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搏骤停,生命“救”在身边

2024-12-25 00:00:00郭丽花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12期

1.什么是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其发生与外伤性疾病、溺水、电击、心脏原发性疾病、超负荷运动等有关。如果遇到心搏骤停的患者,应尽快行心肺复苏(CPR),争分夺秒提高抢救成功率。

2.何谓黄金4分钟?

心搏骤停4分钟后,人体脑细胞出现不可逆的损害;10分钟后,即使患者抢救过来也有脑死亡的可能。所以心源性猝死急救上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

3.如何实施心肺复苏术?

(1)评估环境安全。施救者要快速判断周围环境的安全性,是否存在潜在危险,并采取相应安全保护措施。

(2)判断意识和呼吸状态。施救者用双手轻拍患者双肩,俯身在其两侧耳边高声呼唤:“喂、喂、您怎么了,快醒醒”,如果患者无反应,可判断为意识丧失。同时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正常起伏,并尝试听患者的呼吸声或感受面部是否有气流,判断时间约10秒,若患者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则提示发生了心跳骤停。

(3)立即呼救。确认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后,立即指定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并清晰地告知救援人员,患者的具体位置、病情及自己的救援行动。

(4)胸外按压。让患者仰卧于平实、硬质的地面或硬板床上,并将其头部与躯干保持在同一平面。施救者首先解开患者衣扣,将一只手掌根紧贴患者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双手十指相扣,掌根重叠,掌心翘起,双上肢伸直,上半身稍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确保按压深度5~6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分,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复原状。

(5)开放气道。打开患者口腔,清除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假牙及其他异物。无颈部损伤者采用仰头举颌法打开气道,即施救者左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的食、中指抬起下颌,使下颌尖、耳垂与水平面垂直,以畅通气道。头颈部损伤者采用托下颌法打开气道,即施救者把手放置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上托下颌,并同时用两拇指把口唇分开。

(6)人工呼吸。施救者将一手置于患者额部,向下按压;另一手置于患者下颌处,向上抬起,使患者嘴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而后捏住患者鼻子,吸一口气,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向患者口中吹气,每次持续1秒左右,观察到患者胸腹部有起伏即可。按上述方法连续进行2次吹气,吹气与呼气时间相等1:1,按压呼气比30:2。

(7)在完成5个周期的30:2按压与通气操作后,快速观察被救者有无意识和呼吸,以判断抢救效果。心肺复苏成功指标:身体出现无意识的挣扎动作或语音,自主呼吸逐渐恢复,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面色、口唇、指甲转为红润,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恢复。患者复苏成功,可帮其整理衣物、体位,安慰患者并随时观察生命体征,等待专业人员前来救治。如无效果,继续下一循环的心肺复苏,有条件的情况下快速替换抢救人员。

关注心搏骤停,不仅仅是对个体健康的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急救体系的完善与提升。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学习急救知识开始,积极参与到急救知识的传播与实践中,让“生命救在身边”的理念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