看向目标方向。二是运球,要正确掌握低位运球、高位运球、变向运球的方法,提高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控球能力。三是传球,掌握胸部传球、弹地球、头顶传球三种方法,以及每种传球方式对防守、距离等方面的要求,例如头顶传球是将球举过头顶,利用手腕和手指来控制球的方向,此种方式比较适合长传。胸部传球是将球放在胸前,手腕发力,用手指将球推出,此种方式适合近距离快传。四是投篮,其中原地投篮是双脚与肩同宽,膝微曲,通过手腕和手指的发力将球投出;跳投是在跳起的同时完成投篮动作,适合在防守压力下使用。三分球是站在三分线外投篮,投篮距离较长,对手臂力量和精准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五是团队配合,主要包括拆挡、快攻、团队防守等方式,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帮助队友运球或接球,寻找得分的机会,并限制对手得分。

4.2、足球的运用方法

足球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人们喜欢足球的速度、力量和激情。在初中体育课程中,足球运动的技能和方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踢球。踢球是足球运动中最基本的动作之一,掌握脚内侧踢球、脚背踢球、脚尖踢球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场景中来,例如脚背踢球,支撑脚放在球旁,脚尖朝前,用脚背中部击打球,此种踢球方式产生的力量和速度较大,适合长传、大力射门。二是控球,在发起进攻、保持球权上很重要,需要掌握停球、带球的技能。三是传球。传球主要应用在组织进攻和防守上,主要有短传、长传、弧线球。四是射门,定位球射门需要精确度和力量的完美结合,运动中射门需要不断调整身体和脚法,避开防守人员,寻找射门的机会。足球是一项团队运动,除了需要掌握踢球、控球、传球、射门的技巧外,还要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团队防守来阻止对手进球,通过团队进攻来寻找最佳的射门位置。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地讲解足球运动技巧,鼓励学生不断尝试和改进,并在实战中运用所学的技巧。

4.3、跳绳的运用方法

跳绳是一项全身运动,其不仅花样繁多,富有变化,而且不受场地的限制,是非常高效、方便的运动方式。同时,跳绳已经被纳入升学考试中来,学生需要掌握跳绳技巧:一是双脚跳,这是最基本的跳绳方式,双手持绳,双脚跳过绳子,让绳子绕过头顶和脚下;二是单脚跳,首先是交替单脚跳,一只脚跳一次,两脚交替跳,可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其次是持续单脚跳,一脚悬空,一脚持续跳跃,可增强腿部的肌肉力量和对身体平衡的控制能力;三是交叉跳,分为交叉臂跳和交叉腿跳两种方式;四是双摇跳,就是一次跳跃,绳子绕过身体两次,需要有更高的跳跃力和更快的手腕速度;五是花样跳绳,例如侧摆跳、后摇跳、车轮跳等,这些跳绳方式的难度较高,对身体的协调性、运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4、实心球的运用方法

实心球是非常考验力量、爆发力、协调性、技术的一项田径项目,而投掷实心球的关键是正确的姿势和力量转移,因此,学生要掌握抓握、转体、投掷的技巧。首先从抓握来看,一是抓握方式,将拇指和其余四指放在球的两侧,将球稳稳地握在投掷手中,并且球不要紧贴手掌,避免影响旋转。二是做好准备姿势,双脚与肩同宽,非投掷手一侧的脚向前,将身体的重心落在后脚,以便于身体发力。其次是转体的技巧,一是预转体,身体向非投掷手一侧转动的同时将球拉到身后,准备发力。二是加速转体,用髋部、腰部的力量来带动上身向投掷方向快速旋转。再次是投掷。一是发力投掷。在转体速度达到最大速度时用手腕和手臂快速推实心球。为了增加实心球的飞行距离,要让球的旋转方向和投掷方向保持一致。二是后续动作。投掷实心球后,为避免身体失去重心而摔倒,身体还要继续前移来保持平衡。除了抓握、转体、投掷的技巧外,还要掌握力量转移、爆发力、身体协调、呼吸控制等技巧,各种技巧相互配合,共同投掷好实心球。此外,由于实心球自重较重,抛掷时带有速度和力量,很容易让自身或他人受伤,因此在学习和练习实心球时,要保证足够的投掷空间,并且在教师指导下开展,避免投掷时发生意外。

5、结论

体育器材种类繁多,每种体育器材都有其特定的使用方法和目的,辅助人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初中体育是初中教学系统中的一部分,学校和教育部门要加大体育器材的投入力度,改善体育设施,教师要了解器材的特点和功能,通过科学地讲解展示其运动方法,让学生掌握不同体育器材的运动技巧,进而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此外,教师还要合理地规划课程内容和体育器材的使用时间,提高体育器材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要做好器材的检查和维护工作,让其在良好状态下运行,为学生的安全提供保障。教师带领学生科学地运用体育器材,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践行体育强国的目标,而且也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小茜.初中体育场地和器材的开发与应用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4(11).

[2]陈红均.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法的应用[C]//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国文化信息协会文教成果交流专业委员会.2024年文化信息发展论坛论文集(三).江苏省南通市陈桥中学,2024.

[3]谢琼.训练器材在初中体育训练中的应用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4(07).

[4]王妍.初中体育器材的科学使用方法探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4(02).

[5]杨小军.自制体育器材在初中体育活动中的应用[J].拳击与格斗,2023(12).

[6]吴彬.自制体育器材在初中体育活动中的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3(12).

猜你喜欢
实心球体育器材器材
基于快乐体育理念的高中体育器材开发与应用研究
玩具世界(2024年2期)2024-05-07 08:17:38
快乐体育背景下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材的开发利用
玩具世界(2023年6期)2024-01-29 12:14:28
“学、练、赛”一体化在实心球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为例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让实心球“飞”起来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一种轮滑鞋提送辅助体育器材的改进研究
中小学体育器材短缺的主要影响因素与解决对策
体育师友(2012年4期)2012-03-20 15: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