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古琴该走向何方?

2024-12-25 00:00:00郭晓伟 刘舒
艺术大观 2024年29期

摘 要:古琴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古琴传承与创新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从坚守传统、融合现代、技法创新和跨界合作四个方面,深入分析探讨古琴传承和创新的路径,以及在创新过程中如何保持古琴的独特风格与艺术价值提供策略:既要尊重传统,保持古琴艺术的独特性和纯粹性;又要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传承方式和表现形式。“取舍”得当,为古琴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古琴文化;传统音乐;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9-0-03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自三千多年前诞生以来,古琴一直伴随着文人墨客,成为他们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清、微、淡、远”的音色和“和、静、怡、淡”的音乐理念,深深影响了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传承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古琴的传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世纪50年代设立古琴专业以来,特别是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古琴专业教育与民间传习的共同努力,使古琴从濒临失传的境地走向了今天蓬勃发展的局面。在创作、研究、演奏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2010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全套三十册的《琴曲集成》终定本,整理挖掘了超过3000首古琴曲目。

各级文化部门通过举办培训班、开设讲座、组织演出等形式,为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众多古琴爱好者也积极投身于古琴的学习和演奏中,使得古琴艺术得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然而,尽管古琴的传承工作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年轻人对古琴这一传统乐器缺乏了解和兴趣;另一方面,古琴的演奏技巧和曲目创作也面临着创新的压力。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保持传统特色,成为摆在古琴艺术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古琴文化传承之路的创新

古琴三千多年的历史,凝结了无数琴人的心血,从“创作、琴谱、琴律、琴制、琴技、流派、审美”等多方面形成的“琴学”,是古琴连绵不绝传承的巨大生命力所在。谈到创新,首先应着眼于技术的更新和文化的交融。古琴,不仅是音乐的载体,更是艺术的表达。在演奏技巧上,我们应积极吸纳现代音乐的理念和手法,将古琴的演奏方式推向新的高度。例如,通过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我们可以在音色、音效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使古琴音乐更具时代感和层次感。在制作上,利用先进的制作技术对古琴的构造、材质等进行研究改进,也能使古琴音色更加丰富和独特。然而,创新并非背离传统。在追求技术的革新时,我们更应坚守古琴文化的初心——即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我们应以传统为基础,从古典音乐中汲取养分,再结合现代音乐的理念进行创新。

(一)“源于传统”的坚守创新

古琴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巨大的生命力。以减字谱为承载的传承,加之濒临失传的境地,决定了怎样开发和利用现有的古琴曲库,解读古琴三千多年来的厚重文化是当代琴人寻求创新不应该绕开的一步。“打谱”是历代琴人从未间断的琴学活动,在“打谱”这一词出现之前,明清琴谱中就时常出现类似“按谱循声”“按谱鼓曲”等表达,用来指代“按照琴谱演奏出琴曲的过程”。许建对“打谱”的学术性质做了定义,指出为了回复古曲的原貌,古琴发掘家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这一系列工作统称为“打谱”。作为延续至今的重要琴乐活动,“打谱”不仅是古琴传承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我们研究古琴文化的重要课题。另外,传统的古琴曲目虽然经典且富有韵味,但过于单一的曲目可能无法满足当代听众的审美需求。吴文光教授是古琴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述作”理论对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强调以原创或前创作品为范本,通过音乐上的阐释来形成一种新的版本。这一理论不仅关注古琴曲谱的解读与演奏技巧的传承,更注重对古琴音乐内涵的深入挖掘与创新表达。因此,研究古琴文化,创新曲目创作,是古琴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二)国际语境下的“中西合璧”

学术界在探索古琴艺术的创新之路时,积极借鉴西洋音乐的元素,为古琴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些作品不仅借鉴了曲式协奏曲的结构,使古琴演奏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展现出更加丰富和层次分明的音乐效果。一些创新者还大胆地将爵士乐的元素植入古琴演奏中,通过即兴演奏和蓝调旋律的融合,为古琴音乐增添了独特的节奏感和现代感。还有作品尝试将钢琴伴奏引入古琴演奏,钢琴的丰富音色与古琴的悠扬旋律相得益彰,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听觉体验。这些尝试不仅丰富了古琴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促进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古琴艺术更加符合现代多元化的审美需求[1]。

(三)乐器思维下“博采众长”的技法创新

在技法创新范畴,演奏家开始将其他民族乐器的演奏法移植到古琴上。例如,琵琶的轮指技法被巧妙地融入古琴演奏中,不仅丰富了古琴的音色层次,还使得旋律更加流畅生动,增添了音乐的活力和表现力。古筝的刮奏技法也被借鉴到古琴演奏中,古琴在借鉴这一技法后,同样能够在演奏中模拟出丰富的自然声响,使音乐更加贴近自然,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借鉴其他民族乐器的演奏法,古琴艺术得以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展现出更加多元和包容的艺术风貌。这些技法的应用创新不仅有助于扩大古琴文化的传播力和包容性,还能为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这一传统艺术提供条件。

(四)“走出书斋”的普及创新

为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古琴艺术在表现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尝试,其中最为显著的创新就是出现了歌曲化、旋律主导性强的作品。如作品《春风》,古琴元素使得旋律更加流畅和易于传唱,在风格上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让古琴音乐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其旋律悠扬动听,既保留了古琴独有的韵味,又赋予了作品更强的时代感,是古琴艺术走向大众的一个成功典范。另外,跨界合作是古琴艺术创新的重要形式之一,例如与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相结合进行跨界演出;与美术、书法等视觉艺术进行互动展示;将古琴音乐推向国际舞台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演出等。这些作品内容形式的创新、跨界合作和国际化发展的举措有助于提升古琴文化的影响力和认可度[2]。

