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国城乡协调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东北地区在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创新资源匮乏和技术吸收能力不足的双重挑战,亟须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来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高等院校作为科技、人才和创新三大核心要素的结合点,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和东北大学为例,深入谈谈其创新平台在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和资源配置优化中的关键作用,并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等经济学框架,系统归纳高校创新平台驱动地方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高校创新平台驱动地方企业创新的理论基础
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强调知识生产与技术创新对经济体内部持续增长的推动作用。高校创新平台作为一个区域内的“知识中枢”,通过“知识溢出效应”大幅度提升企业技术能力,带动区域技术水平的提升。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与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合作,通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平台实现了技术瓶颈突破;其他类似的“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通过资源共享等知识溢出方式,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用内生动力驱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倡导经济增长应兼顾生态与社会效益。在此背景下,高校创新平台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资源配置优化方面。它们通过提供绿色技术积极引导企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加速其绿色转型进程。比如,高校创新平台利用低能耗生产工艺与资源回收技术,显著增强了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新质生产力理论。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出,经济竞争力依赖于技术、人力资本与资源效率的整合提升。高校创新平台通过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协同作用,为企业铺设了一条高效发展快车道。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该校通过智能化生产技术的引入,不仅优化了企业的资源配置,还构建了一种新的生态系统,在整合提升中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国际高校创新平台的成功经验
美国的技术转移办公室(TTO)模式。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过集中管理专利与技术许可,显著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转化进程。特别是《拜杜法案》的实施,赋予高校管理美国联邦资助成果的专利的权力,有效推动了校企合作。
德国的双元制与应用研究中心。德国高校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企业提供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全方位支持。这种把大学学习和企业职业培训相结合的双元教育模式不仅培养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还有效促进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日本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日本高校通过“产学联合创新中心”和“地区创新促进中心”等平台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再辅以“地区创新生态圈计划”的政策与资金支持,这些平台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东北地区高校创新平台的现状
优势与成功经验。东北地区高校创新平台的优势非常明显,尤其在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学科优势,形成了支持企业创新的高校平台体系。各个创新平台通过“校企联合”的紧密合作模式,助力企业解决了很多技术瓶颈,实现了生产力的提升。吉林大学依托自己独特的地缘优势与学科优势,连续4年成功承办了“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长春)”,推进产学研用全链创新。东北大学则建立了“全流程管理,全链条覆盖,全要素支撑”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这些创新平台极大提升了科研成果的商业转化效率,带动了地方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实质性支持。
尽管高校创新平台在资源和技术上具有显著优势,但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仍面临很多挑战:
协同创新模式不足。高校与企业的对接机制尚不够精准,这导致部分科研成果难以精准匹配企业的实际需求。例如,在一些合作项目中,高新技术因为与企业实际生产需求不适配,而难以得到有效应用,暴露出“供需错配”的问题。
中小企业吸收高校创新成果的能力不足。这些企业在技术人员配备和资金方面较为薄弱,难以有效吸收和利用高校的创新成果。比如,某农业装备创新平台的合作实践就反映出,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储备与资金支持,直接削弱了高校技术溢出的实际效果。
