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招工,真骗局

2024-12-31 00:00:00方菲王擅文
方圆 2024年22期

一次偶然的机会,黄志军和王建祥、胡海阳结识。一来二去,三人不谋而合,都想通过公司做一些能够迅速获利的生意。从2023年5月开始,黄志军与王建祥、胡海阳决定在网上发布虚假招工广告,以此骗取求职者的钱财

“我们没犯事啊!你们抓错人了吧?”警察的突然出现,让星尘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尘公司”)的几名工作人员颇为惊慌。经搜查,警方现场查获了20余台POS机、近10袋体检档案袋、几张医院体检卡和几份就业协议书。

想方设法增加收入

2019年9月,洪晓丹和丈夫黄志军携手创立了星尘公司,洪晓丹负责管理财务,黄志军是公司实际控制人。星尘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其他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优化服务,进而提高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向企业收取服务费以及介绍劳务派遣赚取管理费,星尘公司逐渐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然而,黄志军和洪晓丹对公司的盈利状况仍感到不甚满意,想方设法增加额外的收入。

一次偶然的机会,黄志军和王建祥、胡海阳结识。一来二去,三人不谋而合,都想通过公司做一些能够迅速获利的生意。从2023年5月开始,黄志军与王建祥、胡海阳决定在网上发布虚假招工广告,以此骗取求职者的钱财。3人有着明确的分工和分成协议——黄志军继续负责星尘公司的日常运营,利用其合法的身份来面试求职者。胡海阳则负责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管理招聘App和网站上的账号及充值事宜。由于招聘网站通常要求企业使用正规账号,并且对发布和操作招聘信息进行计费,他们的操作看起来十分正规。

王建祥则负责与快递公司联系和对接,以及组织现场招聘活动。他甚至将自己的朋友雷姚军引入团队,雷姚军负责管理招聘团队,并租赁了多个快递物流公司的仓库作为面试地点。这些仓库原本就有空闲期,雷姚军除了支付租金外,还承诺为物流公司介绍员工。

洪晓丹作为公司的财务主管,在新团队中也承担了财务职责,负责发放工资和处理退款事宜。

此外,黄志军还雇用了一些人员,分别负责现场面试、签订合同、收取费用和对接应聘者。起初,这些人员并不知情,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这是非法行为。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被利益所吸引,最终加入了这个犯罪团伙。

由于黄志军、王建祥和胡海阳在求职中介行业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深知求职者的心态,并且精通于包装招聘手法,因此他们的操作看起来非常正规,让人难以察觉其中的猫腻。

收割求职者

2023年5月,黄志军一伙人开始以几大快递公司直招为名,在网络上发布招聘信息,声称直招文员、司机及快递员等。这些招聘信息中,几乎没有什么实在的招聘要求,既无学历门槛,亦无需相关工作经验,同时却对福利待遇进行了夸大描述,例如承诺提供五险一金、双休日以及相对优厚的底薪,并声称会优先考虑为求职者安排离居住地较近的工作岗位。

事实上,这样低门槛的招聘要求,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吸引求职者,将有意向的应聘者引流到线下。这一招显然取得了预期效果,成功吸引了不少求职者的关注。接下来,线下招聘便是收割求职者的关键一步了。

20多岁的李晓华已经失业数月。由于学历不高,缺乏社会经验,他开始为日益减少的积蓄感到焦虑。2023年7月,他在网上看到星尘公司的招聘广告,对公司的丰厚福利产生了兴趣。经过与招聘人员的私下交流,他被邀请参加线下面试。

面试地点设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一家快递公司的仓库,周围停放着公司的快递车,还有快递员在忙碌。面试官雷姚军向李晓华确认了公司直招员工的政策,承诺提供便利的工作地点,这让李晓华对福利待遇感到非常满意。

下一步则是体检。不只是李晓华,只要是求职者来面试后有意向入职的,雷姚军便会要求对方去指定医院体检。“你需要先去做一个入职体检,之后我们签订用工协议。我们用工方要收取每人398元的体检费。”事实上,这些体检卡是黄志军去医院以一份99元的收购价谈妥的,只要多一位求职者,该团伙就能净赚300元差价。这些情况医院均不知情。

雷姚军还会补充说:“体检完成后,我们才能签订用工协议。”同时,他还收取600元的保证金,作为“占位费”。李晓华已经支付了体检费,为了不错过这份理想的工作,他决定继续支付保证金。雷姚军等人正是利用了求职者的心理,即前期投入的成本使得求职者更愿意继续投入,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沉没成本效应。只有在完成体检和支付保证金后,求职者才能与公司签订用工协议。

协议中还有一条补充条款:“求职者必须在公司安排的岗位上工作满15天,才能全额退还600元押金;如果不满15天,则只能退还一半押金。”李晓华当时并未意识到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后来才明白这导致他不得不放弃退款。

黄志军在安排招聘人员为求职者推荐工作时,又故意将求职者安排在离居住地较远的地方,比如招聘条件明文说工作地点在3~6公里以内,实际却安排在十几公里甚至20公里以外的地方工作,令求职者感觉通勤不便利。当求职者提出想要就近安排工作时,他们又借口称这是最近的工作地点了。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借口说公司人员刚招满,不需要人了。这样一来,几乎没有求职者能接受这份工作,自然也就工作不满15天。李晓华也和其他求职者一样,只能吃个哑巴亏,交完体检费、保证金以后放弃这份工作。

