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2024-12-31 00:00:00贺洁
婚育与健康 2024年23期

【摘要】目的:探索脑梗死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截取时间2023年1月—2023年12月,以随机抽签方式划分组别,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NIHSS评分和FMA评分未见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未见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优势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优化肢体功能,帮助患者树立康复自信心,主动配合治疗,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早期康复护理;生活质量

Study on 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l in cerebral infarction care

HE Jie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Tianshui City, Tianshui, Gansu 74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 in cerebral infarction nursing.Methods: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3 to December 2023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amples,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drawing lots.The control group was used routine nursing car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used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The changes of various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Results: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NIHSS scores and FM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 (P>0.05);After nursing,the NIHS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FMA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 (P>0.05);After nursing,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 in cerebral infarction nursing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s’ neurological function impairment,optimize limb function,help patients establish self-confidence in rehabilitation,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reatment,and create a good rehabilitation environment,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s】Cerebral infarct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Quality of life

脑梗死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突发性疾病,该病症是指人体的脑部出现血液供应障碍造成缺血、缺氧后导致脑组织损伤、坏死,常见于老年群体,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显著升高趋势,需要尽早开展治疗[1]。该病症发病较急,产生的危害较大,可表现为语言障碍、瘫痪卧床、突然晕倒情况,造成严重的危害,且多数患者即使经过及时治疗,也可能出现明显的后遗症,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临床研究认为[2],对患者开展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病症对患者产生的伤害,注重环境控制,引导患者改善预后,降低后遗症影响。但传统的护理干预虽然可以为患者提供基本护理[3],却存在一定的限制性,护理不够全面,由此临床上提出早期康复理念,该模式优势明显,可以改善患者预后,以强化患者自身状态[4]。本次研究以60例脑梗死患者为样本,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均为脑梗死患者,以2023年1月—2023年12月时段为节点,筛选该节点符合要求患者60例,以随机抽签方式划分组别,对照组30例,男/女=18/12,年龄:43~76岁,均龄(56.57±2.55)岁;观察组30例,男/女=19/11,年龄:44~75岁,均龄(55.46±2.63)岁。纳入标准:(1)患者知情同意;(2)患者无治疗禁忌。排除标准:(1)患者未按照医嘱治疗;(2)患者同时参与其他项目且影响本次研究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符合研究要求。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检测,明确患者状态,开展日常护理,做好健康指导。

1.2.2观察组

观察组开展早期康复护理模式:(1)心理护理,多数患者病症较急,病症表现明显,造成患者对病症康复产生明显的担忧,进而出现负面情绪,应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可以通过治疗成功案例引导患者,给予患者良好的鼓励,促使患者正确面对病症,提高自身依从性,主动配合医护人员。(2)健康宣教,详细向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内容,帮助患者正确认知疾病,明确自身状态,从疾病发病机制、疾病表现、疾病治疗方法、疾病注意事项等,强化患者自身认知,进而主动配合治疗,降低不良因素影响,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3)生活护理,指导患者调整自身体位,正确摆放,可以由护理人员辅助,选择侧卧位,可以将患者肩部向上抬,向前挺直,上肢自然伸展,开展肢体训练。在患者耐受基础上辅助患者翻转身体,变换自身躺卧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以避免患者长时间卧躺造成肌肉痉挛、静脉血栓、压疮。(4)指导患者及陪护开展早期康复训练指导,适当进行简单穿衣、吃饭、穿鞋、伸展四肢、活动关节,以生活训练为主,提高患者自主生活能力。对患者进行脑部区域训练,适当开展听说读写训练,多说话,促进患者语言能力恢复。对患者进行筷子练习,尽量运用筷子夹东西,恢复关节功能。在患者耐受基础上促使患者行走、负重行走,如在肢体上增大负重,指导患者开展负重训练,改善肢体平衡感,加速肌肉恢复。(5)饮食护理,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尽量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增加维生素摄入量,保证营养均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尽量少糖、少盐、少油,禁忌生冷辛辣食物。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和肢体功能评分,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估,量表从多个维度开展,如视野、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等,分值区间:0~42分,分值越低表示神经功能损伤越低。FMA评分评估肢体功能,分值越高表示肢体功能越好。

(2)统计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F-36生活量表评估,分值区间: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和肢体功能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FMA评分未见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上述分值均改善,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未见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脑梗死是常见于老年群体的一种常见病症,该病症对人体产生的危害较大,患者发病较急,病症进展相对较快,死亡率较高,且多数患者即使经过及时治疗也可能出现明显的后遗症情况[5],降低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对患者开展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症对患者的影响,促使患者尽早恢复生理机能,但传统护理效果较为单一[6],患者依从性较低,康复效果有限,由此临床上提出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该模式属于一种优质模式,可以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降低各种因素的影响与改善[7],注重对患者开展康复训练,提高患者配合度,改善患者生理机能,降低不良因素影响[8],并提高患者康复自信心,舒缓负面情绪,降低患者心理压力,有助于患者自我管理。通过合理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强化患者中枢神经系统[9],降低神经功能损伤,利用被动与主动训练提高肢体功能,加速肢体功能恢复,预防各类并发症,如压疮、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等,降低患者不适感[10]。早期康复护理还有助于强化患者预后,增强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明确自身状态,注重康复训练,保证康复训练的全面性与合理性,在身体耐受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缩短患者康复周期,达到预期的康复效果。

研究结果中,两组护理前未见NIHSS评分和FMA评分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护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护理效果。分析原因,该护理方式可以促使患者尽早开展锻炼,降低各种因素影响,改善肢体康复功能,优化局部血运,以促使患者尽早恢复神经功能。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值(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护理方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症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分析原因,该护理方式可以强化患者生活训练,改善患者生活状态,降低各种因素产生的干扰,提高患者自身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护理人员。

综上所述,脑梗死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康复效果,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舒缓负面情绪,优化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闵慧,李笑,孙洁,等.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4):141-142.

[2] 漆蕾,谢文烨,李玲.早期综合营养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5):50-53.

[3] 夏灵.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6):401-402.

[4] 徐品.研究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运用实践[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8):993-995.

[5] 唐蓉,向英.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在脊髓损伤早期间歇导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1,7(24):91-93.

[6] 卢雪莲.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1,9(23):106-109.

[7] 赵士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1,40(18): 105-108.

[8] 曹贞玲.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1,9(17): 75-77+59.

[9] 窦晓红.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1,9(14):8-11.

[10] 杨旸.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 18(4):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