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盛帝王都:南京人文胜迹

2024-12-26 00:00:00修淑清
中华瑰宝 2024年11期

南京历史文化厚重,人文古迹众多。这些古迹遗址展示出南京的历史变迁,也反映出不同时期南京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特色。

南京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具有临江、近海、控淮的独特地理优势。在历史的沧桑变迁中,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的南京,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整个城市既有雄浑磅礴之象,也有江南的婉约秀气之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南京经历了不尽的繁华,也浸染着挥之不去的悲情。

京城城墙

南京筑城历史悠久,南京主城的建城史约有二千五百年。212年,孙权在金陵邑故址筑石头城,开启了南京的都城建设史。除东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六朝外,南唐、明洪武、太平天国、民国政府都曾定都南京。曾为“十朝都会”的南京,现存的古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监工筑建的。南京明城墙原本为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垣环套格局,现只保存有总长超过二十五千米的京城城墙。

南京明代京城城墙因天时、就地利、依山脉水系的走向而建,蜿蜒盘桓三十余千米,将南京历代都城范围囊括其中。城墙分内城墙和外城墙,内城墙设十三座城门,外城墙设十八座城门。外城墙虽已不复存在,但十八座城门的名称依然在沿用。在钟灵毓秀的山水之间,南京京城城墙如同南京的框架和骨骼,循着城墙行走,可以很自然地感受到南京的文化底蕴和城市气质。

明代京城内城墙的十三座城门,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宏伟的是中华门。中华门原名聚宝门,1931年改名为具有振兴中华之意的中华门,是明代南京城的正南门。其设计巧妙、结构复杂,筑三道瓮城,以四道拱门相贯通,每道拱门都设有千斤闸。瓮城的二十七个藏兵洞可容纳三千名兵士,瓮城东西两侧筑有陡峻的登城马道。中华门是坚固的防御性堡垒建筑,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都城城门,有“天下第一瓮城”的美誉。中华门风姿伟岸,在南京保留至今的四座明代城门之中,尤具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

帝王陵墓

从东吴孙权建都,到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作为多个朝代的都城,南京也是许多帝王陵墓的所在地。目前,南京有迹可循的帝王陵墓有二十余座,可惜其中许多早已被盗掘或损毁,一些帝陵的具体位置难以确定。

南唐二陵是中国较早科学挖掘的帝王陵墓,是南京唯一开放地宫的帝陵。二陵相距约一百米,虽曾被盗掘,但地宫均保存完好,出土文物六百余件,集中着南唐艺术的精华。钦陵为南唐始祖李昪及其皇后的合葬陵,设计者为南唐大臣江文尉和韩熙载,墓室规模较大,建筑、雕刻、绘画等极为精美。顺陵为南唐中主李璟及其皇后的合葬陵,与钦陵形制相似,但规模略小,装饰也较少。

位于紫金山南麓的明孝陵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帝王陵之一,为明太祖朱元璋和谥号“孝慈”的马皇后的合葬陵园。明孝陵的主体建筑对照宫殿格局营造,影响了明清两代帝王陵寝的规制和模式,被誉为“明清皇家第一陵”。明孝陵的整体格局仍在,历史风貌依然,是南京保存最为完好的帝王陵。明孝陵神道长二千四百米,分为石像路和翁仲路两段。石像路神道两侧立有高大的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雕刻,翁仲路神道两侧立有文臣武将石雕。陵园内的雕像以及碑殿、享殿、方城明楼等展现了明代石刻和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是明朝辉煌历史的见证。明孝陵庄严肃穆,周边景色优美,随着自然界的四季变换,风光景色各不相同。

与明孝陵相邻的中山陵并不是帝陵,只是墓道、陵门、碑亭、祭堂等和传统帝陵的建筑规制相似,孙中山雕像、烈士群雕等则借鉴了西方古典纪念建筑的表现手法。中山陵的设计修建融汇中西风格,成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佛教文化胜地

南京是久负盛名的佛教文化胜地,有许多著名的寺庙。唐代杜牧《江南春》中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所描绘的佛寺遍地景象并非夸张。清末刘世珩《南朝寺考·序》中言“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都下乃有七百余寺”,都下即指南京。南朝梁武帝笃信佛教,都城南京的佛寺数量十分可观。

