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常州本土文化的内涵、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及两者结合的可能性,对常州地区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现有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一系列基于本土文化的体育旅游项目创新设计,并构建了相应的市场推广策略体系,以期促进常州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为常州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常州本土文化" 体育旅游" 项目创新" 市场推广" 实践参考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25)-01-076-3-ZL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将运动体验与旅游休闲完美结合,通过开发具有常州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不仅可以激活当地的文化遗产,还能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际上的游客。
基于常州本土文化研究体育旅游项目创新与市场推广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理论意义上来说,这项研究有助于理解和拓展体育与文化旅游的融合新模式,特别是在如何将体育文化元素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方面提供新的视角。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体育与旅游的结合恰好能满足这一需求,还能为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此外,体育作为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提升旅游体验和推动旅游业发展方面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通过这样的研究,可以为其他地区或相似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在实践价值方面,该研究能够直接推动常州市公共服务体系、艺术生产体系和旅游供给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和旅游消费水平。在丰富体育旅游产品供给的同时,释放了体育旅游消费潜力,打造了一批“网红打卡地”,这不仅提升了体育旅游项目的知名度,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此外,通过体育项目可以增进文化交流,弘扬体育精神,塑造地区的良好形象,实现体育与旅游的良性互动。这些举措有助于完善和延伸旅游产业链,反哺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大环境。
1、常州本土文化资源概述
常州,一座融汇了深厚历史与现代化活力的城市,这座城市不但承载着过去的记忆,也展现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它包括了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独具魅力的手工艺品、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以及别具风味的地方美食等。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发展方向,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吸引更多游客,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为常州的经济繁荣注入新动力。
常州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常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常州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如南朝齐梁两朝的皇帝萧衍和萧统、明代文学家唐寅、清代语言文字学家段玉裁等。这些人物的事迹和精神,为常州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常州的人文景观资源也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了众多的古建筑、寺庙、园林等。例如,天宁寺是常州最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此外,常州还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如红梅公园、青枫公园等,这些园林以其精美的设计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
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同样丰富多样。其中,常州的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品制作技艺尤为突出。例如,常州梳篦以其精湛的制作技艺和独特的造型艺术闻名于世;常州留青竹刻则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竹刻艺术。此外,常州还有众多的传统表演艺术,如常州评话、常州戏曲等,这些表演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观众。
除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资源外,常州还拥有秀美的自然景观资源。常州地处江南水乡,拥有众多的河流、湖泊和风景名胜。例如,天目湖是常州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以其秀美的湖光山色和周围丰富的休闲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深入挖掘常州本土文化的内涵,探索其在体育旅游方面的应用潜力,并通过创新项目设计和市场推广策略,为常州本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开辟新的路径。这为常州乃至国内其他城市的体育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案例,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文化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2、常州体育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常州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同时也具备了发展体育旅游的自然与人文条件。
首先,从体育旅游基础设施的角度来看,常州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体育设施体系。市内多个大型体育场馆能够满足各类体育赛事的举办需求,如常州奥体中心(见图1)、常州体育馆等,为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提供了专业场地。此外,众多公园和绿道也为公众提供了便利的休闲运动空间,这些设施为开展城市体育旅游活动奠定了基础。
