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河位于辽河上游,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和燕山北麓夹角地带,曾诞生出红山文化等富有生机的优秀文化,是中国古代北方文化的重要策源地。同时,它也是唯一处于断流状态的大江大河干流。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巴彦塔拉镇位于西辽河下游北岸,西辽河在通辽市境内流长118公里,流经巴彦塔拉镇小瓦房村出境。
然而,在巴彦塔拉段西辽河处于断流状态时,该镇村民陆小天伙同韩晓凡一起,用9辆翻斗车和1辆钩机将河道内6处总价值2.6万余元的挡水石拉走。直到2024年1月,被盗的挡水石仍然没有被填补、修复。在对陆小天、韩晓凡等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科尔沁左翼中旗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也将这一线索移送至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
科尔沁左翼中旗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经评估认为,该段挡水石对河道防洪、泄洪具有重要作用,陆、韩二人的盗窃行为严重危害防洪大堤安全,使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而科尔沁左翼中旗水务局作为主管部门,对涉案堤防毁损问题未及时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导致水工程安全遭受威胁。2024年1月11日,科尔沁左翼中旗检察院对科尔沁左翼中旗水务局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立案调查。
立案后,办案检察官在巴彦塔拉镇负责人的带领下,前往涉案河道,实地走访、调查。在走访中,办案检察官通过与巴彦塔拉镇负责人以及附近村民沟通,了解到涉案河道两侧的河岸曾因多年的水流冲击、淘刷坍塌严重,严重威胁防洪大堤的安全。2001年,经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批准,在涉案河道建设了挡水石、石笼网等堤防工程,用于引导、约束水流,确保堤防安全。
此外,办案检察官还了解到,自2020年起,水利部实施西辽河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力促西辽河恢复生命健康,而处于断流状态的涉案河道,也在调度计划的规划内。也就是说,在未来,涉案河道将处于“有水”状态。
这意味着,陆小天盗走挡水石的行为不仅威胁水工程安全,对涉案河道沿岸的巴彦塔拉镇2个村庄400余户村民的生命财产也造成潜在危害。此外,挡水石的缺失也容易导致河岸受到水流侵蚀,加剧水土流失,影响周边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办案检察官意识到,着力修补被盗窃的挡水石、石笼网等刻不容缓。通过无人机拍摄、走访、询问等方式,办案检察官将涉案河道挡水石、石笼网的被毁坏情况记录下来,固定证据。
2024年1月13日,科尔沁左翼中旗检察院向科尔沁左翼中旗水务局发出公益诉讼磋商函,建议其对涉案破损堤防工程进行修缮,并对辖区内堤防的现状开展整体排查和修缮,加强水利设施管理,保护水工程安全。
2024年1月16日,科尔沁左翼中旗检察院与科尔沁左翼中旗水务局召开公益诉讼磋商会。会议上,科尔沁左翼中旗水务局相关负责人提出了受损堤防工程初步修复方案,包括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预算,以及工程进度安排。科尔沁左翼中旗检察院就方案的可行性、合法性以及是否能有效解决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磋商,科尔沁左翼中旗水务局与科尔沁左翼中旗检察院就受损堤防工程修复、河道管理等问题达成共识,并形成整改意见。共同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对涉案河道堤防现状进行调查,以便准确掌握挡水石被盗情况,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开展调查当天,科尔沁左翼中旗水务局技术工程师对涉案堤防工程的受损情况进行评估,检查挡水石、石笼网的被盗数量、受损程度,测量了被盗挡水石的尺寸等数据并记录。
根据实际情况,科尔沁左翼中旗水务局技术工程师制定出了一套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修复措施,确保堤防工程能够尽快恢复正常功能,保障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周边生态环境的稳定。
经办案检察官释法说理,陆小天表示,“一定遵守法律法规,绝不再犯”。他购买了290立方米挡水石及石笼网12处,雇用40多人对涉案堤防工程进行修复。在修复过程中,科尔沁左翼中旗检察院和科尔沁左翼中旗水务局多次派员到现场监督、检查,确保修复工作顺利进行。2024年2月,陆小天对受损堤防的修复工程竣工。
为检验修复成效,2024年4月1日,科尔沁左翼中旗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和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在涉案河道联合组织召开听证会,就受损堤防修复工程的竣工验收,彻底排除风险隐患等公开听取意见。当天,工程师们仔细检查了涉案堤防工程的每一个环节,查看挡水石、石笼网的修复情况以及堤防工程整体的稳定性等,经过严格的评估,最终同意陆小天的修复工程通过验收。自此,巴彦塔拉段西辽河河道内被盗一年多的挡水石得到了修补,行洪安全隐患得以消除,受损生态环境也得到改善。
而科尔沁左翼中旗检察院的履职步伐并没有就此停止。4月3日,该院督促科尔沁左翼中旗水务局对全旗西辽河堤防工程现状开展整体排查和修缮,并建立健全堤防维护长效机制。
办案检察官告诉《方圆》记者:“这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长远考量。一方面,通过排查工作,能够及时发现西辽河堤防工程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另一方面,修复工作将针对问题进行整改,提升堤防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据了解,目前,科尔沁左翼中旗水务局已积极建立了全旗西辽河流域保护长效机制,为西辽河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贡献力量。
在制度建设方面,科尔沁左翼中旗检察院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明确了西辽河保护的目标、任务,从水资源管理到水污染防治,从河道治理到生态修复,都建立了详细的规范和标准;在日常监管方面,加大了巡查力度,组建专业的巡查队伍,定期对西辽河进行全面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非法采砂、倾倒垃圾、破坏堤防等违法行为,维护河道的正常秩序;在宣传教育方面,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西辽河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西辽河保护中来;在部门协作方面,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
9月3日,断流近26年的西辽河干流水头首次到达通辽市城区,沿岸百姓纷纷驻足观看,啧啧称赞……(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