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本书里看到这样一个说法——心怀希望的现实主义。没错,社会是残酷的,生活是严峻的,人心是难测的,自我是不稳定的,为此我们不得不用冷峻的现实主义目光去审视这个世界。但另一方面,我们依然可以怀抱希望。
怀抱希望的方式有三种:第一,重返私人领域,寻找及确定自己的意义锚点;第二,不做道德上的孤岛,要融入公共生活,与他人建立真正的道德联结;第三,尝试各种微小的生活实验,不自欺、不合谋,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美学。
做到以上三点,或许我们就会成为“心怀希望的现实主义者”。
(枫林晚摘自《读书》2024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