其次,就体育旅游项目而言,常州近年来已经开发了若干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例如,以传统民俗“跳龙灯”(见图2)为基础的龙舞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参与这一传统节庆活动;以环太湖自行车赛为代表的户外运动项目,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体育运动,吸引了大量国内外骑行爱好者;还有以茅山山地车越野赛等为代表的极限运动项目,满足了追求刺激与冒险的游客的需求。
民俗文化体验区则以展示和体验传统民俗为主,例如,焦溪古镇的龙舟赛、溧阳的跳伞节等,这些活动融入了常州的地方特色,受到游客的喜爱。不过,这类项目季节性较强,且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导致其在非节庆时期的影响力有限。
户外运动区域主要分布在市郊的自然风景区,如天目湖、南山竹海等地区,这里举办的徒步、自行车骑行(见图3)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尽管自然资源丰富,但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水平仍需加强。
历史文化遗址周边及市中心公园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资源,例如,红梅公园和青枫公园等地不仅供市民休憩娱乐,也是举办健身活动和体育比赛的热门场所。但是,这些区域的开发利用程度仍有提升空间,且相关活动与常州本土文化深度结合。
此外,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分析,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现代休闲方式的多样化,体育旅游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常州市民及周边地区的居民越来越倾向于参与兼具健身与娱乐性质的体育旅游活动。因此,常州体育旅游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亟待开发出更多富有创意且符合市场需求的体育旅游产品。
3、基于常州本土文化的体育旅游项目创新设计
面对常州体育旅游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基于常州本土文化的体育旅游项目创新可以从融合传统民俗文化、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水上体育旅游项目、打造特色体育节庆活动以及创新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等多个方面入手(如表1)。多维度的创新设计,可以将常州的本土文化与体育旅游项目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能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度,还有助于传承和推广常州的地方文化,吸引更多游客,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这些创新措施的实施,可以推动常州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常州的经济繁荣注入新动力。
4、基于常州本土文化的体育旅游市场推广策略
基于常州本土文化的体育旅游市场推广策略需要注重产品特色、品牌建设、市场调研、客户体验及个性化服务等多个方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实现市场的有效突破与拓展。综合性的市场推广策略,不仅能够展示常州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能吸引并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最终实现体育旅游业的持续增长。
4.1、产品差异化与定位
突出文化特色:在产品设计中注入常州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元素,如以常州非遗项目为主题的体育赛事,或结合当地著名景点的定向越野活动。
针对性市场定位:仔细分析不同年龄段、兴趣群体的需求。例如,对于年轻游客可以推出探险和挑战性强的体育项目;而面向家庭客户,则可以设计更为安全且寓教于乐的文化体验活动。
4.2、品牌塑造与传播
建立强大品牌:通过故事化的内容营销手法,将常州的传统文化故事融入体育旅游产品中,增强情感共鸣,使品牌深植人心。
多渠道宣传:利用在线平台(如社交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离线渠道(如旅游展会、旅行社合作)全方位推广品牌。
4.3、合作与联盟
政府企业联动:与常州市文旅局合作,获取官方资源支持,共同开展营销推广,打造城市体育旅游名片。
行业跨界合作:与酒店、航空公司等旅游相关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出联合套餐,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力。
4.4、市场调研与反馈
进行市场调研:定期收集关于旅游市场趋势的数据,以及对竞争对手的服务和产品进行分析,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市场策略,以满足客户需求的变化。
鼓励用户反馈:设置在线和现场反馈机制,鼓励游客分享他们的体验和建议,以便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
4.5、体验营销
举办体验活动:组织诸如“体验传统手工艺”或“参加民间节庆”等免费活动,让潜在顾客实地感受常州的文化氛围。
增强互动性:在体育活动中引入互动环节,如在马拉松比赛中增设观众互动区,让观众参与到某些趣味活动中来,提高活动的参与感和趣味性。
4.6、社会事件与节庆利用
结合节庆活动:借助中国传统节日或常州当地特有的节庆日举办相关体育活动,如春节期间的龙舟比赛、中秋节的赏月跑步团体等。
策划特殊活动:定期策划一些特殊主题活动,比如“常州非遗体验周”,吸引游客来常参与体育和文化相结合的活动。
4.7、个性化与定制化服务
定制旅游路线:为不同兴趣和需求的游客提供定制化的旅游方案,比如针对摄影爱好者的古城摄影游、针对美食爱好者的美食探索之旅等。
提供增值服务:开发个性化服务项目,如专业摄影师跟拍、纪念品定制等,提升旅游体验的同时增加额外收入来源。
5、结论与建议
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常州本土文化体育旅游市场推广策略研究表明通过有效整合和创新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能够显著提升常州体育旅游的市场竞争力。展望未来,可考虑引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现代科技手段,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体验,增强体育旅游项目的吸引力。常州应继续探索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发更多创新型体育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杨旭.江苏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分析[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体育产业分会),2023.
[2]周晶.长三角乡村体育旅游发展建设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17).
[3]张连洲.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3,39(6).
[4]焦一凡,马兆明.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24,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