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

2024-12-25 00:00:00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24年11期

AR让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

你知道巴黎圣母院吗?这座建于1163年的哥特式大教堂曾经在2019年遭遇火灾,让无数人心痛不已。经过5年的艰辛工作,2024年底巴黎圣母院将重新对外开放。

然而,有些雕塑和展品已经无法修复,非常令人遗憾。为了让人们重新“见到”火灾前的文物,巴黎圣母院举办了一场“浴火重生——巴黎圣母院增强现实沉浸式展览”,你只需拿上一台特制的平板设备,想了解什么,用平板扫描就打开了“时空之门”,回到1163年的遥远岁月,感受巴黎圣母院数百年的变迁。

植物的“数智生活”

我们生活在数字时代,手机、电脑、无人机外卖……简直就是“数智生活时代”。

植物也过上了“数智生活”,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四维生态数字农业产业园的数智植物工厂,各种农作物就在没有阳光和土壤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用LED植物光照代替太阳光照,以营养液搭配水或基质模拟土壤,数智植物工厂通过LED植物光照、垂直立体种植、植物营养与无土栽培、环境智能控制等新技术,实现了整年连续生产。

朱雀三号可回收火箭完成10千米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

火箭发射是一个成本昂贵的工程,能够实现火箭回收利用是很多国家争相研究的课题。

令人可喜的是,9月11日12时,我国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VTVL-1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试验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10千米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为实现大运力、低成本、高频次、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发射迈出了关键一步。

与毛里求斯一起守护“海底雨林”

在毛里求斯东岸费耶斯角附近一处海域,有一块由中国企业和毛里求斯环保组织共同打造的珊瑚苗圃,这里培育着从各处收集的珊瑚碎片,成功长大的珊瑚会被移植到出现退化的珊瑚礁群中,实现海底“植树造林”。

华为毛里求斯技术有限公司还在珊瑚苗圃中安装水下摄像头、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实时跟踪珊瑚生长过程及周遭环境变化;相关画面和数据信息会通过5G网络实时传送到岸上的数据中心,得到迅速处理和分析。

嫦娥五号月壤证明1.2亿年前月球还活着?

1.2亿年前月球还“活着”!这项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成果就是基于嫦娥五号月壤样品,表明月球的岩浆活动可以追溯到1.2亿年前。

岩浆活动是了解月球热演化的重要依据,岩浆活动停止表明月球失去了内动力,即地质意义上的“死亡”。早期的研究认为,月球大约在30亿年前就已经停止了岩浆活动;2021年,我国科学家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玄武岩的研究表明,月球20亿年前仍然存在较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将此前认为的月球“寿命”延长了约10亿年。

啮齿动物在黑暗中如何自如穿行

在漆黑的地铁隧道或是其他暗不见光的环境中,啮齿动物可自如穿行,仿佛拥有“看不见的指南针”一般,这是生物界一个未解之谜。现在,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科学家通过一项创新研究,利用新型运动模拟器揭开了这一自然界奥秘的面纱。

原来,啮齿动物(如老鼠)是利用身体周围的气流变化与自身的平衡感相结合,精准地感知并控制身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这项研究8月29日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首次揭示了小动物在黑暗中展现出惊人敏捷性背后的科学原理。

真菌和计算机组合机器人问世

真菌和计算机能组装成机器人?

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就成功开发出一种由真菌和计算机组成的“生物混合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够将真菌的电信号转化为数字指令。

研究人员首先从杏鲍菇中培育出菌丝体,并引导其在布满电极的3D打印支架上生长。相互连接的菌丝体会对环境变化产生电脉冲,类似于大脑中神经元交流时所产生的信号。由于菌丝体网络与电极相连,因此其电脉冲能与计算机接口进行通信。接着,计算机将这些电脉冲转换为数字指令,并传送到机器人的阀门和电机等部位,指示它们执行前进等操作。

未来“月球城”怎么建

建造“月球城”并不容易,首先需要提上日程的,就是保护人类免受致癌的宇宙射线和严酷温度的伤害。也就是说,“月球城”需要一个可加压的环境,以拥有可供人类呼吸的大气;同时也要有足够的隔热性能,以维持稳定舒适的温度。

因此,科学家们认为“月球城”应分阶段建设,类似于国际空间站的搭建。月球上要有人类生存和机器人持续工作的“必需区域”,比如包括一个生活区、基本的交通设施和可靠的发电基础设施(例如一大组太阳能电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