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奥运会的夏天,总是如火如荼。人们的目光,总是聚焦在夺金热门人选上。但在奥运大舞台上,总有“黑马”强势突围。
东京奥运会,奥地利车手安娜·基森霍夫戏剧性地获得了公路自行车女子组金牌。安娜是个人参赛选手,她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进前25名。
比赛一开始,安娜便和其他4人一起冲出大部队,开始领骑。夺金热门荷兰队和德国队则不慌不忙互相提防着,稳步前行。她们都知道,没有大赛经验的选手才会选择在一开始领骑。
比赛行程过半,安娜与领骑小队成员已经领先5分钟,荷兰队、德国队的强手们依然稳如泰山、不疾不徐。她们太有经验了,知道5分钟路程是一个能轻易赶上的距离,为终点冲刺保存体力才是最重要的。
距离终点还有60公里时,荷兰军团开始行动,四人像火箭一样往前蹿,这是她们一直在运用的战术,从无失手。
她们很快赶超了领骑小队,以为胜券在握,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安娜·基森霍夫早已冲出了领骑小队独自前行,成为孤独的“兔子”。
终于来到终点了,荷兰队队员、世界冠军范·弗洛滕见前方空无一人,高举双手冲过了终点线,是的,她毫不怀疑自己稳稳夺冠。
实际上,安娜的成绩比快她了75秒,当范·弗洛滕到达终点时,安娜已经绕着观众席转了一圈,接受观众的欢呼。
安娜是谁?她问。助手也一脸茫然:“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安娜是业余运动员,她的主业是数学,是一名数学博士后研究员。
骑自行车,她没有教练,没有专业团队的帮衬,饮食、营养、装备、训练计划,都是她自己制定的。以她的高智商,这一切似乎不在话下。然而,训练是实打实的,容不得半点取巧,也无需过多的谋略。
对于此类团体比赛,团队的战术安排往往是夺金的秘籍。但当专业选手和团队战术走到极端,比赛就会显得沉闷,毫无乐趣。
安娜不清楚,也许是不理会,她没有复杂精确的战略,无需过度思虑,甚至没有像样的冲刺,只是安静地骑完了整个旅程。她夺冠是因为别人忽略了她,而她也不在意别人,一门心思埋头往前骑。
安娜夺冠,让人们重温了奥林匹克运动最初的魅力——浪漫与理想,热爱与兴趣。
(编辑" 张建" 445718228@qq.com,西米绘图)