二、古琴文化传承之路的挑战与机遇

(一)古琴文化传承之路的挑战

1.传统文化的断层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面临断层的风险。许多年轻人对古琴这一传统乐器缺乏了解和兴趣,导致古琴文化的传承面临断层。此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也愈发明显,使得古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加困难。

2.演奏技巧的失传

古琴的演奏技巧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但随着老一辈琴师的逐渐离世,许多珍贵的演奏技巧和曲目面临失传的风险。此外,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年轻人难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传承[3]。

3.创作与演奏的脱节

传统的古琴曲目虽然经典且富有韵味,但过于单一的曲目选择可能无法满足当代听众的审美需求。而现代作曲家和演奏家之间的创作与演奏脱节,也限制了古琴音乐的发展和创新。

(二)古琴文化传承之路的机遇

1.国家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为古琴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例如,国家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古琴等传统文化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此外,各级政府还通过举办培训班、开设讲座、组织演出等形式,为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4]。

2.科技的进步

科技的进步为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例如,利用数字技术记录和传播古琴音乐,使得更多人能够了解和欣赏这一传统艺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让人们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古琴的魅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创作和演奏等。这些科技手段不仅有助于扩大古琴文化的传播范围和提高其影响力水平,还能为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爱上这一传统艺术提供便利条件[5]。

3.国际化的推进

随着国际化的推进,古琴文化逐渐走向世界舞台。通过参加国际音乐节、展览等活动,以及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演出等举措,古琴文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渐提升。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三、未来传承之思

(一)知“边界”

在全球化浪潮下,古琴艺术要寻求到其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的独特定位,就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古琴的民族性和文化特色。要在保持古琴艺术本质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绝不能一味地求变、求新、求洋,盲目地迎合其他文化的审美取向,否则就会失去古琴艺术的立身之本。在国际化大潮下,更要建好民族性的根基,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家和文化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古琴文化,并推动其走向世界舞台。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元素和经验,为古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灵感,才能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站稳脚跟,让古琴艺术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6]。

(二)知“取舍”

在古琴艺术的创新发展过程中,要保留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这意味着在引入新元素时,我们必须进行审慎的“取舍”,以确保这些新元素不会掩盖或削弱古琴的本质魅力。比如,对于那些与古琴音量、律制、风格等差异过大的音乐元素或乐器,我们应尽量避免直接融合,这些元素可能会因为过于突兀而打破古琴原有的和谐与平衡。在创作时,可以通过巧妙的调音、编排和配器来调和这种跨界的融合,使古琴的音色与其他乐器的旋律完美地交织在一起。而在融合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音色的搭配和节奏的协调,更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每一首融合了古琴的音乐作品都应是一个故事或一种情感的自然流淌,而不是简单地堆砌音符[7]。

创新的过程中,要保留古琴的特色,有些元素的采用要规避取舍,如音量不在一个量级的钢琴、律制、风格差异化太大的音乐元素或乐器,都要避免,创新过程中要“取舍”好素材。例如,“和声器”作为一种能够丰富音乐层次和色彩的工具,可以在保持古琴主旋律清晰的基础上,为其增添更多的音乐细节和表现力。“梵呗”这种具有神秘氛围的音乐形式,也可以与古琴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音乐体验。还可以从“新世纪音乐”中汲取一些适合与古琴相融合的元素,如轻柔的旋律、自然的音效等,来丰富古琴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知“来去”

在古琴过去千年的发展之路上,凝聚了无数古代琴人的心血与智慧。需要对其历史沿革、文化嬗变等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从中领悟他们对古琴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深刻理解。古琴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审美观念和人文精神,我们需要深入挖掘这些核心文化元素,将其融入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在这个不断追求变革与创新的年代,既要尊重传统,保持古琴艺术的独特性和纯粹性;又要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传承方式和表现形式,做到创新不失初心,才能让古琴艺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扬光大[8]。

四、结束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同时也拥有许多机遇和挑战并存,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推动着我们不断前行,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发展路径,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上这一传统艺术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滋养心灵世界,同时为人类文明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古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古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才能让古琴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杨溢.明代虞山派古琴中的音乐传承与当代价值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4,40(08):40-42.

[2]冯彤.古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音乐的融合与创新[J].中国民族博览,2024,(10):93-95.

[3]张罗箫,尚明利.艺术社会学视域下古琴与摇滚音乐的跨界探析[J].戏剧之家,2023,(20):71-73.

[4]严莉.古琴流派形成条件与发展现状浅析[J].乐器,2024,(05):88-90.

[5]王艺迪.探究古琴音乐的艺术特性与发展[J].艺术大观,2023,(31):21-23.

[6]李雨林,王新煜.当代古琴艺术的弘扬路径探究[J].喜剧世界(下半月),2023,(05):77-79.

[7]章华英.古琴音乐打谱之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

[8]许健.古琴家是怎样“打谱”的[J].人民音乐,1958,(01):34.

基金项目:2022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研项目“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美育实践一体化建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BTJG-202210)。

作者简介:郭晓伟(1978-),男,江西永新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合唱指挥、古琴文化传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