为了有效应对求职者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情况,黄志军对招聘团队进行了如下培训:首先采用延缓策略,向求职者承诺一个月后退还保证金,但实际上采取的是尽可能拖延的手段,并无真正退款的意图。只有在求职者反应激烈的情况下,团队才会考虑退还部分款项。若求职者表现出报警的意向,他们才会考虑全额退款。

近3000名求职者受骗

2023年11月28日,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徐泾派出所接到举报称,上海市青浦区一家中介公司以介绍工作为名,诈骗应聘者体检费、保证金。

民警来到星尘公司办公现场,现场查获有20余台POS机、近10袋体检档案袋、医院体检卡、就业协议书。经调查,星尘公司的9名相关工作人员具有诈骗的重大作案嫌疑。

2023年12月20日,警方在上海市、江苏省昆山市等地抓获该团伙5名犯罪嫌疑人,随后于同月25日、28日及2024年1月3日,经电话通知,黄志军、胡海阳等4名犯罪嫌疑人至公安机关投案。2024年4月24日,当地公安机关将此案移送至青浦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办案检察官此前并未办理过受害者人数如此众多的案件。他对黄志军等人开展讯问,同时对部分被害人进行询问,了解到这一犯罪案件的始末。

团伙中的9名成员几乎都没上过大学,文化水平不高,对法律底线不敏感。他们在网上发布大量招聘广告,招聘快递公司的文员、司机及快递员,以入职需要体检为由,收取高额体检费用,以入职一定时间后返还为由,收取保证金,而后通过故意安排距离远、工种不符的工作或者拖延安排工作时间等方式,迫使被害人主动放弃应聘,进而以被害人违约为由占有被害人缴纳的保证金、体检费。

黄志军等C7A7omWRBXpPoRIsZRhxdA==人打出的广告只提好处,让求职者更容易心动。而且,在上海市的不同辖区,比如青浦区、闵行区、浦东新区等六七个辖区都设置了面试地点,也让整个招聘流程更加真实可信。求职者很容易便相信了他们的骗局。

短短数月内,该团伙吸引了约4000人次到上述地点面试并向指定账户转账缴费,其中有2900余人次前往被告人指定的医院体检。即便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入职,但仅是愿意入职者所缴纳的费用就足以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扣除案发前该犯罪集团已退还的费用,该团伙共以上述方式骗取被害人体检费、保证金合计人民币190余万元。其中,黄志军、王建祥、胡海阳三名主要管理人员,按照0.35:0.3:0.35的比例分成,其余人按底薪、提成获利。其余人获利少则2200元,多则7万元。

为何众多求职者受骗,而该犯罪团伙仍能持续其非法活动达半年之久?原来,为了躲避警方的侦查及避免退款,他们采取了狡兔三窟的策略,不断更换招聘地点。而团伙中的主要成员之一王建祥还透露,他们“早已想好这一招”,其原因有二:一是不断变换招聘地点能够持续吸引新的求职者。二是受骗的求职者报警的次数增多,可能导致警方暂停招聘活动;一旦搬迁,之前在特定地点受骗的求职者将难以找到他们。尽管他们采取了多种手段试图逃避法律制裁,但终究无法逃脱正义的审判。

在半年的时间里,该团伙组织了超过100场的招聘活动。经过检察官的法律解释和说服,几名主犯虽然坚称自己未构成犯罪,但最终还是全盘交代了犯罪事实。其他从犯也表现出深刻的悔意,并积极要求退赔非法所得。

至于黄志军团伙是否曾有机会放弃犯罪行为,事实上,一件事的发生曾经让黄志军动了恻隐之心。2023年12月的一天,上海的户外气温接近冰点。一位求职者衣衫单薄,携带着几件行李来到青浦区的一个招聘现场。黄志军偶然目睹了这一幕,出于同情,他指示现场工作人员将该求职者劝离,避免其在此进行求职面试。尽管这是一个中止犯罪的好时机,黄志军等人却并未及时醒悟。

2024年9月,青浦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黄志军等9人提起公诉。目前,该案待开庭审理。

近年来,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也有不法分子瞄准就业市场实施犯罪。《方圆》记者了解到,自2024年以来,青浦区检察院已经办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求职诈骗等侵害劳动者权益类案件3件,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2人,已对其中9人提起公诉。在办理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时,通过与区人社局协同履职,帮助39名欠薪农民工获得17.8万余元的垫付工资。

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也需要多方形成合力。2024年2月7日,为了通过个案解决类案问题,固定该类案件协同履职的有益做法和有效探索,青浦区检察院与青浦区人社局会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协作配合的实施办法(试行)》,细化明确了双方在线索移送、调查取证、欠薪垫付等方面的配合要求和工作职责。为拓宽维权渠道,青浦区检察院建立了“检察+工会”的职工权益保障协同机制,成立了支持起诉工作室,今年已办理涉劳动者支持仲裁案件96件。(文中涉案人员、公司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