有“南朝第一寺”之称的鸡鸣寺,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被认为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永康年间,是南朝时期的佛教中心之一,曾经为规模宏大、香火极为鼎盛的皇家寺庙。历史上,鸡鸣寺虽屡遭破坏,但总能得到修缮与重建。每年春季,鸡鸣寺的樱花竞相绽放,烂漫的樱花与佛刹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佛教“三论宗”祖庭之一的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年间,历史上几易其名,曾称栖霞精舍、功德寺、妙音寺、普云寺等,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也是南朝时期的佛教中心之一。栖霞寺建筑布局严整美观,四周环境清幽,寺前有初唐时期的明徽君碑,寺后有隋唐时期的造型和雕刻均十分精美的舍利塔。在舍利塔后的山岩中,有南朝时期开凿的千佛岩,现存佛像五百余尊,佛像大者高达十米,小者仅盈尺。千佛岩石窟的开凿较云冈石窟约晚三十一年,享有“江南云冈”之称。栖霞寺所在的栖霞山自六朝起便是赏枫胜地,每到秋季,枫叶与古寺相互映衬,风景令人沉醉。

金陵三大寺之一的大报恩寺,最初以东吴时期建造的建初寺之名而闻名,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中国营建的第二座寺庙。明成祖朱棣按照宫阙规制在建初寺原址营建的大报恩寺,规模极其宏大,下辖百寺,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佛教寺院。寺内高七十八米的九层琉璃塔曾闻名世界,被西方人视为当时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有“天下第一塔”之誉,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中有对此塔的描绘。2008年,大报恩寺遗址地宫中出土了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其是世界唯一的佛顶真骨舍利,现供奉于南京牛首山的佛顶宫中。

秦淮烟波

秦淮河是孕育南京历史文化的摇篮,十里秦淮在六朝时便已是繁华之地。秦淮河两岸风光旖旎,人文古迹荟萃,桨声灯影里承载着古都南京的多面风情。青砖黛瓦、飞檐翘角的建筑,透露着丰富的历史气息,也隐含着江南的温婉与闲适。

秦淮河岸边的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是一组规模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由前孔庙、后学宫与东侧的江南贡院组成,历代屡有重建。世家大族多居于夫子庙附近,“六朝金粉”之说从六朝延续到明清,这里文人荟萃,商贾云集,热闹繁华。直至如今,夫子庙街区仍是秦淮河岸最繁华的地方,是感受南京历史韵味、体验市井生活的佳地。

秦淮河的一畔是祭祀孔子的文庙和中国最大的科举考场、南京及江南的文教中心—江南贡院,另一畔则是名媛声妓的教坊聚集之地。“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所居媚香楼,如今已按《桃花扇》的相关描述复原,两层三进两院式的河房建筑,全面展现了李香君所处的明代生活场景。

文德桥以南的乌衣巷,如今是一条安静的江南小巷,这里曾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士族的居住地,东晋开国大臣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曾居住于此。王、谢两家族人才辈出,王家有以书法著称的“二王”(王羲之、王献之),谢家有以诗著名的“三谢”(谢灵运、谢朓、谢惠连)。隋唐科举制度兴起,士族门阀制度衰落,乌衣巷的辉煌不再。唐代诗人刘禹锡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描述了乌衣巷从南朝到中唐的沧桑变迁。

民族之殇

在中国近代史中,南京占有重要地位,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曾在这里发生。它见证过中国近代史的开始,经历过民族伤痛,也隐藏着革命的坚毅。

仪凤门外的静海寺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在近代却蒙受了耻辱,最终毁于日军侵华的战火。静海寺是为褒奖郑和下西洋的功绩而敕建的规模宏大的皇家寺院,供奉着郑和从西洋带回的佛牙、罗汉像、玉玩、奇花异木等物。它曾为金陵八大寺之一,香火久盛不衰,李时珍曾于此考察乳香、血竭等异域药材。这里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主要议约地,铭记着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国耻。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期间,静海寺惨遭损毁,改革开放后才迎来重建扩建的涅槃重生。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的炮火蔓延到南京,在南京进行了长达六周的集体屠杀,死难同胞超过三十万人,成为整个民族之痛。南京留下了大量相关遗存,许多地方都能寻找到大屠杀的记忆。在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丛葬地原址上建设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馆内收藏有大量文物、照片、亲历者人证、影像档案资料等,铭刻着南京大屠杀的记忆。

以雨花台为中心的南郊地带,本是佛寺林立、梵音缭绕的佛教文化中心。南朝梁武帝时,西域云光法师在此讲经说法,感动上天,有了“落花如雨”的传说。民国时期,有着美丽名字、一直是登高揽胜之地的雨花台,竟沦为屠杀革命志士的刑场。雨花台烈士陵园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1927年至1949年的二十二年间,有十万烈士长眠于此,留下姓名的只有一千五百一十九名。陵园所在地历史与自然交织,革命理想与生命的悲壮交融,烈士的鲜血化作泥土永远守护着中华民族。雨花台纪念馆中“无人知晓的您永世长存”,是对无数无名烈士的真挚纪念。

南京建城、建都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丰富的历史遗迹见证了古都的辉煌灿烂与兴衰浮沉。随着时代的变迁,南京不仅是古都,也是快速发展的现代都市,在古今交汇间,处处体现出新的风荣与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