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对近些年来国内学者运用中(朝)医适宜技术在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内容包括更年期综合征的病名来源、病因机制以及中(朝)医适宜技术在本病中的应用总结;其中,中(朝)医适宜技术的干预方法中主要介绍了针灸疗法、耳穴压豆、穴位按摩及联合疗法;中(朝)医适宜技术的干预方法中主要介绍了朝医药枕、朝药熏洗和朝医舍岩针法。目的是为将来开展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朝)医适宜技术;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应用;进展
Progress in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Korean) medical appropriate techniques in the treatment of female climacteric syndrome
JIN Yanhua, SHEN Xiangshu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Yanbian Kore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Chaoyi Hospital (Yanbian Kore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Yanbian Kore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Cancer Hospital), Yanbian, Jilin 1330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and concludes the relevant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Korean) medical appropriate techniques in female climacteric syndrome by domestic scholars in recent years.The content includes the name source,etiological mechanism of climacteric syndrome and the summary of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Korean) medical appropriate technology in this disease;Amongthem,the intervention methods of Chinese (Korean) medical appropriate technology mainly introduced acupuncture therapy,ear point pressing beans,acupressure massage and combined therapy;Among the intervention methods of appropriate techniques in Chinese (Korean) medicine,the traditional medicine pillow,the traditional medicine fumiga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medicine Shayan needle were mainly introduced.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related research.
【Key?Words】Appropriate technology for Chinese (Korean) medicine; Female climacteric syndrome; Application; Progress
更年期综合征作为围绝经期女性较为高发的一种疾病,通常会引起紧张、焦虑、失眠等症状[1]。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约有50%~60%的更年期女性存在长时间的抑郁情绪,进而会导致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和骨质疏松的患病风险[2-3]。给围绝经期女性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根据中医理论,该病是女性在临断经之年出现的肾精不足、冲任脉虚、阴阳平衡失调、经脉失于温养而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所致[4]。当前,西医治疗该病主要以激素替代疗法,但长期应用容易引发骨骼、子宫、乳腺及中枢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因此患者依从性较差[5]。近些年,中医在该病应用的较为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近些年国内学者运用中(朝)医适宜技术在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归纳,望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1更年期综合征的病名考究
在我国传统医学及中医古籍中没有明确记载更年期综合征的病名,但对于其相同症状的描述、证型以及治疗方法确有详细的记载。在东汉时期的《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就有:“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申,甘麦大枣汤主之”;在我国《内经》中也有:“火主暴速;亦因暴喜暴怒、忧结惊恐隔,经期不至者”;《妇人大全良方》中:“妇人天癸过期而经脉不调……腰腹疼痛……宜服当归散”[6]。这些对于女性更年期时所表现的症状和治疗方法都进行了明确的表述。
1.2更年期综合征病因及证型
在古代我国古籍就详细记载了女性从出生到衰老的生理变化。在《黄帝内经》中:“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7]。同时也提出女性的生长发育、生育以及衰老的整个过程均受肾气的影响和调节。经过不断的研究,现代医学家认为本病并病因多由肾虚所致,另外与肝、脾、肾以及冲任、气血、瘀、虚等均有关联;正所谓“肾气虚弱,阴阳失衡”所致[8]。本病的证型目前主要可分为:心肝火旺型、肝肾阴虚型、心肾不交型及肝气郁结型等[9]。不同证型的临床症状均有差异,例如心肝火旺型主要表现为心烦易怒、烘热汗出、月经紊乱等;肝肾阴虚型主要是腰虚酸软、潮热汗出、舌红少苔等;心肾不交型表现为虚烦不寐、咽干口燥、潮热盗汗等;肝气郁结型主要表现为情志抑郁、多愁叹息、舌质暗瘀等[10]。
2.1中医适宜技术
2.1.1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一直是中医适宜技术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它包括针刺、穴位注射、电针、艾灸等。其中艾灸是以燃烧艾绒所产生的热力传至指定穴位上,用以达到温经通络、扶正祛邪的效果[11]。有学者[12]运用艾灸疗法对80例更年期女性进行临床干预,选取三阴交的同时根据相应体质分别配以神阙穴、涌泉穴、太冲穴、血海穴、气海穴、阴陵穴、中脘穴、太溪穴等,采用温和灸的方式,30min/次,1次/2d,共15次;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失眠、易激动、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显著改善。
2.1.2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以中医穴位理论为基础,对特定穴位进行按压、推拿等方法用以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疗法[13]。严春燕学者[14]采用穴位按摩手法对82例女性更年期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实验组采用手法按摩的干预方式,穴位主要选取:合谷穴、神门穴、三阴交、内关穴、肾俞、肝俞、照海穴及关元穴;双侧穴位按摩,以点按法和揉法放松相结合的方式,25min/次,3次/周,共7次;干预后,实验组的睡眠质量、心理应激指标及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均有明显改善。
2.1.3耳穴压豆
根据我国中医书籍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而耳穴压豆是运用柏子仁、菜籽或磁珠等通过按压刺激特定的穴位区域方式,达到一定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15]。董巧云等学者[16]采用耳穴压豆疗法对更年期女性患者失眠情况进行研究观察,选取皮质下、交感、心、神门为主穴,配以肝、肾、内分泌等穴位进行耳穴压豆,每个穴位按压1min左右,每日按压3~4次,共按压10d;干预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和临床护理疗效评分情况明显更优。
