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叔姬寺吁,她刚才从侧面为大家描述了我们楚国的强大,否则吴、蔡两国也不会联起手来才能对付我们了。
大家好,我叫启,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贵族,因为被楚王封在鄂地,所以人们也尊称我为“鄂君启”。接下来,将由我引领诸位穿越历史的长河,到楚国体验一场权力、智慧与财富的传奇之旅。
看,我手里拿着的这件像竹节一样的东西,大家知道是什么吗?这东西很珍贵,它是楚怀王赐给我的金节。“节”在我们楚国是一种信物,可以作为出入水陆关卡的通行证。
至于楚怀王为什么会赐给我这个金节,请先听我讲一个故事。我身处的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百家争鸣。而我们楚国疆域辽阔,文化繁荣,国力非常强盛。楚怀王六年(前323),我们楚国的大司马昭阳挥师北上,在襄陵与魏军大战,以雷霆之势一举夺取了八座城池,威震四方。
大胜后的喜悦气氛弥漫在楚国的每个角落,我刚好前去拜见楚怀王,他大喜之下,就要赏赐我。面对楚怀王的垂询,我灵机一动说:“我不求金银,只求得到大王赐予的金节,拥有在楚国广袤大地上进行自由贸易的权利,为大王谋取楚国的繁荣。”楚怀王听了大为高兴,当场下令让能工巧匠为我制作金节。
不久后,我便如愿以偿得到了几枚楚怀王亲赐的金节。这些用青铜铸成的金节,匠心独运地模仿了劈开的竹节的样子,上面还镌刻着三百多字的铭文。之所以叫金节,是因为它们采用了精妙绝伦的“错金”工艺。什么是错金呢?简单说就是先在器物表面巧妙地雕琢出细腻的沟槽,再用同等宽度的金线、金丝或者金片,丝丝入扣地镶嵌到沟槽中,然后精心打磨,使金与铜底浑然一体,不见丝毫瑕疵。所以,这些金节在铸造时,不但使用了当时最尖端的工艺,还有很强的防伪功能。毕竟,不是谁都能跟楚怀王的御用工匠相提并论!
古往今来,很多人为我们楚国的强大找理由。不外乎什么“疆域广袤”“战力强悍”“楚王权重”等,但很多人都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楚国发达的商贸经济。
作为楚国的贵族,我觉得有责任为大家解释一下。这些金节就是很好的证据。它们包括车节与舟节,大约30厘米长,分别相当于陆路通行证和水路通行证。稍长的是“舟节”,上面有163个字的错金铭文;稍短的是“车节”,上面有154个字的铭文。
和我前面讲的那个故事一样,铭文上来就点明了金节铸造的时间——大司马昭阳在襄陵战胜魏军的那一年。看,我们楚国人就是这么自信,记录时间都选择大战胜利的事件。铭文中还说,我家的人持有金节贩运货物时,享有免税特权。这可是楚王给我的最大恩惠。当然,我也不能太随便了,享受免税的同时,必须遵守相关的规定,比如运输范围、车船数量等。铭文中涉及的地名有30多处,还说明了路线,水路范围涉及汉水、长江、湘江、沅水、澧水等,陆路范围涉及后世的河南南部和安徽、湖北等地。陆运最多有50辆车可以免税,水运能免税的船则最多是150艘。重点来了!铜与皮革等可以制造兵器的材料,我是绝对不能运送的!因为它们都属于重要的战略物资,需要严格管控。
自从有了这些金节,我如同插上了翅膀的雄鹰,开始在商海中自由翱翔。我的商队通过陆路和水路在南北方源源不断地展开贸易,让楚国疆域内的经济脉络畅通无阻。像我这样有免税特权的封君,在楚国可不止一个,我们共同开启了与四方诸侯国进行自由贸易的篇章,极大地推动了商贸的蓬勃发展。发达的商贸经济,让楚国得以快速积累财富,国力蒸蒸日上,成为当时的“超级强国”。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谁也没料到,强大的楚国,居然很快就没落了。楚怀王晚年亲小人远贤臣,最终客死秦国。后来的事情,史书上都有记载。
我听说,楚怀王的儿子顷襄王在位时,秦国的白起率军攻陷郢都,楚国被迫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顷襄王的儿子考烈王居然还把我的封邑鄂地割让给了秦国。公元前241年,楚国又被秦国打败,迁都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直到公元前223年被秦国灭亡。
我的楚国啊!那个曾经辉煌一时的诸侯国,彻底湮灭于历史的尘埃中。而曾经握在我手中的珍贵金节,或许正是在城破国亡的时刻,被匆匆掩埋于地下,成为那段悲壮历史的无声见证。
悠悠两千余载之后,1957年4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寿县人筑堤取土,我的金节也悄然苏醒,重见天日,当时出土的四枚金节(其中车节三枚,舟节一枚)很快被送进了刚建成不久的安徽省博物馆(2010年更名为安徽博物院)。
两年后的1959年,经过精挑细选,一枚舟节与一枚车节与来自全国的众多瑰宝一道,远赴新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在那里继续讲述不朽的故事。
令人惊喜的是,1960年,文物工作者在安徽蒙城县竟然又征集到一枚“舟节”,这枚“归家的游子”,被郑重地迎回了安徽省博物馆,填补了之前的空缺。
一直到今天,这些被后世专家命名为“鄂君启金节”的宝贝,还静静地躺在安徽博物院的展厅之中。它们那独特的造型、清晰的铭文,吸引着每一位游客,让人们对楚国的辉煌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