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病因多样,如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等,且现代不良生活习惯如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使其发病率上升。常见症状有突发的一侧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视力模糊、眩晕及恶心呕吐等,具有突发性和快速进展特点。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以把握最佳治疗时机,降低危害。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一般处理 在急性脑梗死初期,维持患者的生理平衡至关重要。这包括吸氧、心脏监测、控制血压和血糖等措施。通过稳定生命体征,降低高血压和高血糖引发的继发损伤,为后续治疗争取更多时间。
血管再通治疗 血管再通治疗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关键。对于发病6小时内的患者,可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借助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血管的通畅,减轻脑损伤。对于大血管闭塞或静脉溶栓无效的患者,需及时应用机械取栓或血管成形术等血管内介入方法,恢复血流,显著改善预后。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在急性期具有重要的作用。抗血小板、抗凝和降纤药物可以预防新血栓的形成,通过扩容、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确保大脑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他汀类药物则通过稳定斑块降低再发脑梗死的风险。此外,神经保护药物和高压氧治疗也可以为患者脑细胞提供进一步的保护。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是急性脑梗死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卒中康复经循证医学证实,对降低致残率具有显著效果。通过早期的康复治疗,可以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发病时间、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伴随疾病与健康状况等。
发病时间 发病时间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脑组织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未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大量的神经元将会不可逆地死亡。因此,在急性脑梗死的黄金时间段(通常为发病后4.5小时内)进行溶栓或机械取栓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残疾率。
病情严重程度 病情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轻度脑梗死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后,大部分能恢复到接近正常的生活水平。而中重度脑梗死患者往往表现出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即使在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后,也可能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伴随疾病与健康状况 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和是否存在其他慢性疾病也会显著影响急性脑梗死的预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心血管风险因素将增加脑梗死的发生率,并对患者的恢复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患者的年龄、心功能状态、是否存在感染等因素也会对预后产生较大的作用。
急性脑梗死严重威胁健康,但通过早期识别症状、及时就医和科学治疗康复,可大幅提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良好生活方式及危险因素控制是预防复发的基础。应加强急性脑梗死的认识和宣传,增强公众防范意识,共同努力降低发病率和致残率,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