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意义与作用探讨

2024-12-31 00:00:00喻翠霞
婚育与健康 2024年23期

【摘要】目的:分析药学干预对于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的实际价值。方法:样本抽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8月,地点为我院,均为各类药物治疗患者,样本数量2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病例数量均为100例,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药学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用药依从性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优良率为9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00%,P<0.05。结论:通过开展药学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以及药物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药学干预;不合理用药;安全性;价值

Discussion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effect of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on clinical unreasonable drug use

YU Cuixia

Minxian Puma Central Health Center, Dingxi, Gansu 748406,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practical value of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in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clinical irrational drug use.Methods:The sample was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22 to August 2023 in our hospital.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various drugs,with a sample size of 200.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10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drugs,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The incidence of unreasonable medication,adverse drug reaction rate and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incidence of unreasonable medic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0.00%,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7.00%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00%,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10.00%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medication complia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9.00%,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91.00%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Conducting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linical irrational drug use,improve patient medication safety and drug treatment compliance.

【Key?Words】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Unreasonable medication; Safety; Value

药物是目前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用药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调节生理功能,改善机体内环境,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是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的重要手段,规范、科学、合理用药则是确保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以及提升用药安全性的重要基础[1]。不合理用药则是指由于临床药物的滥用、误用或者药物选择不当、应用剂量不当等而引起的用药不良事件。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将直接影响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与此同时也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增加了患者的药物副反应发生风险,甚至可造成患者死亡[2],所以积极采取管理措施来预防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至关重要。药学干预是重要的药学服务手段,其目的是确保广大药物治疗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以及合理,杜绝不合理用药现象,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3]。以下将分析药学干预对于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的实际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本抽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8月,地点为我院,均为各类药物治疗患者,样本数量2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病例数量均为100例。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49例、51例;年龄最低21岁,最高82岁,均值(43.7±11.6)岁。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47例、53例;年龄最低20岁,最高83岁,均值(43.8±11.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均差异微小,P>0.05。

纳入标准:(1)患者接受规范化药物治疗;(2)对本研究方案知悉且征得知情同意;(3)认知、视听、语言等相关功能均完善。排除标准:(1)具有药物应用禁忌症者;(2)研究中途退出或失访者;(3)同时参与其他相关临床研究者;(4)罹患精神疾病者;(5)妊娠期、哺乳期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即由临床医师依据患者的疾病诊断结果开具用药处方,由患者自行取药,并详细告知患者的药物用法、剂量、时间以及药物保存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进行药学干预,方法为:(1)在各个科室当中由专职药师负责监督和指导,在日常的工作中,药师积极参与到患者的处方制定以及处方审核等工作中,对于患者的病情状况、经济条件和自身身体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开具处方,发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需要立即纠正,确保患者的用药合理性;(2)积极完善药物临床应用的相关制度,从而为药物的科学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各个科室积极建立健全临床药物的应用规范性制度,并做到严格落实,从而实现对临床用药工作的有效监督、管理和约束;(3)强化药师和临床医师之间的密切沟通、交流以及协作,充分发挥药师的药学知识优势以及临床医师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优势,从而发挥协同作用。定期组织开展交流座谈会,共同分析不合理用药发生的原因以及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策略;(4)加强处方审核,由临床药师负责对处方进行细致严格的审核,特别是对于联合用药处方应该对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以及合理性进行充分考虑,对于出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立即与责任医师进行联系;(5)做好用药指导工作,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给予药物治疗患者个体化的用药指导,使其了解药物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正确用法和相关注意事项,提前告知可能产生的相关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正确的缓解方法。进一步强调遵医用药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确保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6)加强对临床药师的监督及考核,可引入奖惩机制,从而约束临床药师的个人行为,不断提升其工作积极性,确保药学服务质量。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药物治疗患者发生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例如药物选择不当、用量或用法不当、药物配伍不当、抗生素应用不当、重复用药等。(2)记录两组患者发生的用药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口干、面色潮红、肝肾功能损伤等。(3)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优: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做到按时按量用药治疗;良:患者基本能够配合完成遵医用药,偶有不依从行为;差: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差,频繁出现不用药、不依从。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0%,P<0.05,见表1。

2.2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对比

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P<0.05,见表2。

2.3两组用药依从性优良率对比

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优良率为9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00%,P<0.05,见表3。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当中药物种类也在逐年增多,这也使得临床当中用药的工作量较大以及难度有所提升,与此同时不合理用药现象时有发生[4]。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健康意识增强,对于用药安全性、有效性更加关注,而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还容易引起医患纠纷,不利于提升整体的医疗服务质量,所以亟待探寻科学的干预模式来避免或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全面提升药学服务质量[5]。

药学干预是指药师以及相关医务人员运用最新的医学知识以及技术,为广大疾病患者提供符合实际的最佳药物治疗服务,从而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尽可能减少患者的医疗服务费用[6]。常规的药物治疗中主要为临床医师依据患者的疾病诊断结果开具药物,告知患者的药物用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然而患者的年龄分布广泛,部分患者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特别是老年患者的记忆能力下降,未能真正理解以及掌握药物应用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容易产生用药不依从行为,例如擅自更改用药剂量、漏服药以及暂停服药等情况,这对于药物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和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7]。而通过开展药学干预,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积极作用,与临床医师进行紧密配合,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药学服务手段,做好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指导和管理,确保用药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合理性[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药学干预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临床药学服务质量,对于减少或规避临床不合理用药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药学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以及药物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郭秀峰,韩培文,周鲲.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7):202-203,220.

[2] 李虹.临床不合理用药及其药学干预机制研究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20):273-274.

[3] 刘大为.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效果及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7): 237-239.

[4] 张冠峰.药学部门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34):143-145.

[5] 陈洪山.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的效果分析[J].健康之友,2021,16(15):279.

[6] 陈碧华,林佩娇,王海平.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研究[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20, 9(1):133-134.

[7] 廖国辉.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J].医药前沿,2020,10(19):248-249.

[8] 马晶.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88):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