2.1.4联合疗法
与其他单一疗法相比,多种中医护理疗法联合使用,在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更为显著。例如陈旭峰等学者[17]运用集束化中医干预措施对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干预内容包括五音疗法、中药泡脚、循经拍打和穴位贴敷等疗法,治疗后患者的高血压得到明显控制,中医临床症候分级量化评分也有显著改善。也有研究者[18]将针灸疗法、按摩疗法及中医耳穴疗法相结合,不仅使更年期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王宁学者[19]将中医情志护理、足底按摩和耳穴压豆疗法相结合,患者的睡眠质量、情绪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得到显著提升。
2.2朝医适宜技术
2.2.1朝医药枕
朝医药枕疗法主要是根据朝医药学理论,依据朝医学将人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四象人,针对不同象人采取与之相匹配的药材,将药物装入布袋制作成枕头,用以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方法。有学者[20]对女性更年期失眠患者应用朝医药枕疗法,首先进行辩证辩象,太阳人以荞麦、五加皮为主要枕芯;少阳人以茯苓、麦芽、干地黄、瓜蒌为枕芯;太阴人以黄苓、石菖蒲、薏苡仁、杏仁为枕芯;少阴人以川穹、陈皮、桃仁、甘草为枕芯。治疗30d后,失眠发生率下降至4%。
2.2.2朝药熏洗
该疗法是通过朝药作用和水的温热效应,起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温经散寒等作用,对于失眠、高血压、便秘等疾病有确切的疗效。有研究者[21]运用朝药足部熏洗疗法在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中,高血压发生率下降至11%,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2.2.3朝医舍岩针法
朝医舍岩针法是由朝鲜的舍岩先生创立,他是将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发挥到他经补泻、自经补泻中,针法包含虚实补泻法和补泻手法。有相关学者[22]运用该疗法在原发性痛经、更年期综合征及火病等患者中,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此外,该疗法还在腰痛患者中也有所应用,使治疗有效率提升至93%。
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在绝经期前后出现的抑郁、焦虑、疲乏、心悸及潮热汗出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在此阶段,女性均会不同程度地感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负面变化,进而导致各种心理障碍的出现,对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根据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中(朝)医适宜技术在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方面具有较好效果,其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成本低、效果显著等诸多优点,尤其是在长期效果方面更为明显。但在目前的临床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纳入患者的样本量较少,多数只局限在一家医疗机构内,缺少多个医疗机构、大样本量的综合研究方法;此外,所选用的评估量表多数为国外学者所设计,目前缺少具有中医特点的国内相关量表,因此今后相关学者可以以此作为新的研究方向,继续深化中(朝)医适宜技术方法在该领域的研究效果。
参考文献
[1] 范金媛.更年期综合征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6(6):28-30.
[2] 周书翠.更年期保健教育在女性更年期中的应用及意义探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5):172-174.
[3] 杨晓杰.提高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的护理对策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1):85.
[4] 张彦洪.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辨治经验探讨[J].北京中医药,2020,39(4):357-359.
[5] 荆泽璐,靳智蕴,张鸿雁.更年期女性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及心理保健策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24):4791-4793.
[6] 龚美富,胡樱.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发病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1):2645-2648.
[7] 刘红星,丁树栋.中药分型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4):2423-2424.
[8] 熊晓文.探究更年期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273,279.
[9] 吴倩,倪青.“和法”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J].北京中医药,2021,40(8):853-855.
[10] 康萍.中医综合养生干预对围绝经期、绝经后妇女骨骼健康的促进作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0):21-23.
[11] 王丽丽,许彬.更年期综合征与多学科干预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3):3119-3121.
[12] 王立霞.针灸推拿护理在绝经期女性中的应用意义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12(24):67-68.
[13] 张荣莉,李英杰,程秀清,等.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4):194-195.
[14] 严春燕.按摩手法对更年期综合征伴抑郁症患者心理应激、睡眠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10):1516-1512.
[15] 王士军,周洁,张桂英.耳穴贴压联合心理疏导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睡眠障碍的效果研究[J].光明中医,2020,35(8):1115-1118.
[16] 董巧云,李婷,于艳琼,等.耳穴压豆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 4(9):62-64.
[17] 陈旭锋,魏叶红,周先韦,等.集束化中医干预对肝气郁结型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0):1667-1669.
[18] 刘惠红.中医技术护理干预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2,9(26):103-105.
[19] 王宁.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更年期高血压睡眠质量的改善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8(16):170-171.
[20] 姜金龙,金丽燕,金春玉.基于朝医四象体质的经络腧穴特异性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21,17(6):9-11.
[21] 崔庸健,徐文斌,金乾龙,等.朝医用药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2020,35(6):663,681.
[22] 林浩,金日英,朱哲.朝医舍岩针法治疗手阳明经型漏肩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9,2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