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现有的政策支持在层次化与差异化上不足,未能形成“政策支持—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的有效闭环。有很多企业普遍反映,政策申请的流程复杂、审核周期长,这些问题阻碍了措施的及时落实,导致部分企业因信息不对称或政策门槛高而错失支持机会。
高校创新平台对地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驱动机制
技术创新驱动机制
技术创新驱动机制的核心不仅在于技术的直接转移和输出,更重要的是支持地方企业的长效创新能力发展。高校创新平台可以引入“创新能力评估体系”,定期对企业在技术转移、创新吸收等方面的瓶颈作出评估和诊断,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在推进模块化创新转移方面,高校创新平台可以将复杂技术分为易于企业吸收的模块,并根据企业的成长发展阶段逐步引入,以确保技术转移的实际效果。比如,在技术引入前,先经过“技术验证阶段”的适配性测试,这一过程伴随着联合研发小组开展的小规模试验生产,以验证其经济效益。同时,高校还可以积极协助企业搭建试验生产线,在小范围内先行试用,有效降低技术应用的风险和成本。
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如美国技术转移办公室的经验,高校创新平台可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统筹管理专利、许可及市场化路径,为企业提供创新战略咨询。此外,高校创新平台可以参考德国双元制模式,创建联合创新中心,与企业共同组建应用研究团队,提供量身定制的“创新战略咨询服务”。
人力资本驱动机制
高校创新平台不仅应培养满足企业短期需求的技术人才,还应致力于支持企业建设长远的人才梯队。为此,平台可采用“双导师制”和“校企联合培养”等模式,携手企业共同制定长期的“人才成长计划”。高校可开设“企业实际需求课程”,将学术知识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创新平台还可以创建一个“流动人才储备库”,派遣学术背景优秀的人才到企业参与项目的实际运作,在人才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后,平台还可建立一套明确且细致的流动人才考核机制及校企联合评价体系,共同对派遣人才在项目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客观评估,形成一套科学的动态的交流机制。
资源配置与环境友好型改造驱动机制
高校创新平台可以通过“资源再生利用技术”来优化企业资源管理模式。比如,为企业提供废弃材料再利用方案,帮助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借鉴韩国创新中心的绿色转型模式,为企业提供低碳制造流程设计等咨询服务;牵头建立“区域绿色产业联盟”,鼓励联盟内的企业共享节能减排技术。高校可以协调绿色生产技术的交流,并在联盟内部设立“环保技术创新奖”,激励企业采用节能技术。同时,借鉴德国应用研究中心的绿色认证经验,高校可以与国际环保组织合作,引入ISO14001等国际标准认证,帮助企业获得市场认可和绿色竞争力。这一系列举措将为区域企业在资源高效利用与绿色发展方面提供全面支持,有力推动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策支持路径
差异化支持路径
地方政府可依据行业特性、企业规模和技术发展阶段,制定分层级的政策扶持体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具体而言,可设立专项基金,覆盖高校成果孵化到中试阶段补贴的各个环节,满足不同企业的资金需求。例如,对高科技企业,可以设立“科技创新先行基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前沿研究;对传统制造业和农业企业,可以设立“绿色转型专项基金”,推动低碳化、智能化改造,助力产业升级。此外,政府还可通过“专业技能转移补贴”机制,以此推动高校创新平台提供贴合行业需求的定制化技术培训。例如,政府可以支持农业企业接受精准农业技术培训,支持制造业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和自动化管理服务。这类政策可以精准提升高校创新平台服务能力,帮助企业加速技术吸收和转化,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分阶段政策支持路径
对于高校的政策,政府可以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逐步推进。
短期支持。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高校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帮助企业完成中试和关键技术验证。具体而言,这种基金的设立可以由高校与企业联合提出申请,由地方政府科技部门进行审批,补贴标准与企业规模挂钩。比如,中小企业可获得其研发投入50%的补贴,申请补贴的项目需提交详细的高校合作协议及技术验证报告,由地方政府与专家联合进行评估,然后发放。此外,建立“创新落地服务中心”,提供从专利管理到市场推广的全链条服务,加速中小企业应用创新成果。通过成效追踪机制,评估资金使用效率和技术落地效果。
中期支持。围绕技术扩散和推广,组织“技术博览会”“创新成果展览”等活动,提升高校创新平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设立“技术推广补贴”,支持企业二次开发和市场化应用,特别是针对转型期企业提供分层资金支持,助力其增强创新能力。
长期支持。政府可以推动建立“区域技术转移联盟”和“长效技术服务平台”,确保高校创新成果持续地服务于地方经济。为此,可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平台”,整合政策与技术资源,促进区域间的深度合作;还可以设立“高校成果专利奖励计划”,激励校企协同研发。此外,通过设立“产业链整合与优化基金”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和新质生产力理论,我们深入探讨了高校创新平台在推动技术创新、培养人力资本和优化资源配置中的驱动机制。展望未来,我们可进一步关注高校创新平台在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具体领域的实践表现,探索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激励机制,以期激发更大的创新活力。同时,从国际合作的角度出发,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创新资源,尤其是绿色技术与数字化转型经验。通过这些举措,为地方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